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阳
摘 要:提高中等生习作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此,教师要对学生倾斜情感,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在课文中学习技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等生;习作水平;写作技巧;生活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6-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71
在一个班级,最受教师关注的是优秀的学生,他们往往在学习上备受教师的青睐。有的教师甚至对这些学生关爱有加,而忽视了哪些学科弱项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冷落,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作文课尤为如此,很多学生语文水平低,表达能力差,自尊心严重受挫,更不愿意表现自己,因而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很多教师受“辅优补差”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处于中下等写作水平的学生缺少感情的关注和方法的指导,致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写作的自信心。对于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一位学科教师,应该对那些处于中下等写作水平的学生更多情感的倾斜,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习作,挖掘他们的写作潜能,使他们的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达到一个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对学生有更多情感的倾斜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加大自己的情感投入,才会与学生达成交流,实现心灵的沟通,精神的默契。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听好课,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潜在的动力。反过来,学生的听课状态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情绪,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状态和教学的水平。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最佳境界的有效途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感染着学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影响至深。积极的感情应该是课堂的最为有效的情绪,面对习作水平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他们以鼓励,以信心,让他们热爱语文,热爱写作,从语文课堂中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写作中找到文字的无穷奥秘。让每一位学困生都感到语文是可以学好的,写作水平是可以提高的。写作水平虽然与语文基础密切相关,但有捷径可走。人是可以转化的,学习成绩也可以转化。因此,教师应该对弱科生多予以关爱,多倾注情感,动之以情,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大的提升。
二、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技巧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方法的指导,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有些语文教师对写作技巧之类的指导不加首肯,认为这是写作常识的学习,无益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的把它看做哗众取宠的造作,只是好看而不中用。从写作的教学实践来看,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一定的写作技巧,每一篇名作都是示范性很强的作品。对中学生的写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在阅读教材分析时给学生以写作技巧的指导,并与平时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学过的优秀作品,从中得到启发,并加以借鉴。
比如,秋天到了,天空湛蓝,到处是收获的果实,遍地是收获的庄稼。如果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时,教师不妨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感知真正的秋天,欣赏满眼的绿意,聆听大自然的音符。学生如何写大自然,从那里入手,教师应该对学生予以指导。指导学生首先学会观察,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由整体到部分,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可以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涉及景物的描写,或是人物的描写,教师可以让人物置身于风景之中,恰当处理好人物与风景的关系。
又如,让学生观察高高的天空,淡淡的白云,可以看到人字形的大雁队伍向南飞去,高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白云缭绕其中,再往下看是茫茫的田野,五颜六色的花朵,再细看是枝头上的果实压弯了树枝……学生经历了观察的过程,有了切身的体会,写秋天不再难。
总之,观察本身就是一种写作的技巧,蕴含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指点迷津,学生就会茅塞顿开,收获自然就大。
三、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技巧
好的文章不仅仅文字优美。给人以感染的力量,其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感悟课文,从中找到好的可以借鉴的方法。在学生找到这些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训练。既积累了语言,又获得了写作的技巧。如学习《姥姥的剪纸》片段:“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姥姥是一位剪纸神手。那用到了什么技巧让姥姥的不凡的神手顯得活灵活现呢?就是夸张的手法。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进一步实践,既掌握了手法的特点,又学会了运用。
四、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生活是写作的不竭的源泉,作文需要实践,实践的天地就是生活。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田野,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生活能够使人产生一种真情实感,体会真实的生活,感受真实的生活。生活的点点滴滴,自然中的花花草草都会触动人的情思,使学生写中有思,思中有感,言之有物。
生活如此重要,教师应该鼓励中等生走向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活中找寻素材,挖掘素材,积累素材。春天,万物复苏,河流解冻,小草偷偷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呼吸新鲜的空气;夏天,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田野听大自然的演奏,看大雨倾盆,河水的暴涨,听小鸟婉转鸣唱;秋天,看落叶缤纷,赏万紫千红;冬天,白雪飘飘,大自然凝重而平静,谁不愿意看一看呢?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幻莫测,一定会在学生的习作中表现出来,更会在纸上留下那一串串真实的足迹。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探索出适合中等生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教师应适当、适度地给学生作写作指导,尤其是对中等生,帮助学生将知识活化为自己能够驾驭的技能技巧。这也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吴龙图.也谈中等生作文评语写作[J].语文学刊,2010(4).
[2] 刘瑞清.倾情中等生[J].中国教师,200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