小学高段英语阅读能力提升三策略

2018-01-28 14:18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句型语篇单词

□ 殷 燕

小学高段英语有近三分之一的课程内容是阅读,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的主要词汇,还能促进他们适当地拓展语言,增加语言输入。因此,教师要在此领域加大教学投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笔者在听课中发现,部分英语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阅读教学的意义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教师局限于学生对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忽略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提升阅读的能力;因过分注重单词和句型的讲解而割裂了篇章,使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受到影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要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从重视整体感知、自主阅读、文化比较等方面入手,找准落脚点,相应施策。

一、重视整体感知,提高语用能力

英语语篇是一整篇文章,可能会被分成几段,但教师应根据教材中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指导。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注阅读材料中的生词,认为一定要教会学生生词,弄清其音、形、意,学生才能顺利地开展阅读。笔者认为,只要生词量不大,可以让学生先从整体感知文章,再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获取阅读所需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分段进行处理,最后再回到整体,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这一做法可以培养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将词句融合在文本中的良好习惯,从而真正理解词句的语用功能。

(一)随文学词,事半功倍

随文学词指的是让学生在由语篇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篇,这是一种避免词汇孤立教学的好方法。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语言情境、图片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情境之中,从而密切单词与实物的联系,通过理解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单词、活用单词。在阅读课中,如果孤立地教学单词,会使学生对一些一词多义的单词感到模糊和混乱。例如“have”这个单词,在PEP第一册、第三册中,有这样的句子出现:“I have long hair.”和“I have a ruler.”学生知道它是“有”的意思,可在PEP第五册中,它又有了其他几个意思,如“What do you have on Tuesdays?”中的意思是“上某一节课”;“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on Mondays?”中的意思是“吃”;“I like beef,but I’m heavy now.I have to eat vegetables”这里的“have”与“to”组成词组,是“不得不”的意思。教师如果离开语篇,让学生在没有任何语境的情况下孤立地学习单词,学生就很难理解单词的意义,即使理解了,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谈不上灵活运用。随文学词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某个单词的多个含义,还能培养其联系上下文猜词意的能力,这将为日后学习和阅读长篇课文产生重要作用。

(二)随文学句,学以致用

阅读课中的句型教学有别于一般的句型教学,它往往隐藏在文本之中。如教学PEP第七册Unit 3 Read and write部分,毫无疑问,这一部分的主要句型是一般将来时。这一句型在前两个Let’s talk中已经作为重点句型学习过了,教师一般会把这个句型重新提出来学习,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只记得句型的意思,而忽略了文章的结构,缺乏对文本的整体认读。要避免这一问题,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全面理解和把握文本,再用话题这一主线把阅读中的语言知识点串连起来。如教师可设计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句型“I’m going to...”自由交谈,进行一般交际运用。在完成这一步骤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随后扮演Wu Yifan的角色,复述课文。这样不露声色的阅读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对整体阅读的需求,又操练和巩固了重点句型,可谓一举两得。当然,这一方法开始使用时对于学生来说可能略有难度。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克服困难,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篇阅读能力。

二、重视自主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仅靠积累单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指导他们在阅读中用笔将关键词句画出,理清文章的框架;其次再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如让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另一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解答,由此实现让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完成课文学习。再次教师可以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巧设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一遍遍地阅读文本,提高其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一)设置预习任务,培养自主阅读意识

好的预习是阅读成功的一半。学生应在课前预先阅读文本,找出自己的不懂之处,并初步了解文本中的重难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相关预习任务,如首先要阅读课文,至少两到三遍,了解文本的大概意思;其次要标出不理解的语句、难点,做好笔记,以备课堂学习时解决;最后熟读课文,鼓励背诵重点句型。还有一种预习方式是带着问题去预习,如在上PEP第八册Unit 3的阅读课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回答以下问题:What day is it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What did you do there?How did you go there?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答案,长此以往,能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

(二)开辟质疑空间,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一般的课堂总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大部分师生所习惯。然而,在真实的课堂中,学生在阅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总是会对这篇文章产生疑问,或是在知识结构上,或是在文章结构上。鉴于此,教师要设法开辟质疑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以提升其自主阅读能力。如在教学PEP第八册Unit 1的比较级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质疑条件。课堂上,教师只出示Little Duck和Old Tree的图片,其他的内容一字不提。这时学生产生了疑问:Why is Little Duck’s shadow longer when the sun gets lower?教师先不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阅读文章,找出答案,最后再作总结提升。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句型,又提高了自我阅读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重视文化比较,丰富阅读体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要全面理解和学习英语,需要教师创设英语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差异,从而在丰富阅读体验的同时,了解世界文化,帮助学生开阔阅读视野。

(一)开展同题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差异

在学习PEP第六册Unit 2和Unit 3的季节和月份时,教师给学生作了如下总结:3—5月是春天,6—8月是夏天,9—11月是秋天,剩余的3个月是冬天。书本第34页的阅读材料是澳大利亚四季的划分,正好跟中国相反,3—5月是秋天,6—8月是冬天,9—11月是春天,剩余的3个月是夏天。学生对此感到疑惑,教师对此答疑解惑,向他们解释两个国家属于不同半球,季节刚好相反,学生豁然开朗。鉴于文化因素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系统完善地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阅读能力。

(二)开设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

PEP第七册Unit 1和Unit 2讲述的是交通规则和出行方式。一般而言,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把握不会有问题,他们在学习时能明白课文的意思,也能区分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交通规则上的差异。但他们对课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却难以完全理解,而通过死记硬背记忆的内容也很容易就被遗忘了。如何让学生在记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刻了解文化差异?笔者发现,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主体活动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交通规则和出行方式时,笔者将教室的四个角落设置为Australia,Japan,France,Germany四个国家,划分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设有司机和行人,轮流模拟各国不同的交通状况,体验不同国家的交通规则。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同时加深对英语文本的理解。

阅读是人们深入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准。英语教师应不断创新,突破课堂常规教法,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开阔眼界,拓宽英语知识面,从而真正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句型语篇单词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单词连一连
典型句型大聚会
看图填单词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Playing with / i? /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