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飞
【摘 要】本文通过对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内容,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相结合、开展量化模块教学、精选案例以及提升校本教材实效性等角度入手,探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与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 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校本教材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B-004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校企合作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来说,基于校企合作进行校本教材建设,能够让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需求保持协调一致,从而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支持。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职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高度重视并科学引入校企合作模式,旨在推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与实践,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确保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能够满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促进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的强化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内容分析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致力于巩固学生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学生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从整体上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实训设备不充分,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操作中仅仅能够对简单专业内容进行训练,学生无法深入地巩固所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此种情况下,不利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中职学生计算机综合技能也得不到有效强化,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计算机实践操作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念被纳入中职学校建设体系。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的建设,需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多元要求出发,积极优化计算机专业课堂内容,将计算机专业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尤其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调整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确保二者对等,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将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以便有效巩固学生的中职计算机专业知识,并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
(一)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实践,要全面把握时代发展的整体形势,坚持与时俱进,将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将抽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推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業校本教材建设的顺利实现。通过分析可知,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计算机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尤其是并未将信息化知识融入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中,导致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成效并不理想。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多元化人才培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校企合作理念的支持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对教材中的落后内容进行及时删除或修改,并运用信息技术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源的作用,将计算机专业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吸收和内化,这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比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在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进行建设时,要全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并将其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相结合,明确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基础性校本教材,其中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Word 文字处理系统、Excel 电子表格、PowerPoint 演示文稿与计算机网络知识,共计六大部分。在校企合作理念下,需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引入教学实例,并在每章节之后设计操作练习,以凸显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实用性,便于学生将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兼备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技能,确保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的建设能够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服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实施量化模块教学。在校企合作理念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的建设,要科学制订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量化模块教学,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首先,教师要立足于校企合作理念,围绕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划定具体模块,确保模块化教学内容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需求高度适宜,通过量化模块教学形式来推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开展。其次,要将模块化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序地展现出来,体现计算机操作流程,确保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教材知识的同时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专业工作流程,便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侧重点地参与到计算机专业学习活动中。再次,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等有所不同,中职学校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科学设计计算机专业项目主题,科学分层,逐层深入,促进计算机专业知识点合理渗透,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最后,教师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结合计算机专业教学需求对教材知识进行分类,以技能作为划分依据,通过项目板块的形式,将计算机专业教材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计多个学习单元,将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模块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效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比如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中,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划分为三个模块:一是平面设计模块,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操作软件来进行设计;二是办公应用模块,主要培养办公室文员、电脑销售员以及计算机维修工等;三是网络管理模块,目的在于培养网络管理维护方面的技术型人才。通过对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进行模块划分,便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结合人才培养需求选用教材,从而全面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学成效。
(三)精选案例,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量化模块教学的基础上,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要科学选择专业教学案例,确保所选择案例与计算机专业教材中的模块知识相对应,从而将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实践有效结合,为学生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的强化提供有利条件。首先,在校企合作理念下,教师要精选案例,尤其是现实生活实例的引入,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生活化体验,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中职计算机专业学习过程中。其次,通过案例引入,在学生阅读、观察、分析与理解的过程中巩固学生所学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且为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供优良空间,确保中职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比如可以将现实工作常用的操作案例引入教材中,包括制作个人简历、范围、课程表、年终奖报表等,这些都是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应当对其进行科学设计和开发利用,以促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四)立足校企合作,增强校本教材的实效性。基于校企合作理念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首先要全面把握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多元要求,增进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沟通,保证校本教材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强校内实践,并积极开展企业实训,从而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促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要科学利用校外实训资源并将其融入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中,丰富和优化校本教材内容。比如中职学校可与企业开展交流合作,采取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带领中职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工作岗位职责,熟悉企业人际关系,在相应岗位“师傅”的带领下,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促使学生将所学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并学会如何去解决突发问题,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设,要全面把握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需求,科学制订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推进校本教材建设,开展计算机专业量化模块教学,提升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的实效性,满足新课改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需求,从而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艳莹.开发应用技术大学校本教材的可行性分析[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2)
[2]徐 萍,刘宏伟.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3]刘 磊,孟 洁.职业院校校本教材非理性开发的实践反思[J].职教论坛,2016(25)
[4]宁 蒙.中职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建設思路与实践[J].职业,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