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富
【摘要】校园足球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初中校园足球建设面临着一些典型问题,如何有效加以破解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研究,以及学校五年的实践,认为农村初中校园足球建设存在的典型问题有资金、场地、师资、课时、训练时间、相关制度以及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园足球;建设;典型问题;对策
随着《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出台和各地“区长杯”的进行,校园足球越来越被学校重视。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地开展足球运动成为普及校园足球的重点;如何发展校园足球文化,普及学生的足球技能和意识,提高学生的比赛能力成为开展校园足球的难点。
一、××学校校园足球建设的基本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足球运动在学生中的普及率显著提升,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从2011年的5%上升到2015年的42.2%;参加过校园联赛的人数由2011年的1%上升到2015年的36.3%,呈显著上升状态;同时,校足球队在比赛中的名次也由2011年的区第五名上升到2015年的区第一名、市第二名。
二、校园足球建设呈现的典型问题
以××学校为例,校园足球建设呈现以下典型问题:
(1)资金、场地、师资等因素依然是制约足球在农村校园发展的瓶颈;
(2)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没有被高效利用;
(3)缺乏制度约束,校园足球活动不规范;
(4)文化内涵缺失,展示平台受阻。
三、校园足球建设典型问题的对策
(一)组织教师进修培训,逐年增加专项经费
××学校现有体育专职教师11人,足球专项教师2名,2011到2015年共组织了5次体育教师参与区级以上的足球专项培训,1人参加过国家级足球专项培训,3人参加过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培训。另外,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体育组外出考察。学校有400米标准田径场一块、室外篮球场三块、排球场两块、300平方米空地两块、体艺馆一座、足球100多个。用石灰线把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划分成4块7人制小型足球场,可以满足百人同时踢球;为便于足球教学,把篮球场、排球场和校园空地充分利用起来,这样就可以同时满足5个班的足球教学。从图1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5年××学校足球专项经费是逐年上升的。
(二)增加足球体育课时,提高练习比赛密度
2011年校园足球开展以来,随着学期足球总课时的增加,教学内容上,由单纯的技术教学深入到技战术教学。另外,阴雨天气,教师在室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足球视频,穿插讲解简易的足球规则。从图2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15年这3年的时间每学期足球课时数、学生足球课的练习密度和班级间的比赛次数有一个明显的增加。
(三)丰富课间活动内容,增加足球专项练习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教授研究表明,每天运动1小时工作7小时比连续工作8小时的效率高,这就是著名的“7+1>8”理论。经过早上2小时的紧张学习,大课间进行中等强度的愉快的足球专项练习,不仅可以缓解疲劳的大脑,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掌握足球技术,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2011-2012年学校的大课间为广播操和慢跑;2013年开始调整为足球操和素质练习;2014年至今实行“1+4模块”,即大课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体学生做足球操约8分钟,第二部分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对墙传接球,第二模块在空白场地三人三角传接球,第三模块在篮球场护栏内踢小型比赛,第四模块为身体素质练习。从周二到周五每天进行一个模块的轮流练习,每天各个模块同时进行用时约20分钟。通过合理高效的大课间练习,学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足球技能。
1.大课间第一部分:足球热身操。经过健美操专项教师设计,大课间足球操共8节,每节8个8拍,做两遍用时8分钟。足球热身操包括踩球、推拨球、推拉球、两脚之间运球、传球等技术动作。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下增强了球性,提高了控球能力(如图3)。
2.第二部分模块一:对墙传接球和两人传接球。近距离的对墙传球能较好地固定脚型,较快掌握脚内侧踢球的方法,并且不用捡球,通过对踢球力量的调节,同时可以练习停球和接球技术,培养球感。在对墙传接球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两人传接球。
3.第二部分模块二:三人三角传接球游戏。三人三角传接球游戏,通过传接球次数的积累游戏,考验了三人之间的默契配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三人小团体合作能力。传球队员要通过力量控制球速和方向,接球队员要快速判断球的速度、方向和落点,从而选择更佳的移动位置。
4.第二部分模块三:篮球场护栏内踢小型比赛。大课间最热闹的要数篮球场护栏内了,穿上鲜明的马甲,摆上标志桶,3-5人一组紧张有序的小型比赛在这里开始了,进攻和防守有模有样,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兴致勃勃,护栏上悬挂的红色横幅——“进攻赢得比赛,防守赢得冠军”——使比赛更加紧张。胜败顷刻间,小小的比赛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5.第二部分模块四:身体素质练习。任何体育运动都要以体能作为基础,何况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足球运动伴随着快速启动、奔跑、变向、急停等一系列的动作。三级蛙跳和立卧撑等身体素质的锻炼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使学生更轻松地完成足球比赛。
(四)重视制度建设,实现规范管理
1.从“无”到“有”,记载形式更新,实现课余训练规范化。2013年,××学校开始重视训练队的管理,从而改变了没有规范管理的局面。通过《课余校园足球训练记载本》实现定教师、定学生、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五定”纸质化记载(见图4)。“五定”即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教师和学生都要完成规定的足球训练任务并签名确认,一个记载本对教师和学生既是一种鞭策,又是一种约束,使课外训练更加紧凑、有序和规范。通过《足球队队员记载卡》详细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平时的德、智表现,从而实现对队员的有效管理(见表3、表4)。非纸质化记载记录学生的出勤和训练情况,纸质化记载卡和非纸质化记载约束了师生,规范了训练。endprint
2.从“二”到“五”,让校园足球名正言顺,落地生根。“成立‘一个校园足球推进办公室,组建‘一个业余教练团队,七年级每个班成立‘一个足球俱乐部(含名称和口号),每个俱乐部确定‘一名足球联络员,学生会成立一个‘金哨子裁判联盟。”教研会议上,校长的一句话给体育老师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校园足球推进办公室”是在校长室领导下合理分工促使校园足球正常运行的部门。“业余教练团队”即教工足球队中的教练业余负责所在班级俱乐部成员的足球指导。七年级每个班成立“一个足球俱乐部”,即以俱乐部模式参加年级联赛,俱乐部由领队、教练、队员、后勤、啦啦队等元素组成。“足球联络员”负责三联系:联系德育处(德育考评)、联系教务处(智育考评)、联系教练(技能考评)。“金哨子”裁判联盟负责全程比赛。2011年××学校校园足球仅有单一的两支足球队——学生足球队和教师足球队,逐步发展完善为今天的“五个一”校园足球工程,尤其是“校园足球推进办公室”的成立,真正让足球运动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见图5)。
(五)构建足球文化,打造足球品牌
足球文化的建设不仅需要足球竞赛的广泛开展,还需要对足球精神的认识和贯彻。学校通过开展足球运动来培养参与者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形式多样的足球文化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高学生足球文化素养,使不断超越的足球精神在学生群体中得到发扬,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养成、良好行为品格的培养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实施以赛育人,抓好“七联、八杯、九告别”。从2014年起,各年级采用三种不同的比赛办法。七年级采用跨度一学年的“校长杯”足球联赛(单循环),所有班级均以俱乐部形式参加,每个俱乐部的运动员由男女混合7-12人组成一支名单队伍,场上队员为7人(男5+女2)。俱乐部队员统一运动服(印俱乐部名称)和足球鞋,班级俱乐部利用横幅制作名称(如“雄鹰队”“梦之队”)和一句宣传语(如“合作无间,力斩群敌”“畅享绿茵场,草根也快乐”)参加比赛。
图6 七年级1-8班比赛积分表
八年级采用为期一个月的“校长杯”赛(单淘汰);九年级采用短暂两周的“生-生”“师-生”的告别赛(友谊赛)。首先,学生通过比赛能够认识到足球俱乐部和班级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集体。其次,经过反复比赛,学生能够将平时足球课上学的基本足球技术应用到比赛中,做到学以致用,将技术转化为技能,真正增强足球意识,提高足球能力。再次,以赛代练,以练促赛,逐渐促进“德、智、体三星球员”的成长,同时通过纪律检查和禁赛转化轻德轻智球员。
2.教师@家长,让足球切实走进学生生活圈。××学校现有教师160余人,喜欢踢球并经常参与足球讨论的占全校教师的30%。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校教师与学生家长微信朋友圈发图讨论足球达到数百次,2015年已经达到数千次。只要教师、家长热爱足球,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足球。微信“足球教师-家长朋友圈”拉近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达成了共识。学生在浓厚的足球氛围中开始关注足球,谈论足球。足球串联了学生生活,切实走进了学生生活圈。
3.引入社会赞助,积极与专业足球俱乐部结对。借助绿城专业足球俱乐部多次举办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机会,2011-2015年,学校队员积极参与并连续3年获得福特汽车和逸途自行车的队服赞助。比赛期间,学校与绿城专业足校达成定期交流结对协议,为他们输送有足球天赋的队员,他们定期派教练为××学校指导。
4.搭建多元平台,打通学生升学深造良性通道。每周更新一次校足球活动的最新动态,班级每学年举办一期关于足球活动的黑板报,学生每学年写一篇关于足球的征文,学校每年評选一次优秀门将和最佳射手,举办类似的活动为具有写作、绘画、运动天赋的各类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逐步改变以参加足球比赛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相关活动中。近两年,学生杨×、荀××、孙××、张××作为足球特长生分别被重高录取,陈××被绿城足校梯队录取。
经过五年的校园足球实践与探索,通过学校足球课教学、大课间足球活动、课余训练与比赛、校园足球制度和文化建设、与专业足校结对五大策略的改进,逐步提升了在校学生的足球兴趣和技能,完善了校园足球制度,丰富了校园足球文化。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获得了一些荣誉,并于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区初中唯一的一所“全国青少年足球试点学校”。
笔者认为农村初中校园足球建设不是一个教练带领几个队员踢了几场比赛拿了几个名次的运动,而是在以足球为载体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学生为主并促进其德、智发展的健康育人的集体运动。当然,任何一所学校的任何一种运动模式,都有其被借鉴和学习的一面,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学校能更好地开展足球运动。
【参考文献】
[1]卫国海.旋转的足球——创建学校足球特色文化的实践与研究[J].余杭教育,2011(09)
[2]姜身飞.上海市杨浦区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体院学院学报,2011.
[3]刘玉兰.学校足球活动开展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21(02):90-91.
[4]陈晨.杭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美】Muska Mosston,Sara Ashworth.体育教学风格[M].曾振豪,汪晓赞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董众鸣,柳志刚.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上海体育学学报,2015,39(04):90-94.
[7]侯学华,薛立,陈亚中,等.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06):111-114.
[8]刘世宏,陈海.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04):113-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