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微
道,方法也。微课虽微,但“微”亦有道。
传统的教学资源大多是以课时为单位开发,时间冗长,主题和特色不够突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以及可移动性等特点,正好迎合现代学生学习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不足,对我国现有教学改革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1.选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中提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在推进课改、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为最高目标,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微课的选题,应是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条件所限不易呈现的内容。
初中生物的知识点有很多,但是哪些适合作为微课的内容,确实需要好好斟酌。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当今世界,生物科技领域飞速发展,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经常接触到基因、DNA等生物学专业术语。作为中学生,知道一些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对于其了解生物学的动向、关注生物学的发展、激发其对生物学浓厚的兴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初中生来说,教材涉及的内容抽象而且理论性强,理解起来仍是难度较大,最终笔者选定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知识点。学生理解并会运用该知识点,不但可以解决灵活性强、思维度大的考题,也可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笔者认为该知识点有重点讲解的价值和必要性。
2.教学设计。
微课的本质是课,所以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需要和正常课程一样,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
图1 微课的制作流程
(1)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在本章第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刚刚接触到了DNA和基因,了解了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并明确了在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第二节是“基因控制性状”的内容,这是本单元的难点和重点。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遗传现象,但现象是熟知的,本质是抽象的,怎样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笔者针对这个学习内容制作了本节微课。
(2)三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学生能突破“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难点,能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遗传现象,比如子女的单、双眼皮等性状是如何通过遗传获得的,进而更好地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为今后学习遗传学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中,能逐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了解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体会逻辑思维的优势和益处,建立科学的现代化思想理念。
(3)重点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会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以贴近生活的问题串联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1:“我父母亲都是双眼皮,为什么我是单眼皮?”笔者将这个问题录制成一段有趣的学生视频,放在课程导入部分,并给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有趣地回答:“充话费送的呗!”贴近学生生活的对话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代入感。然后笔者列举一些常见的遗传学问题,导入本次微课的主题——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遗传现象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借此激发学生探索遗传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问题2:“我父亲是双眼皮,我母亲是单眼皮,我也是单眼皮,如果我再有一个弟弟妹妹,会是双眼皮吗?”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全面解析,当这个问题提出时,学生已经能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了。此时笔者的语速减慢,尽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利用画圈等各种标注指导学生找到解题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3:“如果父母都是单眼皮,子女会是双眼皮吗?”这是承上启下的问题。笔者将它放在了微课结尾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出课堂,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3.教学素材准备。
微课的课程设计基于内容和特点的多样性,素材准备也势必是多样的。本节微课的素材也很多,最终以PPT的形式呈现。首先,笔者根据平时学生反馈的常见问题设计好对白,两位学生进行表演,并用手机进行微视频录制,然后转换视频文件的格式插入到PPT中,并在后期配以字幕。为了适应微课特殊的形式需求,笔者又将课程设计中的简单教具二维化。
例如,将模拟染色体和基因关系的纸片模型绘制成图片插入到PPT中。
又例如,将模拟显、隐性基因的不透明彩色纸片和透明塑料片模型的模拟过程拍成多张照片,以定格动画形式插入到PPT中。此外,还使用了Photoshop和脸萌等软件,完成了PPT的制作。
4.录制、剪辑、加工和保存。
这四步使用的是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和耳麦。首先笔者按照三个问题,将微课分成三段进行录制。接着将三段视频接在一起,并进行精心剪辑,使之更加连贯流畅。然后按照需求加配字幕、音乐等效果。最后按要求格式进行保存。
5.反思。
佛山的胡铁生先生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笔者认为,微课虽微,微亦有道。设计一节微课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本。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回归生活是新课改的落脚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也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并回归生活。
(2)教学设计完整。微课的本质是课。微课既不是课堂教学的压缩版,也不是删减版,更不是某个课堂教学片段的节选版,而应该是具有课的特点,针对单个知识点,自成体系,以教师教为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节完整的课。
(3)教学内容精炼。一节微课一般有10分钟左右,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这就需要做到知识点的精选和课程设计的精简。本节微课的知识点,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是很多成年人感兴趣的话题,虽是难点,但可以保证在10分钟内讲解清楚。课程设计时为了使线索更清晰,从始至终只使用了单、双眼皮这一对相对性状来分析知识点,究其一点,讲精讲透,也贴合本微课的标题“我为什么是单眼皮”,做到“微”而精炼。
(4)内容设计有趣。本微课教学设计的初始,笔者就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即微课需比真实课堂更有趣、活泼、形象和简洁。换位思考下,学生平日在学校上课已经非常辛苦,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微课,如果课程设计不新颖,没有很强的趣味性,内容庞杂,画面单调,将很难吸引他们看完,甚至都不会点击观看。所以笔者认为趣味性是一节微课优秀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本节微课设计时,笔者特地请两位学生参与录制微视频,用三个从生活中提取的问题将全课串联起来,并自制简单教具,将拍成的一系列照片以定格动画的形式插入到PPT中,用来突破难点,还用脸萌软件绘制了课中人物的头像,效果十分明显,做到了“微”亦有趣。
除此以外,各个环节也都不能忽视。一堂优秀的微课,从选题、教学设计、素材准备、多媒体设计、讲稿设计等方面都要深思熟虑,做到恰到好处。通过巧妙构思和多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学习氛围。
但笔者的这节微课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体语速较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这也是笔者平时课堂教学的一个通病。可见,要想上好一节微课,首先要能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合理运用微课资源将使教师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提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
笔者做了一次简单的尝试,分别安排三个班的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使用这节微课,根据整体反馈来看,课前使用的效果较为理想。这是一个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的空间,而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后,主动发问和探索知识的天地。教学形式从以往的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新鲜的教学尝试不仅让学生兴奋不已,也让教师感到兴致高昂。
刘福成等老师也做过类似的尝试。他们将高中生物中“酶的特性”这一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课前观看,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刘老师将“细胞呼吸”的内容做成微课供学生课后复习使用,有效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中讲授知识点的理解。
这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尝试,要想真正推进教育改革,光靠几节微课是不够的。
尽管微课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平台,但现有的微课资源基本都是教师们独自研究并制作的,没有系统化的设计和编排。学生如果利用现有的微课资源进行学习,恐怕会缺乏系统性学习,不利于知识框架的构建。教师们精心制作的微课好比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如果没有系统化的串联和整合,只能是一盘散珠。如果能在教学大纲的引领下,设定一个主题,进行一个整体的教学设计,按照统一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将一系列微课按主题串联成一个个不同的微课程,并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则有可能在教改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教师在一线教学中继续探索和尝试。
三者同为新型视频教学形式,但各有特点并相互关联。一个微课程是由同一主题下的一系列微课组成的。微课具有课的特点,针对单个知识点,内容相对完整,一般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使用。而微视频针对知识点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内容简单且更加碎片化,用时更短,虽不能独立成课,但可以灵活插入到课堂教学或者微课教学中(如图2)。
互联网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巨大推力,同时也是教育变革的一大契机。微课、微视频、微课程等一系列“微亦有道”的新型教学形式正在不断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学理念,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这些新型教学形式将能更好地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另外,笔者认为微课不仅仅能运用于教学,它还有更加广阔的用途。比如它可以成为一个不受地域限制的教师教育教学的交流平台;此外,如果把它放到公共网络上供社会大众学习观看,也可以成为很好的科普平台。
图2 微课程、微课和微视频三者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