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翠
[摘 要]近年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知识走进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初中生物的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生物;光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900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都需要做出转变。近年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从营造生活化教学的氛围、建立知识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强化生活化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水平。现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教学为例谈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生活化教学,需要生物教师积极去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会积极融入教学当中,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同时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学习生物知识,而是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索。
为了更好地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我在上“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时,首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合作用,那么生活中哪些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呢?”学生积极从生活中去寻找,从而发现树木、花草、小麦、玉米等均可进行光合作用。接着,我又问学生:“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我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植物都有葉子,它们叶子的颜色都是绿色的。”“它们可以生成有机物。”然后,我继续问学生:“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依靠哪些条件来产生呢?”我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把各自的看法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发现光合作用的条件为光照、水分、土壤营养、无机物CO2。接着,我让学生结合课本,验证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生这个时候带着问题去看课本,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索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生活化教学氛围得到了很好地营造,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生活化教学,需要生物教师积极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这样,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才会更具主动性,才能充分提高自身对知识的认知度。
二、建立知识同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生应带着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来学习知识,这样对知识的应用才不会局限在课本上,而是延伸到课外、到生活中。同时,建立知识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充分地认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我提问学生:“谁能列举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学生很快就列出了光合作用的表达式:6CO2+6H2O光照、叶绿素C6H12O6+6O2。我询问学生:“在设施蔬菜中,如果碰到一个月的雾霾天气,怎样更好地确保蔬菜生长呢?”学生答道:“可以在大棚里悬挂补光灯来弥补光照的不足。”我询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学生结合光合作用表达式来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需要补充光源来促进光合作用。
接着,我再问学生:“光合作用分为哪两个阶段?”学生答道:“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我让学生解释这两个阶段的作用。学生告诉我:“光反应阶段是将光能转化成ATP、NADPH,暗反应阶段是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这时,我问学生:“在设施蔬菜中,大量补充CO2会影响哪个反应阶段呢?”学生参照暗反应光合作用的表达式“CO2+[H]→(CH2O)+H2O”说出了大量补充CO2会影响暗反应阶段。最后,我继续追问以拓展学生的眼界:“新疆地区的哈密瓜比其他地区的都要甜,是什么原因呢?”并提示学生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最后给出答案:白天该地光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占据优势;而晚上温度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产物消耗少。糖分因此得到充分地积累,所以该地的哈密瓜比其他地区都要甜。这时,我进行小结:“生物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它可以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建立生物知识同生活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强化生活化实验教学
学生在充分学习知识以后,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知识的正确性。通过进行生物实验,可满足这一需求,同时我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融入生物实验。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我通常会给学生演示实验以验证知识。我首先在密闭的玻璃罩中点燃酒精灯,然后提问:“酒精灯在玻璃罩中是否可以长时间燃烧呢?”学生答道:“不可以。”我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回答的正确性。然后,我在玻璃罩中放入一盆绿萝,重复以上实验并提问:“这次,酒精灯燃烧的时间和上次比,谁的更长呢?”学生答道:“这次燃烧时间长。”通过实验验证,发现果然如此,我让学生分析原因,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生成氧气,可以让该环境的氧气含量降低速度更慢些”做出回答。这时,我告诉学生:“通过肉眼虽然看不清光合作用的过程,但是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该过程的存在,大家会发现许多的生物知识和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至此,学生通过清晰、明了的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的存在,并且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认识到生物知识存在于生活当中。同时,通过实验还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励学生不断去探究生物学的奥秘。
生活化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寻找知识和应用知识。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真正对生物学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综上可知,生物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课堂,在课堂中探索知识的奥秘,在生活中发现知识的身影。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更为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建立生物知识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强化生活化实验教学等工作,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杨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2]张耀方.初中生物生活化作业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王金萍.优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施方法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