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2016年3月—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31∶24,年龄为64~91岁,平均年龄为(77.48±1.79)岁。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成抗生素给药组(n=55)和联合给药组(n=5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统计学检验分析(统计学软件:SPSS 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均接受抗生素静脉滴注药物治疗,将2 g头孢呋辛钠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每日给药2次。
在此基础上,55例联合给药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给药治疗,将5~10 mg地塞米松与500 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每日给药1次,并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5~30 mg,每日给药2次,持续给药1周。
观察并记录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肺功能各项指标。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及好转标准》评估治疗效果。显效:症状体征(喘息、咳嗽、心悸、发绀、水肿等)消失,病情明显减轻;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少,病情有所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未减少,病情加重[1]。
对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检验分析(统计学软件:SPSS 23.0),基础资料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症状体征改善效果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给药组中,显效为39例(70.91%),有效为14例(25.45%),无效为2例(3.64%),总有效率为96.36%;抗生素给药组中,显效为33例(60.00%),有效为13例(23.64%),无效为9例(16.36%),总有效率为83.64%。经过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 5,P=0.026 0<0.05)。
抗生素给药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联合给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s)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肺疾病长时间发展而来,患者病程均超过3年[2]。通常情况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经过检查能够发现,其管壁组织明显增厚,导致平滑肌出现痉挛的情况,支气管狭窄对分泌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使其过度亢进,造成患者痰液分泌量增多[3]。另外,大多数老年患者还不同程度的出现胸口发闷、喘气等症状,因此,临床治疗上须以抗感染、促排痰、改善机体缺氧等方面为主[4]。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较高,对老年患者气道感染具有较强的改善性作用[5]。然而,随着抗生素滥用情况的逐渐加剧,抗生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抗菌效果明显下降[6]。糖皮质激素对胸闷、气急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抗炎、抗休克,对免疫应答具有一定抑制性作用,其与抗生素联用能够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缓解其低氧症状[7-8]。
此次实验结果显示,联合给药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肺功能优于抗生素给药组患者,说明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利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及肺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与抗生素单一给药相比,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其肺功能得以恢复。
[1]万正兰,肖佩玉.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88-289.
[2]梁亚宁.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4例疗效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85-86.
[3]石波,崔惠芳,汤步阶,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49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186-187.
[4]王景艳.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抗生素治疗的疗效研究[J]. 当代医学,2016,22(25):135-136.
[5]冷剑辉,向琼红,寇玥婷,等.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1):163-164.
[6]邓永超.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北方药学,2017,14(4):37.
[7]刘志红. 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分析[J]. 药品评价,2016,13(19):53-55.
[8]李娟. 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