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2018-01-25 01:26俞思倩杨成虎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翻译研究文化负载词围城

俞思倩+杨成虎

摘 要:汉语文化负载词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与文化传递中至关重要。笔者提出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以《围城》中英本作为双语语料,从文化图式理论在翻译中出现的三种表现出发,对照中英本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进行分析,研究其翻译策略。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应对不同文化图式表现,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传达原文含义并促进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文化图式理论 文化负载词 翻译研究 《围城》

一、引言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翻译研究越来越重视语言间的文化传递,翻译并非简单的两种语言本身之间的转化,更是语言背后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传递。《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文中蕴涵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及表达,与源语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文化负载词对于译文读者了解作品内涵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采用文化图式这一理论,其核心内涵正是注重不同文化间的转换传递,两者在这一方面正相契合;因此,从这一视角切入分析,具有较多的研究价值。

二、文化图式理论综述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一)文化图式理论研究综述 文化图式理论是图式理论的一个分支,是由图式理论延伸出的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图式”一词源于希腊词汇,最早由德國哲学家Immanuel Kant将其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1781年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强调了已有知识对信息传递的重要性;Kant指出:新的信息、新的观念只有与个体已知信息存在一定关联时,才会对此产生意义。在心理学领域,最先由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 F.C.引入,在其1932年出版的Remembering中,将“图式”(schema)理解为是过去反映或过去经历的活跃组织。之后,教育心理学家Ausubel和Robinson对“图式”进行发展并探索其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诸如Anderson和Rumelhart的许多语言学家意识到并确立了已有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文化图式理论的定义众说纷纭,Rumelhart、刘明东等许多国内外学者、研究学家均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但大体而言,文化图式是囊括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的知识结构,能用来感知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现象。

(二)文化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文化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语言习得、阅读与听力等领域,在语言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在翻译领域,国内自彭开明在1998年首次将图式引入翻译研究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刘明东教授在2003年对文化图式做了系统性研究,对其下定义并讨论其可译性,提出文化图式实现传译的三种模式:A-A(文化图式重合),A-B(文化图式缺省),A-Zero(文化图式冲突)。2008年,刘明东又与殷习芳、叶从领在其原先提出的翻译实现手段(一一对应法、交叉对应法、零对应法)基础上,针对诗歌翻译提出了完全对应、交叉整合和零对应翻译的策略。

三、文化图式理论与《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一)文化图式重合与《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心理学和认知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所有人都共享相同的认知世界的能力。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有时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认知的基础,因此,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文化习惯。文化图式重合意味着身处不同文化中的人对某种特定的文化信息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认知。

尽管东西方人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双方经历了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物质生活和经验,形成了对世界相似的理解,因此,东西方在文化图式上产生了相似性,即文化图式重合。

在翻译中,由于某一特定对象在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或是两方读者对此有相同的认知,所以译者能在目的语中发现与源语等效或相同的文化图式;这时,采取直译法便能轻松完整地传达原文信息。

例1:原文:方鸿渐自觉本日运气转好,苦尽甘来,低低问唐小姐道:“你方才什么都不吃,好像身子不舒服,现在好了没有?”(钱钟书,2013: 60)

译文:Fang Hung-chien decided his luck that day had turned for the better, as in the expression “After the bitter comes the sweet”, and he asked Miss Tang in a whisper.(凯利,茅国权,2003: 61)

“苦尽甘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艰难的日子到了尽头,美好的日子来到了。在这里用来表达方鸿渐当时的心理状态:终于能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向心仪的唐小姐献殷勤,同时带有些许激动。译语用“bitter”和“sweet”来对应翻译原文中的“苦”和“甘”这对反义词,既保留了语言形式的简洁,同时又以一种相对忠实的翻译手法传达了原文含义;通过激活译文读者大脑中相同或相似的图式,轻松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二)文化图式缺省与《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文化图式缺省是指,由于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的不同,在一种文化中存在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在后者文化中的读者没有相对应的既有图式可以激活,也无法构建出与前者文化相关的图式。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图式缺省,中文表达的文化内涵在英文中不存在等效的表达,这样则会导致翻译出现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对中文和英文所在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准确权衡两种文化,通过创建新的文化图式来填补译语文化图式的空缺,可采用直译加注、音译加注、意译等方法。

例2:原文: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所以该牢牢捧住这饭碗。(钱钟书,2013: 44)

译文:so she has to hold tightly to her “rice bowl”.(凯利,茅国权,2003: 46)endprint

“饭碗”在中文中除了字面意思表示盛饭的餐具外,还有一个引申含义表示工作、职业。后者经常在日常表达中被使用,也被国人广泛接受。例如,我们经常用“金饭碗”“铁饭碗”来形容某人的工作单位稳定、收入丰厚。而在英文中,“rice bowl”并不包含在中文中的后一层意思,这样就出现了文化图式缺省。译者通过直译加注的方法,既化解了译文读者看到“rice bowl”时的突兀感和困惑,同时还将“饭碗”在中文中的文化涵义通过建立新的文化图式来传递给译文读者。

(三)文化图式冲突与《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内涵也存在不同的理解或看法,甚至对于相同的事物,在表述上也各有特色。因此,在不同文化图式匹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冲突现象。一方面,如傅雷先生所言,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本质差异;另一方面,生活环境不同导致的一系列差异,使得东西方形成的文化也有较大区别。

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导致原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图式互不相同甚至相互冲突,就产生了文化图式冲突。源语表述代表的文化内涵与在译语中代表的涵义不同甚至相反,那么译文读者在阅读时就无法正确激活原文的文化图式,根据其既有的认知习惯来领会文章,从而导致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对原语文化图式进行解码,并重新构建一个适用于译文读者的文化图式,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原文。

例3:原文: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钱钟书,2013: 7)

译文:Seeing couple after couple in love, he grew red-eyed with envy.(凯利,茅國权,2003: 9)

中国人看到“眼红”很容易想到“嫉妒”这层意思;但在英文中,“red-eyed”通常是指由于缺乏睡眠休息,眼睛充血变红。英文表达嫉妒通常使用“green-eyed”(眼绿)而非“red-eyed”(眼红),这里,两种文化间就存在文化图式冲突。译者在翻译中,既想保留原文的表达,同时又要达到译文读者能理解的效果;因此,采用直译加适当的解释说明,将“眼红”直译为“red-eyed”,同时在后面加上“with envy”来解释前者涵义,使译文读者能轻松理解并接受此表达。

汉语文化负载词因其蕴含的独特文化,使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考虑两种语言间的转化,同时还需要充分全面地考虑两种文化间的差异,这对译者的语言、文化掌握能力有较高要求。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角度出发,在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时,出现文化图式重合,以直译法为最佳;但出现文化图式缺省或文化图式冲突时,译者在考虑翻译策略时就需要多样化选择,灵活处理。《围城》英译本中采用了大量的直译加注和音译加注,这样的翻译手段一方面在形式上能使两种语言保持基本一致,另一方面能帮助译文读者构建与中国文化相关联的新的文化图式,从而有利于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陈喜贝,刘明东.文化图式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6):125-130.

[2] 傅雷.致罗新璋论翻译书:问题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 凯利,茅国权.Fortress Besieged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 刘冰泉,明廷金.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道德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探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8-114.

[5] 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6] 王晓辉.文化图式关照下的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29-1032.

[7] 章丽娜.论《围城》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D].山东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研究文化负载词围城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围城”内外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探析
“围城”之战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