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婷,李周珊
( 1.铜仁学院 梵净教育研究院 研究生院,贵州 铜仁 554300;2.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
“大学之灵性”自侯长林教授等于 2016年 7月在《教育研究》提出以来,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在学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綦玲在《现代教育论丛》2017年第4期发表了《也论大学之灵性》一文,以其自身对“灵性”的感悟直接“对话”侯长林教授等的《大学之灵性》,与侯长林教授展开了学术碰撞与交流。学术需要碰撞与交流,这样,对问题的剖析才会更加深入,所以,在“灵性”已经走入学界的时代,对“灵性”探讨的“接力赛”也应拉开帷幕。
在继续讨论“大学之灵性”之前,仍然需要对“灵性”概念进一步明确,也就是对“灵性”进行一次元研究,进一步寻觅“灵性”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根”,让灵性有所归宿,同时区分灵性与其他相似概念,找准灵性的特征。
关于灵性的溯源,侯长林教授与綦玲的文章中都有涉及,都一致认可:在西方,公元 5世纪,灵性(Spirituality)在基督教中主要指的是上帝或者神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到了12世纪,伴随人类对灵性的认识,灵性代表了人的心理功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性的存在,与“有型的、物质的”相对应。而在中国古代汉语文化中,灵性主要指精神、精气,对宗教的悟性和灵魂等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灵性多用于指聪明、智慧等,也指动物被驯化后所具有的智能。[1][2]
“灵性”一词由“灵”与“性”组成,“性”更多的表示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表达事物所拥有的一种特征,所以“灵性”也就表示事物带有一种“灵”的特征,由此看来,理解灵性重点在于理解“灵”是什么。追溯历史发现,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对“灵”的解释,亚里士多德曾对灵魂做出了程度或者性质上的区分,他将灵魂分为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和植物性灵魂三部分。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判断等方面,是灵魂的理智部分,又称为理智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非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是灵魂的动物部分,又称为动物灵魂。植物灵魂主要体现在有机体生长、营养、发育等生理方面,是灵魂的植物部分。三种灵魂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灵魂相对低级,只表示一种生存活动的能力,主要出现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动物灵魂较高级,成年动物与人都具备动物灵魂,而对人类来说,还具备最高级的理性灵魂,比如进行逻辑推理,进行哲学思辨研究等。亚里士多德对人的灵魂的解释,已经接近“灵”的表达,但还不是真正对“灵”的解释,随着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灵魂”概念的认识,“灵”的概念建构渐渐全面起来,比如一些反理性主义者认为:最高级的“灵魂”应该是感性、诗性等,由此看来,将“理性”奉为至高无上来对接“灵”还略显片面,“灵”中照样渗透着感性的成分,且感性与理性同等重要,这样的“灵”才会显得更加圆润饱满,比如,描述这个人有灵性,我们也更常说:这个人能主动感知,且有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同样能找到灵性的影子,我们的华夏民族就是一个有灵性的民族,因为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宗之一,黄帝就是这样一个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有灵性的人。作为华夏子孙,自然遗传了祖先的这种“灵性”。总体看来,灵性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性的东西,这种精神性的东西主要是对事物神秘的感知力,以及与自然和谐交流,并能从中形成一套秩序允许的非常规行事体系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具体可表现为:比如,你看到了一片新绿,她看到的却是整个春天;也就是说,灵性是感知力与创造力的一种非简单性叠加,也正如侯长林教授所讲:灵性位于知识、技能以及智慧之上,能够创造出知识、技能以及智慧。这也表达出灵性具有的超越性特征。
与灵性比较接近的概念有“智慧”“理性”“感性”“宗教”等。至于“智慧”,綦玲在《论大学之灵性》之后,继续强调了两者的不同,《论大学之灵性》强调灵性位于智慧之上,灵性高于智慧,綦玲还进行了辩证论证,让“灵性”与“智慧”的关系更加明朗化,在《也论大学之灵性》一文中,她提到:“灵性一定是智慧,但智慧不一定是灵性。”[2]并举例“打败世界的阿尔法狗作为人工智能”来进行佐证。对于“灵性”“理性”与“感性”的区别,綦玲强调灵性相比“理性”与“感性”,主要在于其具有“神圣性”,进而得出幼儿是最具灵性的群体,而大学生是最具智慧的群体,同时,文中对《论大学之灵性》中“知识相对较高的群体,其灵性指数也相对较高”[1]进行了反驳。并在之后还强调让大学师生得以不忘初心以及复归于婴儿,进而能够保有灵性的想法,綦玲强调的这种“不忘初心”与“复归于婴儿”是对的,因为灵性于人本身而言,更多地是一种先天遗传的素质,我们人本身内在地蕴藏着灵性的种子,“不忘初心”与“复归于婴儿”表达的就是找回与挖掘人本身蕴藏的灵性,但綦玲注意了目的,却忘却了途径,关于到底怎样才能找回与挖掘灵性,綦玲并没有给出解释,而侯长林教授的《论大学之灵性》恰恰给出了答案,他提到:“知识相对较高的群体,其灵性指数也相对较高。”[1],这实际上内隐地表达出人内在潜藏的灵性种子的挖掘与激活甚至点燃,需要的正是丰富的知识,没有知识这把“火炬”,灵性之种可能就永远沉睡。再反过来看“理性”与“感性”,二者之间,“感性”更接近灵性一些,因为灵性是对事物神秘的感知力,但灵性又不仅仅是一种感知力,而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秩序允许的非常规行事体系的一种能力,这又能找到“理性”的影子,所以,灵性外在的表现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的非简单性叠加后的状态。对于灵性与宗教,侯长林教授与綦玲的文章中都明确阐释,灵性不等于宗教,灵性相比宗教,更能使人获得全面的解放,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自由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侯长林教授等的《论大学之灵性》中强调要构建大学灵性共同体,綦玲的《也论大学之灵性》中强调要构建灵性场域,而要构建大学灵性共同体或者灵性场域,就要先对大学灵性的表征有所了解。因灵性是对事物神秘的感知力,以及与自然和谐交流,并能从中形成一套秩序允许的非常规行事体系的一种能力。所以对大学灵性的表征进行探析,也就意味着是对这种独特能力在大学中所对应外在表现的探究。
从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大学教学一直伴随着大学发展。今天,大学教学作为大学人才培养职能发挥的主渠道,不仅是大学的中心工作与大学生命得以长青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途径。有灵性的教学,首先,需要有灵性教学目标。基于布鲁姆的三维目标,灵性教学目标不仅要有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知识习得目标。还要有以“创新思维”为导引的方法掌握目标;同时更要有以“自我觉醒”为转折的三观发展目标。周国平先生谈到:人觉醒后,就好像有了分身术,身体的“我”在社会上活动,精神的“自我”在高处看着一切,时刻警惕自己与外界保持距离,分清真正重要的东西,更好地实现与安顿自我。[3]17这也是大学生所需要的“自我觉醒”。其次,需要有灵性教学内容,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4]2教学内容强调高深,也就彰显了灵性。具体表征为:灵性教学内容凸显不确定性、紧跟时代前沿、散发学术光辉且注重学科交叉。再次,要有灵性教学的过程。用杜威的话说,教学即问题解决;用皮亚杰的话说,教学即智慧操作;用弗莱雷的话说,教学即提出问题的过程和反思性实践;用达克沃斯的话说,教学即产生精彩观念的过程。[5]实际上,灵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生的交流过程,灵性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将教学内容活化为师生合作探究问题、共同创造知识和建构意义的动态体验过程。[6]灵性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心智发展的学术争鸣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发生学术争鸣,这表明,科学探究精神已经很好地融入了教学过程,教学与科研已经真正融为一体了。对于灵性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生命价值提升的一段生命历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讲,课堂教学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对于学生,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影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部分,教师对于职业的感受、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以及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会受到教学过程的影响。[7]除此以外,还要有灵性教学评价。灵性教学评价目的成立的最主要根据是灵性之人的培养。为追求灵性人的培养,灵性评价目的就要指向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来,不断引导教师成长、发展;灵性教学评价内容中“灵性”的凸显要重点体现在教学工作的整体性上,只有评价包含了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才能在不断创新中调整与完善,形成灵性教学;对于灵性评价标准,要体现灵活性,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评价,要求评价要做到刚柔并济,在一种硬性规定的基础上体现适宜的弹性,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彰显自己的优势,不会因过于固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而在教学上做一些无用功;至于灵性评价方式,则更多体现多种方式的按需性结合。
怀特海说,大学的科学研究是思想的探险。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由来已久,自19世纪德国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也就相应产生。对于大学的灵性科研,最终带来的是组成大学的基本单位——学科的发展。大学成功的科学研究要从学者的灵性选题开始。选题是一种创意,是对知识与信息的综合,其难度远远超过对后续问题的解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灵性选题是对学者科研敏锐性的考验,是科研工作的关键。学者进行灵性选题要有科研敏锐力,对于学术前沿、学术热点要密切关注,更直白的说,科研敏锐力就是一种发掘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发掘具有重大学术价值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学者灵性选题还要积极强化科研创新性并落脚科研的社会服务性。要体现大学在科研方面的一种责任担当,也如哈佛大学校长博克在《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基于布鲁贝克的“政治论”,明确提出的大学的社会责任观。除此以外,大学科研还需灵性团队支撑,灵性团队需要拥有具备灵性科研领导力的带头人,科研团队就像是一艘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航行的轮船,一个极具灵性科研领导力的学术带头人就是掌舵之人,充满智慧,具有精准的学术判断力,正确地引导着科研团队的方向;灵性团队中的成员配置结构也要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年龄、学缘等都要兼顾,尽量配置适当;灵性团队还要拥有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学术氛围,大学的科研团队以研究为主,所以,浓郁的学术气息应该弥漫科研团队。大学灵性科研也要借灵性成果表现。人类的智慧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升华后的一种积淀,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思维得以锻炼,思维的凝练与升华就会产生智慧。智慧通常内隐于人的头脑中,并在人类不断发展过程中,伴随人阅历的丰富以及对问题的思考程度而处于动态的建构变化过程之中,智慧外显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表现,灵性的科研成果就是人类智慧整合后的一种表现。同时,灵性科研成果还能够促进社会质的飞跃,进而继续激发学术想象力,促进灵性科研的一种良性运转。对于大学灵性科研,还要借灵性考核保障。大学科研考核对大学的科学研究会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着师生对科研的价值取向,以及对科学研究在时间与精力上的投入力度。大学科研的考核目的、内容、标准以及方式等都要体现灵性。灵性考核目的重在助推学者灵性科研能力成长,灵性考核内容一定要体现全面公平性,要包含对科研过程以及科研成果的全方位考核,灵性考核标准实行以人为本的差异化考核,灵性考核方式则要体现多种方式的灵活性结合。
大学的创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充满灵性的大学,灵性管理不可缺失。具有灵性的大学管理,要拥有灵性领导者,这样的领导者,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思路清晰,但并不武断,即便自己内心已经有了足够成熟的想法,也不会大胆提出,而是通过召集决策层召开会议,静心听取各方意见与建议,通过集思广益,论证自己内心的想法,并经过不断修改补正,才将想法提出,这其中渗透着一种“求稳”的精神与态度,以保证所提想法不违背大学内部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发展逻辑,也表现了领导者对大学发展所肩负责任与使命的担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同样,对于管理而言,也没有绝对优良的管理办法,但当面对不同的情景,有灵性的领导者能够精准选定最优办法,实现高效管理。灵性管理的又一表征是出台相关制度机制。依托机制,遵照制度,大学运转良好,能够避免很多发展中不必要瓶颈的出现,调和大学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无意冲突以及在某些方面上的对峙,追求大学的学术自由,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大学真正的自治。大学灵性管理还体现在其蕴含着成熟的优秀管理文化。古老的大学更易散发出灵性、古朴的气质,究其缘由,主要是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优良的大学文化传统,其中,也包含着一套成熟且完善的优秀管理文化,当各种管理规定、运行法则、制度机制已上升为一种管理文化的时候,也就代表这样的管理已被广泛接受,代表着这样的管理会相对高效,这也表明,灵性管理是已成体系的管理,对外表现出高效性。
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能最直接的反映出一所学校的风貌。大学的属性不同,所塑造的环境也有所不同,有灵性的大学校园环境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表征的:首先是自然环境。“大学之美, 美在校园生态的和谐, 美在如春风化雨般孕育其中的灵气与灵性。”[8]自然环境是灵性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一所大学的净化器,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给人的身心带来愉悦,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一所有灵性的大学需要山水树木来点缀,花草、树木、山水是一所校园的灵动之物,它们弥漫在整个校园并勾勒出校园的诗书画卷,从而使得校园人回归心灵的本真。比如体现自然环境的水在校园,它的流动性让人能无形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激发人一种向上跃升的积极心态与信心,同时潺潺的流水,又能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让人能够与外部嘈杂的世界隔离,与内心最本真的自己交谈,找寻世间万物答案。其次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隐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在校园中则表现为校园人的灵魂以及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文化建筑等。人文环境赋予大学校园生机与活力,图书馆是校园所营造人文环境的标志性建筑,是校园人获取知识,追求知识,以及丰富自我的一个重要场所,她在校园人心中是一座充满神圣高雅的殿堂,因此,灵性环境需要有和谐图书馆的人文环境。面对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仅仅书本的知识已不能满足校园人立足于社会,这就要求校园人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应不断超越自我,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人才,所以,作为大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既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练就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需要以人为本,发扬主体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的精神,而灵性的人文环境就是这种能力和精神培养的重要场所。再有就是学术环境。大学学术环境不仅是一个零散的系统,而是由多要素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主要表现为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开放创新的政策环境、以及和谐美好的人际环境。灵性环境的营造需要和谐的学术环境,而和谐学术环境营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育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平诚信、充满活力, 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学术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系统。[9]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优秀科技、人文向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工作者创新活动的激发都需要灵性的学术环境。
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的一个概念,其中包含着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实际上,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因此,灵性教学则需体现灵性的教与灵性的学,二者只有相互之间有机结合才有所谓教学而言,同时,进行灵性教学,也要着眼于教学的三要素: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即灵性教师、灵性教学内容以及灵性学生的培养与选择。
教师是教学得以进行的主导。灵动的教学需要培养有灵性的教师。韩愈在《师说》中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大学教师要有灵性自我觉醒的意识,使自己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具有灵性,并要具备灵性地探索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所有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时,绝不局限于自己预设的教学规程,而是抓住“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然后将其生成性资源及时捕捉并纳入课堂中,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灵动的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同时,这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灵感、顿悟以及瞬间的创造得以呈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与自我效能感。也如布鲁姆所讲: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故有灵性的教师应该敢于打破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能在教学中捕捉智慧的火花,发觉学生的灵性,并全力使教学富有灵性。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探索灵性学生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灵性大学生的构建需要学生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自由时间,使自己在校园时光中过得充实且有意义,利用好课余的时间来拓展自己的视野,放大自己的格局,学生绝不能仅仅限于书本知识,而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的大事,立足地方,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同时,学生也应具备敏锐的专业眼光,去发掘前沿的知识,并在发掘前沿、思考前沿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从而来唤醒心灵深处沉睡的灵性之种,以此来成就自己做有灵性之人。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4]2这就体现了大学教学内容的与众不同。因此,大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做到:第一,内容紧抓时代前沿。时代前沿问题是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灵性教学内容的建构中应抓住时代前沿的问题,这也将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问题意识;第二,大学灵性教学内容应具有学术价值。大学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学术价值就不容忽视,教学内容有学术价值,也就意味着教学中学术性的渗透,无意中造就出一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状态;第三,大学灵性教学内容应凸显学科交叉。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发展趋势,独立的学科已经难以解释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因而,大学灵性教学内容的学科交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认为:“学术靠的是与整体的关系,倘若脱离了与知识整体的关系。孤立的学科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0]75
由于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期,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正朝着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有学者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类学校除社会服务职能以外,再无其他职能,现看来,这样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因为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都需要有科研,科研是保障它们长久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构建灵性大学,一定要积极开展富有灵性的科研,开展灵性科研要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要从灵性科研的第一要义说起,即灵性选题。灵性的选题是灵性科研的关键一步。“无论是对技术、知识的探险,还是对智慧的探险,都需要想象力,需要灵性的广泛参与。只有灵性地选题、灵性地科学研究,才能得出灵性的成果。”[1]由此可见,灵性选题对灵性科研的开展是极其重要的。进行灵性选题,学者要拥有灵敏的洞察力。选题上灵敏的洞察力主要表现在我们所选的题是否符合当前该学科的发展方向,是否属于所选领域的前沿问题,是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即,学者在进行选题时是否可以从一般性问题挖掘出它的深层次潜藏问题,且此问题具有时代价值及科研价值。不仅如此,灵性选题还要遵从独创性。如果每个人的选题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复进行,那么,科研的发展就如一滩死水。独创性就是打破常规,突破僵局从而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作品。独创性也能够激发学者的灵感,让学者的思想肆意发挥。灵性选题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兴趣。学者在选题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这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者身上所具有的灵性科研“气质”。兴趣是开展科研极其重要的一个助推力,学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有助于产生“闲逸的好奇”,有助于学者对该选题进行追根寻底,也有助于培养学者“庖丁解牛”的学习精神。第二,灵性科研中灵性团队的建设。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入,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奥秘有待解决。一个人的工作性质不能满足于现状,工作人数由个体转向集体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体现在科研团队这样的研究、学习共同体的逐步形成中。灵性的科研需要灵性的科研团队做支撑,灵性科研团队的建设有利于改变现有大学教师孤军作战的现状,以团体带动个体,在极大地提高科研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挖掘个人潜能,并整合团体的力量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到底一支有灵性的科研团队该如何打造呢?对于团队的领导者,就应具备战略的眼光以及强有力的协调能力,能够带领整个团队成员和睦相处,使团队积极发展与合作;团队的发展目标也要明确,团队的发展目标不仅围绕学科发展战略目标、学科的规划,也要基于国家、地方等的重大、迫切的发展需求来慎重确定;团队的人员结构与规模也要合理,要形成团队协作作战的机制,要积极倡导多元的团队组织模式,提倡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设置多种灵活方式建设科研团队;除此之外,一个科学有效的考核、奖评政策对团队的积极性与警惕性也是极其必要的。
灵性管理是维持一所大学平衡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灵性管理不是指毫无原则、毫无纪律的、松散的管理,灵性管理是指通过提升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文化修养以及内外的一些综合素质,并通过对人的内心潜在的灵性进行唤醒、引起人的心灵的触动,让人怀有一颗感激天地万物之心,激发人体内本真的善性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在灵性管理的驱动力中,影响力对灵性管理的助推作用最为显著,影响力主要强调的是自发的形成,自愿的管理。那么该如何构建灵性管理呢?这就要求灵性的管理要积极选择富有灵性的领导人。灵性管理中的领导人应是不武断行事,不莽撞行事,不乱用权利,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稳中求精,尊重管理规则的一类人,同时,在灵性领导人身上,灵性的最集中体现在于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已将大学发展不自觉地融入了自身的生命发展历程中;灵性管理更需要建立灵性的管理制度,灵性管理制度不是用来规约他人,而是用来避免在灵性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瓶颈,使得灵性大学得以顺利建设。混沌变为有序,需要的是组织不断的自组织行为,但是,正确的组织制度化能够加速有序化状态,所以,为了灵性大学的构建,灵性管理制度的制定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制度的对大学的规制、规范中,大学实现良好运转,灵性表征更加明显,基于此,这样的管理制度在教师们的认知观念中也开始变得更加易于接受,并在大学中逐渐凝结为一种制度文化,管理形成了一种科学与文化管理的一种非简单化混合,这将是灵性管理的最佳效果呈现。
应然的校园生活环境应是孩童灵性生长的载体,并为孩子的灵性养成给予支撑,且不断充盈孩童的灵性意识,从而促使其生命成长,使之具有高贵的灵魂和丰盈的精神向度。[11]学校灵性环境的建设可以使大学的发展更加顺利,更加彰显出灵性的“气质”。大学灵性环境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大学校园自然环境的构建。自然环境是灵性之源,建设好自然环境可以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和愉悦,并滋润校园人的生命。自然环境中所包含的一草一木,山环水绕共同勾勒出了校园的诗情画意,这样的校园自然环境可以激发校园人内心最纯真的情怀,从而唤醒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内心的灵动。第二是人文环境的打造。人文环境是以人为本,是在校园内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每个人都拥有激情,并且整个校园里弥漫着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充满朝气、思想和信心的一种环境状态。灵性人文环境的构建需要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塑造一种精神,培养一种意识,践行一种校训,锤炼敬业奉献的教风、培育勤奋进取的学风、班风,建立一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塑造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来形成浓郁的标识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橱窗文化、墙体文化,开展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等。人文环境的塑造体现在规划与设计应尽可能的体现典雅的气质,充满灵性。第三是学术环境。大学是教育的高层机构,学术研究是大学的本职职能,构建浓厚的学术环境能够促进校园人的思维发展。学术环境的构建我们应坚持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要做到:优化科研管理环境,落实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减少对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优化学术民主环境,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优化学术诚信环境,树立良好学风;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总之,灵性环境的构建需要坚持以创新为导向、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宽松包容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侯长林,张新婷.论大学之灵性[J].教育研究,2016(7):100-104.
[2] 綦玲.也论大学之灵性[J].现代教育论丛,2017(4):57-63.
[3] 周国平.觉醒的力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4]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
[5] 张华.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的方向[J].基础教育课程,2011(12):55-56.
[6] 杨颖东,郝志军.灵性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践方式[J].教育研究,2016(12):22-29.
[7]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3-8.
[8] 侯长林.大学灵性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7(6):3-12.
[9] 梁仲明.关于营造大学和谐学术环境的若干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4-118.
[10] (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5.
[11] 龙红霞,张凌宏.校园生活的灵性意识培养[J].铜仁学院学报,2017(10):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