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3 00:28陈桂军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变革信息技术应用

陈桂军

【摘要】本文以我们的课堂是否需要信息技术、需要哪些信息技术以及如何评价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三个问题为切入点,论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支架;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实现用数据评价学习过程和效果;充分领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质与精髓。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教育变革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A-0009-0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它正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带给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又要积极面对当今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在课堂教学中要不要使用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从哪些方面去考虑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程度一直是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笔者将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信息技术吗?

随着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设备进入课堂,很多教师上课时不再板书了,电脑课件一页接一页地不停展示下去;也有不少教师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大作用,一位专家在考察完某所学校时说道:“看到现在的学校每间教室里都安装了互动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这是好的事情。但是看到有的教师只会把白板当黑板用觉得很心痛!如果我们只是把电子白板当成黑板来使用,就是换汤不换药。”我们也一直在告诫教师:信息技术不是这样用的。

2010年,一位山区的语文教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用了一个视频短片介绍我国伟大的长城,精彩的视频让孩子们直观地体会到了长城的宏伟壮观。2012年,一位生物教师在教学《蜗牛的牙齿》时,使用了先进的3D技术,精细的虚拟化3D演示让孩子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时代在变迁,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我们现在可以展示原来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呈现的东西。于是,我们在当代的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所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要不要用的问题,而是怎么用好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需要哪些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对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移动终端、云计算、物联网、3D、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用开辟了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和泛在学习的新方向。其中以云计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交互式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开辟了互动体验和探究学习的新方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运用为科学地判断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能力水平创建了全新的评价模式。美国的一个教育研究科研机构认为:21世纪五大改变未来教室的技术包括虚拟现实、3D打印、云技术、生物识别、全息投影。这些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必将给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三、如何评价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程度?

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一定要与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科思想和基本课程经验相结合。于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地、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

就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能否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设备,是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考核项目。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对教师的要求:一是要了解教与学适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及工具类型,熟练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及工具;二是要从多种合法途径获得教学与管理适用的资源及平台,并能根據需要进行选择、修改、构建;三是要在不同的设备、工具与平台之间,流畅地转换和衔接;四是要对新媒体、新技术和新应用敏感,具备自学能力;五是要具有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的意识,并能指导学生的行为。

(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提高要求

这里的提高要求是指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包括把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支架;应用技术支持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和应用数据对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1.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支架

运用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手段呈现的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的效果。在课堂上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轻松地突破知识重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教师往往是通过不断地分析、不断地讲解、不断地练习来进行的。若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成问题场景或探究主题,直观形象地展示给每一个孩子,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地完成了知识的构建,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解决了重难点的教学。例如,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教学、用几何画板实现函数图象的规律探究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方便了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2.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师生之间双向交流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认知交流和情感交流,可以说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是成功教学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类似于QQ、微信等网络交互平台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将知识讲解、沟通互动和创新实践等各个方面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教学中就需要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作业管理、互动答疑、创新实践等。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师生之间双向交流互动,优化了传统课堂中“一问一答”“一问都答”简单模式,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辅助。

3.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用数据评价学习过程和效果

从传统课堂到信息化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如将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课堂练习的情况等作为对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评价方式并没有发挥过程性评价的真正作用,教师没法及时了解每一个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后,教师能更简单快速地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判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以及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帮助。运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能方便地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引发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增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从传统课堂到多媒体课堂,再到互动式课堂和探究式课堂,最后到智慧课堂,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参与无处不在。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再造教学流程和重建教学结构,实现课堂变革和创新。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支架,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用数据评价学习过程和效果,充分领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质与精髓,在探索中不断地思考如何用信息技术上好一节课。

(责编 刘小瑗)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变革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MOOC时代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