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中心小学 刘彩云
数学教学是培养孩子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科,小学数学教师要有计划地设计思维训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加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新的目标管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人格。”我们培养学生要适应社会生活,树立自信,不能只传授他们课本知识,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创造和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不是仅仅为了传授现成的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形成知识、技能和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改变传统教育在传授知识中只注重知识结论传授的弊端,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的规则和结论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上来,突出数学教学过程,从知识过程的学习中获得发现的快乐,并在反复的成功创新体验中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如教学“分数意义”一节,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学具演示,如小旗的划分,用小棒摆一摆可产生多少个分数?讨论后得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通过操作后得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平均分”“若干份”等,达到很好的效果。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对老师充满崇拜之情,极易受到教师价值观的影响。小学教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提升,既要教书,更要关注育人的功能,传递教育正能量思想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深入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发展中的感受,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工作的作用功能从根本上说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为学生传授知识,使他们掌握一定本领,另一方面要为受教育者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主要通过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证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创设积极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可以从简易方程开始,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做题,尝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再扩展思维,围绕这一简单例题,老师适当点拨,学生讨论、思考提出问题,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的条件下,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新的认识,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民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它不限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共同创造,教师是一个组织者,不是裁判,不是法官,而是合作者,在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做到相互启发和交流。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时,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像,让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与长方形、正方形有关的物体吗?组织学生画一画、摆一摆,让学生自己找问题:想研究什么?学生想研究的是角与边,再次组织学生自己去探讨这些问题。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要改变“知识—教案—课堂”的观念,不限制学生自由猜想,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节,不统一约束学生,一切围绕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产生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方式,与学生共同切磋,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一方面对学生评价有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也应该向学生学习,这样可以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更有信心,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发展。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有付出也有获得,生活在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群体中。另一方面,教学评价表现为诊断功能,可以改进教学,提高效率,还有筛选功能,让学生大胆、自由猜想,并不是漫无边际,一盘散沙,应服从课堂教学需要。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最为重要、最为直接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有丰富的情感,还要特别注意说话的艺术,教师若能够巧妙地将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相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中,将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新型人才,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