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欲望

2018-01-23 06:41陆胜宝梁成仿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农村小学生心理特点

陆胜宝+梁成仿

【摘要】本文从农村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论述影响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欲望的成因,并提出激发学生口语表达欲望的应对策略,使农村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想说、乐说、善说,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心理特点 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A-0052-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为迫切。近年来,我们课题组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各学段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不够强烈。例如对于调查问卷中“课堂上,你发表自己的见解吗?”这一问题,“经常发表”选项低年级占48.8%,中年级占15.3%,高年级仅占2%。这种现状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将立足于农村小学生心理特点,对影响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欲望的成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影响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欲望的成因

我们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影响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欲望的成因主要有:

(一)受方言影响不敢说

教育部门规定,在课堂中应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而本地区大部分小学生受方言的影响,还没有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问卷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在课外、校外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仅占23%;在课堂上能使用普通话表达个人见解的仅占63.6%。由于受方言的影响,他们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语言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以及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z、c、s、g、k、h与j、q、x分不清、读不准。许多学生把翘舌音发成平舌音,如把“吃饭”读成cī fàn,把“猪肉”读成zū ròu;把前鼻音发成后鼻音,如把“慎”读作shèng;当j、q、x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时,读成z、c、s等,如把“家”读成zā。此外,他们在讲普通话时经常夹带一些方言词,如把“喜欢”说成“中意”等。他们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往往要先在脑海里把方言转换成普通话,很费力,表达也不能随心所欲,偶尔还闹出一些笑话,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可见,方言影响是农村小学生口語表达训练时不敢说的原因之一。

(二)自身心理障碍不愿说

调查问卷中有这么一组数据:课堂上不愿意发表见解的学生中,20.3%的学生担心被老师否定或批评,51.4%的学生担心答错了被同学嘲笑,61.4%的学生心情紧张,18.5%的学生是不想表现自己。可见,课堂上学生不愿说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存在心理障碍。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没有心理负担,口语表达欲望强烈,在课堂上往往都是抢着发言,不担心说错、说漏、说不好,所以课堂上的口语表达状况比较理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产生害羞、自卑、恐惧的心理,个性差异及表达水平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表达欲望也越来越低。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都会积极思考,但往往都是选择沉默等待答案公布。知道答案的学生大多认为心里会就行了,从而错失了展现自我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部分学生犹豫不决,欲言又止,当被老师指名回答时就心情紧张,思维短路。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表达出错受到老师的否定或批评,或者受到同学的嘲笑。一旦他们的自信心遭受过这样的打击,对口语表达更加感到恐惧和自卑。因此,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愈发担心说不好而不愿意说。

(三)词汇量、阅读量少不会说

词汇量、阅读量的多少是影响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调查问卷中,有73.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帮助,但50.9%的学生不会说、说不好的原因是“积累太少”;在调查学生一个学期看多少本课外书时,“一本都不看”的学生占17.1%,“1—5本”的学生仅占32.9%。可见农村小学生词汇量、阅读量是偏少的。知识面的狭窄、词汇的匮乏、学到的语文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导致他们在口语表达时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会说,表达时出现缺乏条理、东拉西扯、用词单一、重复啰嗦、词不达意等现象,因而失去表达信心。

二、激发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欲望的策略

针对上述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出现的问题,我们课题组认真分析成因,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我们立足于学生心理特点,就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欲望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汉语拼音教学,减少方言影响

在方言地区,要减少方言对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汉语拼音教学,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规范发音。

我们课题组对本地区方言进行了专题研究,找出了本地方言对说普通话影响最大的几个成因。找到成因后,我们把常见的错例汇编成小册子,分发到本校语文老师的手上,让语文老师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注意利用汉语拼音引导学生规范发音,让学生明白普通话的发音规律,逐步了解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语音、语汇、语法的联系与差别,尽量减少方言对口语表达的影响。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专门安排普通话说得最好的语文老师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因为小学一年级是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阶段,也是帮助孩子减少方言影响、规范发音的一个重要阶段。笔者教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时,在减少方言影响上下了一番功夫。当孩子出现发音不准、发音不清等情况时,笔者没有责备他们,而是耐心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正音;当孩子出现夹带方言词、用词不当时,笔者及时纠正;当孩子有了点滴的进步,笔者及时地给予鼓励。尽量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开口说话。此外,笔者还注意让学生认识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规范性,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endprint

(二)消除障碍,激发兴趣

为什么大部分孩子在和关系亲密的亲人和伙伴交流时能无拘无束、口若悬河,但是一到课堂提问时就“怯场”呢?笔者认为,让学生愿意开口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首先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才能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敢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笔者的做法是:走下讲台,和孩子亦师亦友。如笔者在《接待客人》口语交际教学中,不是单纯地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教学,而是亲自扮演妈妈,和孩子分角色表演如何接待客人。表演过程中,笔者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接待客人要注意的细节,通过师生同台表演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表演后,笔者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家是如何接待客人的。这样一来,学生想不开口说话都难了。

其次,要让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果学生经常受到口语表达失败的打击,遭受老师的否定和批评、同学的冷嘲热讽,就会对口语表达产生恐惧、自卑的心理。为此,笔者的做法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不同难度的训练,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例如,笔者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促销团队,把最简单的问题“你们团队要推销什么新型玻璃?”留给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把“你们团队要推销的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留给口语表达能力中等的学生,把难度较大的问题“你们团队还计划发明什么新型玻璃?”留给口语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跳一跳,都可以摘到苹果”。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变自信了,心理障碍也就慢慢地消除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表达的欲望,都能得到充分的口语表达训练。

第三,老师的鼓励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灵丹妙药。其实小学生在课堂上是最愛表现自己的,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与肯定。但是,如果他们受过老师直接的否定或者批评,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积极性就会被打消,口语表达欲望就会逐渐降低,甚至不愿意张口回答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鼓励学生,让他们增强自信,在他们回答错误时不要直接否定,应当耐心地引导,不能冷嘲热讽。

在教学《七色花》时,笔者让学生尝试续说课文,想象:“假如你也有一朵七色花,用它做些什么?”一名学生说:“假如我也有一朵七色花,用它换一台手机。”这名学生话音刚落就引起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因为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用手机玩游戏。笔者先严肃地对嘲笑他人的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的发言,然后鼓励和引导这名学生:“你的父母在广东务工,你有手机了会做些什么?”那孩子接着讲了用手机和父母请教生活、学习问题,查找学习资料等。这样学生就会完全放下心理包袱,争先恐后地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了。

(三)丰富阅读量,给学生表达“底气”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丰富学生词汇量、阅读量,学生才会有表达的“底气”,表达欲望才会强烈。

我校的主要做法是抓好每学期的两个评选和三个比赛,即“积累小能手”“阅读之星”评选和演讲比赛、辩论赛、讲故事比赛,以评选和比赛促使学生丰富词汇量、阅读量,积累表达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人手准备一本摘抄本。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定期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篇目或书籍,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把课内外学到的好词佳句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谚语、对联、歇后语等摘抄下来,平时加以熟读、记忆。笔者每周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定期检查,给学生积累和读书情况评分,期末组织积分较高的学生参加学校“积累小能手”“阅读之星”评选。奖勤促懒的策略使学生养成了积累语言的习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今年我镇“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演讲比赛中,笔者在班级中组织开展了预赛,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引用好词佳句、名言警句,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的机会,其中一名孩子过关斩将,获得了镇级演讲比赛一等奖。

总之,激发学生口语表达欲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农村小学生心理特点,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大胆探索,这样才会找到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有效方法。只有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和指导,才能改变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张口结舌、语无伦次的局面,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想说、乐说、善说,从而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责编 秦越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农村小学生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