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8-01-25 20:40梁凤彩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手工制作应对策略小学美术

梁凤彩

【摘 要】手工制作课是小学生特别乐于参与的一项美术活动,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个渠道。但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笔者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中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如预习中探知、讨论中探理、实践中探技、表演中探趣、评价中求进,以充分调动学生脑、眼、手等多种感官,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对手工制作类活动指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制作技巧层面的问题,更是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这类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材料收集的能力,掌握手工操作的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经验交流中、调查研究中、操作性劳动中获得直观的、真实的感受,并养成热爱劳动、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

以下就是我校开展手工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我校开展手工制作课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传统课堂教学是在解决教学上遇到的问题时,受到“教师为主、教材为主、课堂为主”的限制,学生就是被动接受者。教师根据制作步骤、方法在课堂上进行示范,而且做到熟练、准确。认为“讲解和示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就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可是教师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固定在一个由教师设定好的课堂中,所以学生的知识获取是固定的、吸收知识是被动的。因此,学生受到老师严格的限制,这种严格遵守使学生丧失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抑制了他们内心创造原动力,其实,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传统手工制作教学内容占比例大,学生创造力不高

在手工制作教学中,可以呈现多种学习成果,面对广泛的文化情境,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当前,我校低年级美术使用的是新教材,高年级的美术教材中仍然存在着传统手工制作教学内容,而且占的比例比较大。可是这个阶段是学生们创造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应该怎样教学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美術教师要了解孩子们创造力的特点,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要求。有关调查资料指出:在手工制作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创作活动是以学习知识和技能为前提,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大胆尝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一般表现为大胆的想象或者偶发的联想,偶有兴之所至,突发奇想,但很快又改变了,等到动手制作的时候,又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他们需要在教师不断指导下完成作品。由于学生受自身水平和课堂上的时间限制,学生的作品不一定是优秀的。所以,我们对学生创造力水平要客观地评价,更不能因此批评他们,而应该给他们鼓励:没关系、你能行、再试试看吧。让他们在重做的过程中提高创造的能力。

二、我校手工制作的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虽然,近几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手工制作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一则这样的事例:学生在进行手工创作过程中,往往是模仿书中的范作,完成的作品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有人这样评价:“学生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社会因素

人们已经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学员一幅作品的好坏,只要求学生画得“像”就可以,没有加强对孩子们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长期受着临摹教学的影响,创造性作业较少,只懂“依样画葫芦”。因此,创造性思维受到极大的压抑。

三、改进我校手工制作课堂教学的对策

几年来,我校利用手工制作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的同时,也尝试依托手工制作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手工制作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形式:折纸、剪纸、染纸、撕纸等。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手工制作工具简单,是学生直接用手操作,对具有可塑性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多种艺术作品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张纸经过折、翻、剪、贴就成了一件件生动可爱、形象夸张、富有趣味的作品。对这种诱人的手工制作方法,学生抱有浓厚的兴趣。笔者在长期的手工制作实践探索教学中积累了一点策略,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预习中探知

预习,不仅是为听新课做好充分的思想上、知识上的准备,而且是获得上新课的主动权。坚持预习,不仅让学生学习轻松起来,而且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术课的预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预习,有其特殊性,这是由美术学科的性质决定。美术课预习,不是简单去看一下课文(美术课本中内容极少,而学生只需要浏览一下即可),而是依据课文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某一方面去学习、去搜集、去研究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的资料,如文字信息、图片等。例如:《读书卡的设计》,学生认为读书,是快乐,而手工制作,是好玩。读书卡,就是读书和手工制作的“结合体”,并取它的精华,一举两得。因此,笔者除了要求他们准备好所有工具:彩色笔、剪刀、双面胶、卡纸、铅笔等外,制作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预习后设法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美丽材料,上课时把这些不同外形材料供大家参观、选用。这时,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露出想亲手制作一个读书卡的神情。果然在作业时,同学们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一个个令师生感到意外的精美读书卡,有些同学制作的读书卡还具有一些民族气息呢!endprint

每年端午节,番禺区都有赛龙舟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对龙舟制作方法的查找,分析龙舟制作的意义,理解“弯折”“剪开”“粘牢”“缝合”的含义,然后利用金属和其他材料制造龙舟。学生通过预习后,对龙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同时也培养了在“预习”中自觉探究新知识的好习惯。

(二)讨论中探理

这里的“理”就是指科学、合理。在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展开“讨论”,探索更合理、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教师授课得以升华;可以帮助学生们从多种角度,多个方面去思考。例如:有一天,笔者在公园捡到了几块大树皮,该树皮是黑褐色的,树皮表面肌理丰富。于是给全班同学观看,并提出一个新问题让学生讨论: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学马上说:“它犹如气势磅礴的山石、它像一块干裂的泥土、它像一条船……”教师组织他们以小组的形式继续商讨:手工制作的材料十分多样、千奇百怪,有些材料经过手工制作,可以提升为美的物品,有的可以带在身上作为装饰物,你们可以把它们变成美的东西吗?几分钟后有了多个方案:1. 把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树皮错落有致地贴在一块大木板上。2. 可以做几座陡峭的高山。3. 利用树叶贴在“山峰”上或“山崖”边,好像一棵棵松树,树上做几只小鸟。4. 把树皮修剪成一叶小舟让它荡漾在水面上。通过讨论,师生们都认为上述的做法是科学和合理的。于是师生一起动手,一幅以树皮做成的山水风景画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幅画构图合理,主题突出。它让我们懂得:开展讨论,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实践中探技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动手制作手工作品,在实践中掌握手工制作的技法。例如:《剪纸》一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小学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制作方法简单,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手工制作课堂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剪纸的机会。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传统的剪纸制作方法,主要有手撕、剪刀剪、刀刻三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一位男同学手拿着一张白纸,把它剪成一个正方形,折叠成若干层,然后剪刀在纸上转上几圈,展开后是一朵美丽的雪花,同学们觉得他技法熟练,纷纷向他学习。有的同学用手撕的方法制作小鱼;有的同学用刀刻的方法制作小鸟。教师把他们的作品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墙壁上,美化课室。手工制作就是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从中摸索、领悟,在实践中掌握手工制作的技法。剪纸可以让学生专心、安静;还可以训练学生手、眼、脑的协调,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动手和审美能力,推动剪纸艺术的发展。

(四)表演中探趣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增设学生上台“表演”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面具》一课是小学低年级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要求用旧报纸、布等环保材料进行装饰的一节手工制作课。学生根据主题,积极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快做完了面具,并戴在头上跃跃欲试(他们想第一个上台表演),大部分的学生仍处在认真的装饰之中……接下来的是面具表演,可以是个人,但更欢迎的是一个团队上台,孩子们在一片片欢呼声中欣然允诺。首先出场的是一位比较高大的男孩子,戴着圣诞老人的面具向我们走来,肩上挂着一双红袜子,里面装着神秘的礼物,怀里端着一个大盒子,在音乐的伴奏声中,他在同学们身边窜来窜去;接着出场的是唐僧师徒的表演,它们的面具采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尤其是猪八戒的造型,它的鼻子已占了整个面具的三分之二,师徒四人尽兴表演的动作和可笑的面具博得了观众们的哄堂大笑。个别后进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同样投入,同样表演得出色。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给学生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给学生们创设一个表演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了期待,让学生明白到想要参加表演,就必须学会制作面具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五)评价中求进

在手工制作课堂上巧妙地安排评价,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一般情况下,评价同学的作业更有价值,他们年龄、水平相近,便于学习。评价可以是课后、课前或者课堂中间进行。笔者比较喜欢组织学生在課堂中间对学生的手工作品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观看同学制作的整个过程,又可以学习同学好的制作方法,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调整。如果发现别人制作失败或者方法不正确,自己就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评价时心中有数。如:一年级《有趣的小吊饰》,在学生上交的作品中,笔者把相同主题的作品串在一起,挂在黑板上,学生一看,评价的兴趣就来了。有的学生指着一串鱼说:“我喜欢中间的那条最大的金鱼,它是第一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的,金鱼的尾巴是用五颜六色的卡纸撕出来贴上去的,我觉得这种方法好,既安全又美观。”有的学生指着一串车说:“这一串车我全部都喜欢,有警车、救护车、摩托车、单车等,它们是用布、报纸、旧车胎等不同材料做的,而且能把它们变废为宝。”评价让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实践证明,新课程的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让学生学中玩,让学生玩中学,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的注意力,促进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文英.小学低段美术手工课有效教学策略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

[2]罗雪梅.浅谈美术手工制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2).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工制作应对策略小学美术
高职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动手实践能力探究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