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微课优化高中历史课前预习

2018-01-23 07:12林小凤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预习学科素养高中历史

林小凤

[摘 要]预习是主动学习能力的积极体现。教师可以微课为手段,明确预习的目的,利用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和扩展素材,有的放矢地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设计制作和收集具有层次性的预习微课,准确高效地与课堂教学对接,优化课前预习,逐步实现通过微课提高高中生预习历史的自觉性,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微课;预习;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7903

学校教育教学除了利用课堂主阵地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知识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预习就是主动学习能力的一种积极体现。《礼记·中庸》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主动预习中获取的知识,得出的感悟,有时候比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中所获得的更真切和有效。

2016年版高中历史新课标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了这些界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历史学习中,高中学生认知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良好的预习习惯、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知识缺陷,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但目前,因历史学科预习普遍没有明显的针对性,任务安排刻板而简单划一,学生基本没有积极的兴趣,多数预习还停留于形式,学生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轻言放弃,预习难监管,实效难体现。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它按照认知规律,运用信息技术和视频展示知识。微课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语言简洁、知识碎片化,课程中的知识重难点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都可以成为微课的资源。观看和学习微课灵活方便,利用手机、电脑、MP4都可以随时随地依据自身需要观看。微课作为支持线上与线下多种学习方式的多媒体课程资源,作为一种时间短、负担轻、内容少、易理解、可反复学习的新型学习手段,已在课堂外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接受和欢迎。因此,充分利用微课,借助网络,指导学生提高预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达到预习的效果,是具有较大的实施可能的。日积月累地观看预习微课,能为学生的学科素养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基础。本文,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课《蒸汽的力量》为例,谈谈如何应用微課优化高中历史课前预习。

一、明确预习的目的,收集和制作层次化的预习微课课例群

目前,各种微课资源已经很丰富,例如,在优酷中简单输入“工业革命微课”,至少有10分钟内的微课视频30个;在百度中输入“工业革命微课”,跳出相关链接10800多条。收集微课资源时,教师可以将冗长或者讲述笼统的微课果断放弃。取舍中宜精不宜多,宜选择一例微课对某知识点进行解释。取舍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还要考虑到具体的课时安排。在此原则上,整合和制作时,要准确把握学生预习阶段必须了解的史实或基础概念;思考哪些是在课堂学习中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需不需要放在学生预习阶段;思考是否需要简单的试题来体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明确哪些知识点需要用微课预习去“补救”,哪些知识点需要利用微课预习去“超越”。

收集和制作预习微课还要基于学情,教师设计的微课或收集到的微课资源,其讲解的内容要关注到本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整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应体现出层次性,就像剥茧抽丝,使微课具有吸引力。过于简单的史实陈述预习微课无法引发思考,学生只蜻蜓点水,看过即忘,毫无收获;基于掌握基础知识并进行应用的微课适合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对于普通学生也没有吸引力。

以《蒸汽的力量》为例,课标要求为:知道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列举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火车、轮船等重大发明;了解工厂制度的出现和影响,认识到工业革命逐渐促成以欧洲美洲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以此为基点,依据重难点的分析,本课的预习内容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包含工业革命的定义、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等等。教师制作和收集的微课就成为本课例的预习微课群。

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发明等内容属于“知道”和“列举”层次,高中学生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阅读书本完成。而工厂制、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等属于“理解”和“认识”层次,部分学习能力及知识基础弱的学生依靠书本讲授的知识无法解决自身的思维困惑。如工业革命中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其定义的理解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应用,这就属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微课能够把握的。因此,教师设计《蒸汽的力量——工业革命的定义》预习微课时,应尽量由浅入深,微课中首先抛出工业革命的传统定义,将基本框架展示给学生,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培养。然后对工业革命的关键词进行提炼。为了加强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感悟和运用,预习微课创设了一个历史情境:一位手工工场主在18世纪中期参加第一届世博会后,对其工场生产效率、生产方式、劳动方式及手段进行适应时代的改变。情境设置是历史教学的手段之一,合理设置于预习微课中的历史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对课堂是良好的辅助。

创建知识片段化预习微课群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预习程度自助化、个性化学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作出指导和要求。如本课例,要求学生观看“工业革命的定义”“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等名词类的内容,同时,布置思考题,如:请结合视频思考,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教师只要引导及时,就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翻转课堂”,对历史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二、准确定位预习微课,在高效对接课堂的前提下优化课前预习

1.有的放矢,微课内容是书本知识的提炼

以《蒸汽的力量》为例,本章节名词很多,内容繁杂,如果都利用课堂将它讲解完整,将严重影响课堂进度,而本章节又是承上启下的主要章节,如果只是点到即止,将影响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整体认识、理解和运用。endprint

因此应将知识片段化,教师可针对重点名词制作预习微课。如工业革命的定义,人教版书本中对工业革命的概念没有具体阐述,传统课堂因课时因素,基本上只能点到即止。如果学生仅依据书本内容去理解工业革命,就无法构建工业革命的整体框架。在微课中,我们就可以对工业革命的几个要素“机器取代人力,手工工场和工厂,手工劳动和机器生产”作深入浅出的论述,可以从劳动力、劳动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角度小结工业革命产生的理论条件。在学生理解后,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提问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师可以这么提问:在你理解工业革命的定义后,你可以解释一下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就可以找到合适的角度,利用预习微课中的知识点,顺利地找到答案。

2.以学定教,预习微课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一节课的PPT制作成微课,实际上只是对课堂的简单重复,无法引发学生预习的欲望,而学生对课程内容感觉已经理解了,就不会重视课堂上的讲解和思考,得不偿失。

书本已经详细介绍的,学生凭借现有认知水平可以较为轻松得到答案的,也不建议使用微课,如《蒸汽的力量》这节课,书本中对于该工业革命的背景、各项发明作了较好的解释和说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阅读和学习的进度,自主完成简单的归纳,设计这些内容的微课给学生观看反而会占用学生的时间,看似学生做了预习,但对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

3.灵动在线,预习微课可以是本节课重点、难点的拓展

《蒸汽的力量》这节课,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对于工业革命的多方面影响,每一项单列出来都可以讲授一课时。但就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这么深的讲解可能反而产生反效应。此时,利用预习微课可以起到较好的补充或“超越”作用。

预习微课在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处理上,可以多角度较完整地展示这一块内容,而后得出结论:“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曾有这样的表述:工业革命是一次包括政治、經济、文化一切在内的社会上的全面巨大的变革。”考虑到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这一部分的预习微课可以将教师课堂重点分析的内容以纲要的形式扼要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有时间,还可以设计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历史事件的微课,比如,同样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归纳,也可以从对英国国内和世界(主要是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影响角度归纳,还可以从文明史发展的多样性角度去分析。学生将生动而全面地观察到历史,在不同的史观下去理解和感悟历史,启发学生在预习知识点后对难点知识的认知,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整体素养的目的。

4.学练结合,试题讲解式微课能够引发学生思维

预习微课可以针对本节课一些经典的试题或史料进行简短的讲解,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如,2015年文综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1题:“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本题虽是高考题,但是与《蒸汽的力量》这节课的几个关键词“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等内容都有关系,可选取本节课相关知识点作为要素进行论证和分析。试题讲解式的微课,既可以用于预习,也可以用于复习。为了达到预习的效果,教师还可以运用同类型归纳等方法,将类型相似的主观题或非主观题进行同类讲解。学生在自主选择观看和预习时,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较好地培养其文科素养,为学生进入关键学段的文理选择提供引导。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对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长远的规划,在这个大环境下,各地都在探索微课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探讨微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利用微课强化学生的预习行为,让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预先了解知识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秀的高中历史预习微课基于学情,基于课程标准,辅助了课堂教学,强化了学习行为。日积月累,学生的历史知识、学科能力、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提升。教师利用班级QQ群、学科微信群、校园网,将制作和收集到的微课上传,及时创建预习微课群,也可以作为今后学生需要时的复习资料,很大程度上实践了“翻转课堂”,对传统历史课堂是一种冲击,而在冲击与碰撞中必然实现传统历史课堂的突破。

[ 参 考 文 献 ]

[1]李小萍.微课设计也要大视野[J].中学历史,2015(3).

[2]李靖.微课促进教学模式变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6).

[3]何成刚,苏峰,沈为慧.史学阅读与教学立意[J].中学历史,2015(4).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周侯辰)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习学科素养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