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岩岩
摘 要:不同时代的诗歌传播方式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下,诗歌与电视媒体发生融合,诗歌题材的电视节目以更直观的视听语言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但诗歌题材电视节目因对受众文化素养要求等因素产出较少,出镜机会不多。《诗行天下》以纪录片的形式做了一次成功的探索。节目以诗歌地理为线索,采用行走讲述的记录方式,通过代表城市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优雅地表现诗歌之美;同时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将现实记录与舞台呈现相结合,多视角展示中华诗词跨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和当代价值;用镜头捕捉普通人的诗情故事,通过古典诗词与现代诗的交错演绎,故事化地呈现出诗词与当下生活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纪录片 《诗行天下》 诗歌地理 电视传播 探索创新
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歌置身其中从未间断。自有诗以来,不同时代的诗歌传播方式在不断发展变化。及至当下,诗歌与电视媒体发生融合,诗歌题材电视节目以更直观的视听语言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受到诗歌爱好者的欢迎。
因为结合方式和表现形式没有定式,且诗歌类节目对接受群体文化素养要求较高,诗歌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相比在电视节目中并不占优势,出镜的机会不多,整体影响力不容乐观。比较传统的与诗歌题材相关的节目有《电视诗歌散文》《子午书简》(后改为《读书》)《节日系列诗会》,以及一些有诗歌朗诵节目的综艺晚会,诗歌在其中所占比重都相对较少,甚至可有可无。2005年开始策划播出的专题诗歌朗诵节目《新年新诗会》,著名播音员、主持人齐上阵诵读吟唱,新诗名家名篇得以经典再现,诗歌的纯粹性得到了还原,给喜欢诗歌的人们带来不小的惊喜。但节目制作播出时间跨度较长,每年一次,且到2010年后还是没有再办去下。之后,诗歌题材纪录片《诗行天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尝试。
二
《诗行天下》是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国学中心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制作的十集诗歌题材纪录片,于2014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诗行天下》把诗歌内容与地域特征相结合分类,共分《山水记》《云之南》《下江南》《边塞行》和《山水雅集》5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上下两集,每集30分钟。节目以挖掘中华传统诗词的当下性为核心,通过跨越九千公里行走十座代表性城市,记录一百多人的质朴讲述,呈现平凡人生的诗意故事,展示诗词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与共性,探寻诗词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诗行天下》的成功得益于节目的探索和大胆创新。
(一)以诗歌地理为线索,采用行走讲述的记录方式,通过代表城市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优雅表现诗歌之美。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名胜众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自然不在少数。但因节目容量的限制,只能优中选优,选出那些更具有人文情怀和代表意义的地方。可以说,无论是《山水记》中的桂林,《云之南》中的大理,还是《下江南》中的南京、苏州和扬州,《边塞行》中的青海,每一地都因其美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殊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人们所熟知。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墨客也多寄情其中,留下了不少光辉灿烂的诗篇。节目通过串讲人陈志峰的行走,以山川河流城市乡村为背景,把诗歌与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散落在广阔大地上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以及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相互融合,或讲述或诵读或吟唱,展示风景之美,诗词之美,以及平常生活中的美,使节目整体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唯美深刻的意境,观赏性和感染力大大增强,给观众带来非同凡响的审美愉悦。
(二)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将现实记录与舞台呈现相结合,多视角展示中华诗词跨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和当代价值。
从古至今,穿越上下几千年,在诗歌的历史长河中寻找至真至美;从锦绣江南到彩云之南到大美青海,纵横上万里,在诗意的城市里发掘历史文化的印迹。这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表现手法,使节目在有限的容量内表达了更丰富的内容,效果非常突出。《山水记》《云之南》《下江南》《边塞行》四部分,侧重于跨越地理空间后的纵的历史的梳理,最终回归到当下生活。如《山水记》中所表现的,桂林除了山水和诗歌,还有摩崖石刻的厚重历史。桂林的摩崖石刻有几千首,拓碑人杨寅生花了四年的时间以拓片的方式把它们保存下来,让行将消亡的古诗文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山水、诗歌与人就这样生动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给人带来感动的同时也带来关于文化传承的思考。
《山水雅集》部分同时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大诗人李白为串讲人,对整个诗词的历史长河进行梳理,穿越上下几千年,把历史上的主要诗词名家通过“兰亭雅集”“玉山雅集”等著名的雅集结集起来,在同一个舞台空间里把酒临风,吟诵唱和。沿着中华诗词的绵长文脉,从《诗经》的风雅时代、魏晋名士的风流狂狷,到盛唐气象,顺流直下,谢安、孙绰、许询、张若虚、王勃、骆宾王、王维、岑参、李白、杜甫、辛棄疾、李清照……一个个亮闪闪的文学形象跳出历史,在同一个舞台上发出最朴实最真挚的吟唱,展现出中华诗词的源远流长和延续传承,壮观而又新奇。专门搭建的山水造型的舞台上,诗歌与音乐、舞蹈以及琴棋书画等古典元素融为一体,穿插在诗歌史的讲述过程中,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示了中国诗歌发展起起伏伏的历程。这种大胆的创意和表现模式上的创新,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震撼,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有益探索。
(三)用镜头捕捉普通人的诗情故事,通过古典诗词与现代诗的交错演绎,故事化地呈现出诗词与当下生活的内在联系。
除了让人们领略古代先贤山水之间的诗歌情怀,节目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当下,讲述当代人的诗情故事。但编导有意打破常规,并没有选取名家大家,而是把镜头对准了钢铁工人、出租车司机、雕版印刷师、锁匠等普通人,聚集他们平凡而又精彩的诗意人生。这样的做法,大大削减了诗歌与人们的疏离感,拉近了节目与观众、诗歌与观众的距离。
“如果我们是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那么文学就是那个亮光,它确实可以给人一种力量一种支撑,向前的一种勇气。”节目中,打工诗人屏子如是说。在人生道路上虽然多次身处逆境和低谷,但她还是坚持不懈地写诗,终有所收获。锁匠韩成全师傅认为:“这个社会不能没有诗歌,一个没有诗歌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尽管他知道,写诗会耽误工作,耽误挣钱,耽误养家,有时觉得写诗对不起他的爱人和家庭。但是,如果不写的话对不起诗歌,对诗歌有愧疚。他们对待诗歌是深情而又执着的,读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都显示出无限的真诚。这种对诗歌的热爱之情通过电视的传播,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诗歌的力量,让人为之感动。让我们相信每个普通人的身边诗歌一直都在。这应该也是节目所追求的传播效果。endprint
三
计算机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观众群体,让这个群体数量有逐渐缩减之势。但另一方面,电视节目通过网络电视、大型网站和手机终端的展示传播,因不受播出时间的束缚限制,传播更加灵活自由,传播范围也扩大到整个世界,为电视节目争取了更多的受众群体。如《诗行天下》在央视网的展示,让感兴趣的人们随时可以观看。而且除节目视频外,同步展示推出的还有详细的节目介绍、拍摄花絮、节目中出现的诗歌文本、受采访的诗人介绍,方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节目所要表达的内涵,挖掘节目背后更多的故事。通过网络上的互动和观众反馈,还可以及时反映节目播出效果。
从品牌化和产业化传播策略角度考虑,《诗行天下》还可以继续探索,围绕诗歌题材,拓展诗歌地理范围,与更多的城市合作继续拍摄,真正做到“行天下”;通过诗歌进而挖掘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与旅游业联系起来,加大传播力度,优化传播效果。这方面可以借鉴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印象系列”的成功经验。
从接受对象的精准传播角度看,节目还可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当下流行的慕课(M0OCs)、微课结合起来,把学生作为主要接受客体,增强节目传播的针对性。《诗行天下》本就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化,而学生群体数量众多,且分不同层次,一般都有著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水平,因此节目稍加剪辑处理就可以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和欣赏,使其在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获取知识。
当前,诗歌题材的电视节目仍处在探索和实验的重要阶段,它的成长需要诗人、诗歌理论家、电视文艺工作者和广大电视观众的大力支持。此外,还需要在节目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很好的探索,如四川卫视打造的原创诗歌文化类节目《诗歌之王》,以“把诗,唱给你听”为宗旨,让“诗”与“歌”相结合,诗人作诗,然后由歌手谱曲演唱,将才情诗人与明星歌手两两组成“诗歌战队”进行PK,通过这种形式让诗歌重回大众视野,实现了文化、艺术、娱乐的完美融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研发的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经典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受到观众的热捧,收视率居高不下,甚至引发古典诗词品读热潮,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