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
摘 要:《红楼梦》英译本涉及诸多文化空缺的翻译补偿问题,这些文化空缺包含有隐性文化空缺和显性的文化空缺词。译者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对文化空缺的弥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文化空缺的视角,分析霍克斯对《红楼梦》中文化空缺的翻译补偿策略及翻译方法,进而探究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在译著中的体现与作用,帮助读者从文化空缺的视角更好地鉴赏霍译本,同时为涉及文化空缺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空缺现象 文化空缺词 归化 异化
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所形成的“生存环境、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的差异,“社会历史变迁、思维视点的独特、风俗的不同、政治制度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经验的差异”等因素促使了文化空缺的产生。简言之,所谓文化空缺即由两种文化之间的种种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和文化领域的不被彼此理解的缺失或空白。
小说翻译涉及隐性的文化现象空缺和较为显性的文化空缺词。《红楼梦》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在其成长过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礼仪习俗、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经历、小说写作背景等文化大背景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是这些让中国读者司空见惯或习以为常的文化信息和背景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文读者而言,是造成巨大阅读障碍的文化现象空缺。《红楼梦》的译本涉及大量部分空缺词和完全空缺词。部分空缺词是指两种语言中能够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但其“文化内涵”此无彼有。完全空缺词是指在两种语言中根本找不到“指示意义”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词。
文化空缺的翻译策略包括异化法和归化法。就《红楼梦》英译本而言,异化法是指英语译文以汉语文化为依托,尽可能保留汉语的原汁原味,将汉语文化较为直接地展示给英文读者。归化译法是指英语译文以英语文化为依托,抛弃汉语的语言形式,保留其语用意义,从英语中找出与汉语意义相同或类似的表达。
异化译法译出的文本“可能带有陌生感和疏离感,但它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文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利于读者了解和鉴赏异质文化,丰富了译入语的表达方式,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和渗透”。归化译法的优点在于“减少了读者的阅读困难,译文比较流畅和优雅,常能使人体会到不同文化间语言表达上不谋而合的妙趣,读者往往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并从译文中获得美的享受”。
一、霍译本《红楼梦》中隐性文化空缺现象及翻译补偿
(一)写作背景的文化空缺及补偿措施
霍译本《红楼梦》首次出版于1973年,其背景介绍是由译者霍克斯本人撰写,与译本浑然一体,前后呼应。在对《红楼梦》正文翻译之前,霍克斯积极主动研习了当时中国红学的研究成果,以引言的形式,使用了32页的篇幅阐述了《红楼梦》的背景介绍。首先,霍克斯介绍了《红楼梦》最初不同手抄本到印刷本的发展、高鹗续补后的《红楼梦》版本、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关系,以及脂砚斋点评对探究《红楼梦》的作用。霍克斯从《红楼梦》的五个不同书名谈起进而细致解读《红楼梦》的字义并用曹雪芹的原话解读《红楼梦》中人物和作者的写作动机。
霍克斯借助佐证向读者介绍作者曹雪芹。首先,霍克斯描述了曹雪芹离世前一年的画像,通过对曹雪芹外貌的描述很具象地向读者展示了曹雪芹的形象。接着,霍克斯交代了曹雪芹生前最后六年的生活状况,佐证曹雪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颇有成就的画家,甚至通过曹雪芹的后鼻音问题推断其来自中国南方等等。为了更好地阐述曹雪芹家族的兴衰史,霍克斯从曹雪芹先祖满族上三旗的包衣奴才身份讲起,到江南织造显贵时接待南巡的康熙皇帝,再到由于宫廷政治斗争的波及导致家族没落。
霍克斯介绍了曹雪芹家族成员同《红楼梦》中的人物角色的联系,讨论贾宝玉的人物原型,阐述了曹雪芹的写作技巧,尤其是贾(假)与甄(真)的双关。在翻译思路方面,霍克斯解释由于文化差异,所以将《红楼梦》中高频出现的“红”翻译为“金”或“绿”的原因,进而阐述了自己翻译《红楼梦》的原则。
通过增添引言的方式,霍克斯弥补了《红楼梦》对英文读者在写作背景、作者经历等方面所带来的隐性文化现象空缺,有助于提高读者兴趣,增强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二)拼音标注的文化空缺及补偿措施
《红楼梦》中涉及大量以人名为主的专有名词,专有名词音译标注方式上,霍克斯采用了异化的音译,即拼音标注法。例如,贾宝玉英译为Jia Bao-yu;女娲译为Nü-wa,保留了汉语拼音中有而英语字母中不存在的韵母“ü”。虽然都是“名从主人”,但拼音的标注方式给英文读者造成了读音上的文化空缺。
霍克斯意识到采用拼音对于英文读者造成的文化空缺,在第一卷花费两页多的篇幅通过阐释、对比和举例的方式,向英文读者清楚且系统地讲解了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霍克斯阐述了汉语的音节构成以及辅音、元音的拼读规则。例如讲到“ai” 霍克斯指出拼音中“ai”的发音类似于英语单词lie、high、 mine中元音,并举例Dai-yu(黛玉)帮助英文读者快速學习拼音的发音。通过系统的文前注释方式,霍克斯弥补了拼音标注方式对英文读者造成的文化空缺,同时传播了汉语拼音的文化知识。
(三)文本内隐性文化空缺及补偿措施
如果没有通过明确的文字传达,中国特色的礼节、习俗等文化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是潜在的、约定俗成的文化信息,对于英文读者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文化空缺,如果译者未能恰当处理这一文化空缺现象,可能会使英文读者错过某种中国文化,甚至造成阅读和赏析上的困难。
例1:《红楼梦》第二回中描写贾雨村偶然至郊外“智通寺”,寺门两旁有一副破旧对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霍译: (on the right-hand side)As long as there is a sufficiency behind you, you press greedily forward.endprint
(on the left-hand side) It is only when there is no road in front of you that you think of turning back.
抛开对对联本身的翻译,霍克斯在上下联前面增加了注解,目的是告诉英文读者对联的上联位置是在右手边,下联位置是在左手边,帮助读者构建画面感的同时弥补了此处的文化现象空缺。中国的对联书写和张贴遵从中国古代自右向左竖着书写的习惯,这同现在中文和英文普及的自左向右横向书写截然不同,属于隐性的中国文化。对联上下联的位置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对于不甚了解中国文化的英文读者而言,若没有明示上下联的位置,在读到此处时大脑中构建的画面很可能是上下联相反。霍克斯意识到了对联书写和张贴方式作为中国特色文化部分的隐性文化空缺,他通过简单且巧妙的注解主动将这一隐性的文化空缺呈现出来,向英文读者传达了对联上下联位置的文化现象。霍克斯在整部译著中,对于有空间感的张贴对联均采用此种翻译手段,不断地向读者明示上下联左右位置的隐性文化现象。
例2:《红楼梦》第五回中曹雪芹通过“金陵十二钗”册中的画与判词,暗示了主要女性人物的命运与结局,这些隐晦的伏笔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汉语的谐音、同义等方式实现。比如“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四句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此处的文化空缺看似是显性的文化空缺词,实则是由于小说本身的语篇造成的隐性文化空缺。中文读者结合小说的上下文,较为容易从字面和读音上明白这首判词中“玉”暗指贾宝玉,“林”指林黛玉,而“雪”音同“薛”暗指薛宝钗。但是,对该判词字面翻译之后的译文,由于小说上下文语言本身带来的文化空缺使得“玉”“林”“雪”从字面和读音上不再同“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存在直接的暗指关系,无形中给英文读者造成了文化空缺。
霍译:One was a pattern of female virtue, One is a wit who made other wits seem slow. The jade belt in the greenwood hangs, The gold pin is buried beneath the snow.
除了对判词字面进行翻译,霍克斯通过附录(appendix)的形式根据脂砚斋批语总结性地讲解了金陵十二钗和红楼梦曲词所暗指的人物及其命运。其中霍克斯花费141个单词阐释此判词中的各种暗指与伏笔,弥补了对英文读者造成的隐性文化空缺。
三、霍译本《红楼梦》中文化空缺词及翻译补偿
《红楼梦》中文化空缺词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文言词汇、习语、人名、诗歌、修辞”,本文选取人名、节日礼节等方面的一些例子阐释霍克斯的补偿方式。
(一)姓名的文化空缺及补偿措施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有主有仆,有些人名的含义有出处的如“颦颦”“袭人”,还有些人名的读音之中暗含双关,例如:“甄士隐”音同“真事隐”,“霍启”暗指“祸起”,还有些人名是中国神话或历史人物,人物背后的故事和特点相对于英文读者属于完全的文化空缺。
应对姓名造成的文化空缺,霍克斯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如音译、意译、注释法、替代法,文内增译等。对于丫鬟仆人和暗含双关的姓名,霍克斯根据人物姓名含义、性格特点和双关含义采用了“舍音取意”的方式,将隐性的空缺显化补偿。例如,将“袭人”(花香袭人)译为Aroma(芳香),“娇杏”(侥幸)译为Lucky(幸运的),“鸳鸯”译为Faithful(忠诚的)。对于一些次要人物且人名没有明确内涵的名字,霍克斯采用了归化的策略,如采用押头韵将“丰儿”翻译为英文读者熟悉的Felicity。对于神话历史人物,霍克斯采用文内增译法,通过增加定语的方式抓住人物特点来弥补文化空缺,如“西子”译为beautiful Xi Shi (漂亮的西施), “始皇”译为First Qin Emperor (秦朝第一位皇帝)。
霍克斯采用的注释法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如通过引言(introduction)的方式清楚地阐释了姓氏“贾”(假)和“甄”(真)在汉语中的双关,通过附录(appendix)的方式全面清楚地注解金陵十二钗人物姓名含义、命运等信息。此外,霍克斯还将每卷译本中出现的所有人物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汇总并整理了贾家和王家家谱图一同附在译本最后,以帮助读者厘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综上所述,在人物姓名空缺的弥补上,霍克斯敏锐地意识到隐性文化空缺并采用了较为系统丰富的翻译来弥补人名中的文化空缺。
(二)礼节风俗等文化空缺词的补偿
例3:第三回中黛玉初入贾府至王夫人处,“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座,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
霍译:The old nurses invited Dai-yu to g et up on the Kang; but guessing that the brocade cushions arranged one on each side near the edge of it must be her uncles and aunts places, she deemed it more proper to sit on one of the chairs against the wall below.
“炕”是典型的完全空缺詞,通常是主人休息、就餐、做活的地方,霍克斯采用了异化译法,将“炕”直接音译为Kang。“位次”属于部分文化空缺词,其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涉及主客长幼尊卑,此处炕上的“位次”是主人的位置,知礼之人不会“炕上坐”。霍克斯采用了增译,将“位次”译为舅舅和舅母的位置(her uncles and aunts places)。应对“位次”的文化空缺,霍译的补偿手段直白,遵循英美文化的直白表述习惯,使读者立刻明白黛玉不“炕上坐”是因为其“位次”是属于主人的,将此处的文化内涵清楚地传达给读者,补偿了此处的文化空缺。endprint
例4:第十六回中凤姐描述自己说:“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
霍译:I havent got the knowledge, and Im too poor at expressing myself and too simple-minded---always inclined to “take a ramrod for a needle”
“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是强调前面所说的“心肠又直率”,此歇后语指人粗细不分,同时“针”谐音“真”,比喻人实心眼儿。此歇后语表达中的棒槌属于完全文化空缺词,是我国“民间浆洗衣物用具,多木制,圆形、长约二尺,一端稍粗,便于槌衣,一端较细,便于手握”。对于此处的空缺,霍克斯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策略保留此处的歇后语形式,但同时又采用了归化策略用和“针”同为金属属性的ramrod(老式枪的擦枪通条)替换了木制的棒槌,将此歇后语译为“take a ramrod for a needle”(把擦枪通条当针),既弥补了歇后语语言形式上的文化空缺,也弥补了内在含义上的空缺。
对《红楼梦》中空缺程度较高的隐性文化现象空缺如写作背景,和文本内隐性文化空缺如十二金钗命运判词等,霍克斯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通过引言、文前注释、附录、家谱图、文内讲解、文内注释等“厚翻译”手段,主动构建了《红楼梦》英译本的“语境化”;对于使用拼音标注专有名词造成的文化空缺,霍克斯采用了异化的策略并使用文前注释的方式阐释了汉语拼音的相关知识。对于显性的文化空缺词,霍克斯灵活地运用了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采用了意译、音译、增译、替代、引言注释和附录注释等多种翻译方法和手段。
综上所述,从对隐性文化空缺和显性文化空缺词的翻译补偿来看,霍克斯具有敏锐的跨文化意识,能够参照当时红学研究状况,深刻研读《红楼梦》相关文献,挖掘《红楼梦》中的隐性文化空缺,在弥补文化空缺上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多样性,全面且丰富地弥补了《红楼梦》中的文化空缺,其译本更加有助于提高英文读者的阅读兴趣,加深英文读者对于《红楼梦》深层文化含义的理解,同时传播了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牛玉琴.汉英文化空缺词语产生的原因及语义对比[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99-100.
[2] 杜建育,王宏军.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125-127.
[3] 祖利军.文化空缺与交际障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1-73.
[4]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46. [5] 王显涛.中英文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4):133-136.
[6] 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 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ume I) [M]. England: Penguin Group, 1973.
[8] 曹雪芹,高鶚.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4.
[9] 潘慧敏.《红楼梦》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深度翻译视角下的对比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11(9):106-108.
[10] 张捷、毛世桢.英-汉姓名音译名混乱状况原因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2005(11):103-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