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慧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1.1.1 自然条件
哈剌和林遗址位于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220千米的前杭爱省北流的鄂尔浑河右岸平原上。《元史》卷五十八《地理一》记载:“和宁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1]哈剌和林城西部有哈剌和林河,由此而得名。哈剌和林城位于平原地带,除城东外,哈剌和林城外其他三面都有可供耕种的平原。城址西邻杭爱山脉且濒临鄂尔浑河。鄂尔浑河支流众多,河谷地带延伸得非常广阔,所以该地区土壤肥沃、水草丰美。杭爱山脉地区出产花岗石、矿铁、煤炭、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2]。这些资源不仅可以用来制造武器,还为城市提供了必备的建筑材料。正是因为这些优良的自然条件,鄂尔浑河流域向来是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地区。哈剌和林城正处于这一地区,蒙古统治者将自己的都城建在了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可谓一大重要原因。
1.1.2 社会条件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能让一个游牧民族的统治集团定居下来,建立自己所属的都城,除了当地固有的自然条件外,还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
“太宗六年甲午,灭金,得中原州郡”[3],蒙古族的统治版图进一步扩大。并且在“七年乙未,下诏籍民,自燕京、顺天等三十六路,户八十七万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万四千九百七十五”,说明在太宗统治初期蒙古帝国的辖境以及人口数量都有很大增长。因为蒙古族版图的扩大以及人口的增加,为了更好地管理,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政权机构。而哈剌和林城位于蒙古帝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在成吉思汗时期已经得到建造与发展,在这个地区建立都城自然是一个好的选择。
哈剌和林城及其内部宫殿建筑有汉族与北方草原民族两种建筑风格。哈剌和林城分为两个部分:外城与宫城。
外城平面为不规则形,四面城墙各有一门,城内建筑多位于南部。南北城垣长约1500米,东西城垣宽580~1120米[4]。宫城也就是窝阔台时期兴建的万安宫,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长约255米,宽220~255米,保存状况较差,为黄土版筑而成。宫殿周围有一座方形院落遗址,院落四周有围墙环绕,这个围墙的长、宽明显小于宫城的围墙。哈剌和林城的这种双重城垣特征体现了其吸收了汉唐以来传统都城的防御模式,但如此不规则的城墙形状与走向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建筑特征[5]。不仅仅是围墙的形状,其他方面也可看出游牧民族自身的建筑风格。
《马可·波罗纪行》载,哈剌和林“城周围环以土墙,辟四门。东门售粟及种种谷食,然其数不多。西门售绵羊及山羊,南门售牛及车,北门售马”。从中可以看出哈剌和林城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牲畜贸易市场,而粮食作物较少,这是北方游牧民族经济以及生活方式在都城规划上的体现。在哈剌和林万安宫建筑群中,万安宫周围环绕着四座圆形台基。根据文献记载推断,万安宫周围的四座圆形建筑应是大汗兄弟、诸子和宗王的住宅[6]。圆形台基是搭建蒙古包的基台。游牧民族虽然接受了定居的方式,但是其在都城的规划上还是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因此,哈剌和林城虽吸收了汉唐以来双重城墙的防御模式,但仍是游牧文化的集大成之建筑。
成吉思汗统治期间,为了稳定政权以及扩大版图,经常与外敌作战。哈剌和林城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修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哈剌和林所在地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大量的军需兵器。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哈剌和林地区就是生产武器和其他装备的中心[7],是为成吉思汗的大军提供装备的工匠(如冶炼工、铸炮工)的集聚地。可以说,哈剌和林城在这个时期就是一个军事补给站,其政治地位还并不突出。
窝阔台汗统治期间,定都于哈剌和林,该城成为了强大的蒙古帝国的王庭。窝阔台汗在位期间,在哈剌和林城大兴土木的情况得到了考古证实:“在时代为13世纪中叶的文化层中我们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残迹。”窝阔台在哈剌和林城大兴土木,将其建造为都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成吉思汗统治时期,在战争中掠夺了大量的汉人工匠和技师。
在窝阔台汗统治时期,哈剌和林城成为王庭的所在地。拉施特对此有如下描述:“可汗使它成为极美好的皇宫。接着它又下令,命他的兄弟、儿子以及他身边的其他宗王们,都在宫殿的四周建立华丽的住宅。”[8]由此更加证实了哈剌和林成为蒙古帝国的中心地位是在窝阔台时代建立的。不但在此建立了都城,更加强了通信与防御。
窝阔台时代,哈剌和林城不但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经济上也有较大的发展。这期间采取了很多行政管理的举措来增加国库的收入,其中一项主要的来源是商业税。这说明在这一时期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哈剌和林城也由此成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在哈剌和林的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钱币,而且在其遗物中出土的有铜镜、银器、瓷器和丝织品[9]。这些都证实了哈剌和林城在当时不仅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工商业中心。
蒙哥继位后,他的京城就设立在哈剌和林境内。及至忽必烈时代,他于1260年在开平称帝。开平是忽必烈按照自己的意愿修建的一座城市,远离哈剌和林城。并且在至元九年(1272)迁都大都,也就是现今的北京。哈剌和林城从此失去了都城的政治地位,仅仅作为岭北行省的治所而存在。关于忽必烈迁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忽必烈攻打阿里不哥这场战役中,忽必烈采用各种方式对于阿里不哥所在的王庭(哈剌和林)进行围攻,对哈剌和林城内的基础设施都是有所破坏的。虽然战争最后以忽必烈的胜利告终,但阿里不哥已经在哈剌和林地区宣告即位,再将此作为首都,有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故忽必烈选择迁都。二是因为哈剌和林地区虽然有优越的地理优势,但其已不适应忽必烈称霸世界的宏伟志向。忽必烈迁都是为了更大的野心,做好称霸世界的准备。
哈剌和林城在忽必烈时代虽丧失了首都的地位,但仍然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再次遭到破坏是在铁穆耳(忽必烈之孙)与杜瓦王子的战争中,杜瓦王子洗劫了哈剌和林城。而随着明军攻入蒙古草原,毁坏了哈剌和林城,这座蒙古帝国的首都就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了。
哈剌和林城作为蒙古帝国的首座首都,在游牧民族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建立、繁荣与衰落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作为文化遗产,哈剌和林城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信息,其呈现出的是浓郁的草原游牧文明特点,是游牧到定居跨越出的第一步。哈剌和林城的地位变化并不仅仅是一座都城的由盛到衰,而是蒙古帝国的奋斗与扩张史。因为稳定政权而建立,又因为征服世界的野心而衰落,哈剌和林城反映的是不同统治者不同的政治主张。■
[1][3]元史·卷五八·地理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蒙)浩日勒丹巴.蒙古人建立的世界之都[M].乌兰巴托: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哈剌和林协会,2000.
[4][7][9](前苏联)C.B吉谢列夫.古代的蒙古城市[M].孙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郭荣臻.蒙元都城防御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5.
[6]李冬楠.蒙元政权都城的游牧民族特色——以元大都为重点[M]//北方民族考古(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8](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M].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