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中学 章泽华
有始有终是保证课堂教学连贯性的重要策略。就初中数学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都会或多或少地重首轻尾,常常在课堂的开端,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去设计导入环节,忽略了课堂小结,从而在课堂的结尾草草结束。实际上,课堂的结尾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完美的结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作用,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那么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哪些课堂小结的有效途径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阶段的课堂教学上,教师经常会采用问题探究作为导入新课的方式。简言之,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导来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新的知识。对于这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我们也应当设计出相对应的课堂结尾方式。于是,首尾呼应法就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一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末尾重提开端时所引入的问题,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新知识的运用方法。这样的课堂小结方式,能够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在课堂上利用一个情景问题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开始新知识的教学,如题: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进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节课结束之后,大部分的同学已经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了熟练的掌握,于是我在课堂的小结环节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看这道题,并用今天刚学习的知识解决。对于这道题,学生能够直接设出两个未知数,胜x场,负y场,并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可以得出x=18,y=4,与先前用一元一次方程计算出的结果一致。
在潜意识里,大多数的人会把课堂小结看作为是一节课的结尾,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实际上,课堂结尾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仅仅能够对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总体的回顾,还能够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具体来说,教师在设计课堂小结的环节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拓展性的问题。通过这种拓展式小结,让学生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又能够带着新的问题去进行积极的探究。简而言之,拓展式小结更加注重在课堂的结尾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这种小结的方式适用范围广,并且灵活性高。我们可以选择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适当融入一些下节课的知识点,促进学生主动预习。
在学习完有理数的加法这部分内容之后,我首先带学生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号两数相加,怎么计算?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怎么计算?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呢?一个数同0相加,得多少?随后,我向学生提出一个拓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即将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减法计算,如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知道了16+(-9)=7,那么16-(-9)的结果是多少呢?利用这个问题,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下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对有理数的减法这部分内容进行主动预习。
在经过了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难免会有一种疲倦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在课堂小结上进行放松,利用趣味化的方式来设置小结,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放松自己的学习神经,感受数学课堂的乐趣。说到底,趣味化的课堂小结还是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趣味式小结已经逐渐有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利用这种方法作为课堂的结尾,既能够让数学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又能够保持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如果运用得当,还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记忆能力。比如说我们可以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串在一起,与学生一起编一个打油诗;或者以所学内容为基础,设计一个游戏类型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再或者用一首节奏优美的歌曲作为结尾,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数学知识内容中有许多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逻辑概念、公式法则,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我经常在课堂的结尾和学生一起总结,将学到的知识以一种便于记忆、朗朗上口的形式总结成几句口诀。比如说在学习完合并同类项这部分内容之后,学生学到了两条法则:1.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之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字母不变,系数相加减。2.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我和学生一起编了这样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是原样。这个口诀简单好记,朗朗上口,一下就让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变得活泼起来。
一节完美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配合一个完美的课题小结。总而言之,课堂小结方式的运用需要教师付之以更多的关注。只有合理运用,课堂小结才能够表现出应有的简约性、灵活性、引导性等特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1]盖群.巧用“做数学”,创新初中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
[2]顾友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方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7).
[3]张亚峰.初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0).
[4]孙俊红.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及其结课方法评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0).
[5]陈秀芬.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结课[J].中学教学参考,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