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军
中国哲学、伦理不同于西方哲学、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重视人的生命与道德,尤其是重视人之道德生命。儒家传统认为,只有仁心才能贞定生命,仁心感通且润物,才能在主观的人格世界和客观的物质世界中展现出来;唯有健行不息,主客观世界才能十字打开、无隐无遁,己人皆立、万物一体,生命才能乐以忘忧而入圆融之境[1]。从人生活的空间维度来看,空间既表现为物质空间的形式,也表现为精神空间的形式;既包括处于其中的物质实体的联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人类从依赖自然进行生存发展到组成社会进行生活,为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空间也就形成了。一方面作为自然存在物,人类在自然空间中活动繁衍自身;另一方面作为“类存在物”,人在社会空间中依照一定的伦理秩序发展延续文明[2]。社会空间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更是延续人类道德伦理的场所。在伦理道德教育实践中,德育空间是一个包含人、物、人和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内的多重层次、多边关系的概念,是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四个层次的统一[3]。伦理秩序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上,处于社会空间中的人,所结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约定俗成、共同遵循的规则系统。伦理体现着国家、社会、个人在不同层面上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认为,由于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生活方式不同,在生活中就需要并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媒体信息纷至沓来,多种思潮纷涌而至,原有的道德伦理秩序受到严重冲击,难以适应快速的社会变化,亟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重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伦理秩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4](P1301)。人类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经济水平提升了,物质产品丰富了,全面小康实现了,可以缓解不少人经济上的窘迫,用更充足的物质保障从事道德伦理等精神上的补充与提升。
以当前“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一典型现象所表现的伦理困境为例,进行深层分析可以看出,表面上是道德冷漠、伦理缺失、诚信匮乏,而更进一层来看,还是人们对外在社会空间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担忧、对潜在危险的恐惧、对自身财产安全的顾虑、对生活物质保障的担心,外在的这些压力迫使人们把良心和道德隐藏起来,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漠然冷观的做法,退缩到自家门前雪都不敢去扫的境地以图自保。自“南京彭宇案”前期传播热度高、后期解释澄清不足的案例发生以来,多起相似新闻经由媒体选择性报道,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中扼杀了太多人的善意和良心,致使人们处于良心道德与物质保障相互博弈的伦理困境之中[5]。这对伦理道德的摧残真是无以复加,选择道德不作为也实在是无奈之举。其实,人心还是向善的,人们也在想着各种办法既做善举又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损失,如遇到倒地老人先拍照、录音、找好证人、打救助电话等,虽是下策,但毕竟比无视躲避要好了太多。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暖心的事例打破这一伦理困境。据《沈阳晚报》报道:老人在雪地中不慎被电动车撞倒,却对满怀愧疚的撞人者说自己有医保,让撞人者赶紧去上班。试想,如果老人们都有医保,各地都能完善高龄、贫困老人社会医疗保险政策,都能顺利就医;继续深化医疗改革,医疗费也不这么昂贵;共享改革红利,百姓的收入大幅度提升;摔倒后的治疗不令人望而生畏等,这一难题还是难题吗?还有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赡养与照顾的亲情伦理,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伦理,进城农民工的待遇伦理,下岗工人、贫困人口实现有尊严生活的保障伦理,东西部差距导致的教育伦理等等一系列的伦理难题,都可以通过大力深化改革、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共享发展与全面小康达到物质自由而得以解决。正如邓小平一直所强调的:“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6](P52)物质的极大丰富,生活水平的更大幅度提高,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是实现伦理自由的最重要的基础,发展中的问题还得依靠发展来解决,伦理困境在经济进一步发展后有望得到更好的解决。
伦理自由是人们在社会空间中按照伦理准则进行自由活动的境界,是人之为人最本质、最高贵的东西,符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求的一切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最佳伦理状态。崇高的精神与道德都必须活在健康的身体和生命里,破解伦理困境,必须消除人们对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生活质量、财产安全、待遇福利缺乏稳固性制度保障的担忧,消除这些潜在的外界不可控的压力与威胁,达到黑格尔所说的:“直到个人拥有生命、身体及财物的所有权,才能作为理性物存在”[7](P73)。真正还伦理自由于全体个人自身,实现人之为人的伦理自由与主体尊严,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增加个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来说,在社会空间中实现个体高尚人格的培育,达到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都必须通过社会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来完善,需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物质支撑,帮助人们脱离机械繁重的简单劳动,拥有更多的收入、福利保障和业余时间,让人们在压力大、节奏快的工作之余,拥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更好地保障伦理交往之需。当前双休日、传统节假日制度的实施,大大推进了伦理文明的进程,人们有相对多的时间来回归家庭、回归自然、回归进修充电提升。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每周更多时间的休假、带薪休假、探亲假等措施的推出,将更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伦理交往与亲情的维护,空巢老人不再孤单,留守儿童得到照顾,道德伦理水平更加提升,社会空间的伦理秩序将会更加和谐稳定。古人提出的“大同社会”的伦理理想,孙中山先生提出“天下为公”的伦理思想,我国当前倡导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与“中国梦”,为伦理自由的实现描绘了长期愿景与发展目标[8]。可以想见,和谐、自由、友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秩序将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步步实现。
改革开放后,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纷涌而来,迷惑了人们的视线,在伦理选择上出现偏差,扰乱了社会空间伦理秩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进一步拨乱反正,实现伦理秩序重建的最有力的应对措施。
随着全球空间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推动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智能机器人、生物工程、网络信息化等等创新令人目不暇接,推动多元化思潮爆炸性地呈现。导致在许多国家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都存在不同步现象,甚至于借助科技手段下滑得更远,如高科技犯罪、生化武器、核讹诈、制毒贩毒、宗教狂热、恐怖袭击、电信诈骗、媒体交友一夜情、性杂乱、艾滋病等现象,惊涛拍岸一般冲击着孱弱的社会空间伦理秩序的防护堤坝。随着全球空间交往的广泛深入进行,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纷纷登场,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复杂化的局面,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伦理观念,特别是在现实中往往将一些思潮的消极方面进行了放大,如个人主义的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不顾及他人。自由主义影响下的为所欲为、不讲规则、不讲秩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物欲的追求、对财富的不正当攫取,使不少人不顾自身的尊严,出卖身体出售灵魂,贪污腐化、放纵堕落、卖淫嫖娼、贩毒抢劫,不只是有违伦理规范了,甚至已经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填充个人空虚的心灵、统领批判各种社会思潮、维护社会伦理秩序既是时代之需,也是正逢其时。
传统儒家伦理观点认为,道德生命是人之生命的本真[1]。这是对社会空间中道德伦理引领理想信念、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视,是对人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积极理解,更是对人类精神理想与文化价值追求的确信与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主导,对伦理秩序具有价值定向、价值认同和价值评价的作用[9]。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伦理空间之中,有利于建立伦理规范、培育伦理主体、推动伦理实践,推进公民道德水平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于建立认同机制,使核心价值观扎根于认同主体的生活实践之中,通过体验感悟达到感同身受的认同,唤醒情感共鸣,实现知行融合,形成人人遵守伦理规范的氛围[10]。核心价值观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应当是生活中随处可感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实践,需要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政府关心民众,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底,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不断提升公信力和群众的拥护度;社会关注民众,注重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与焦点问题的正确处理与正面引导,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公正与法治,提高自身在社会空间中的获得感;民众诚信友善、相敬互爱、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享受满满的幸福感。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不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接受和认同,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化,由消极应付向积极靠拢转化,由接受客体向践行主体转化,变理论灌输为自觉实践,以每个人崇德向善的行动完成社会空间伦理秩序的重建。
中华文明代代相传,传统伦理之树根深叶茂,对当代社会空间伦理规范影响深远。随着现代性的反传统潮流在全球社会空间中的蔓延,出现了解构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与庸俗化的流行,渐渐消解了传统伦理空间的精神支柱,甚至颠覆了一些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规范。表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推动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呈现出消解道德的重重危机。发掘传统伦理精髓所体现的超越时空的价值规范,有利于化解伦理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达成道德伦理共识,推进伦理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在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的发轫与成熟,主要集中体现在西周时期的《尚书》、《周礼》、《诗经》等典籍中,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之中。考察传统伦理中所涵括的当代伦理价值,可概括为国家层面的以德治国、社会层面的诚信交往、家庭层面的家国一体。以德治国思想贯穿在古代政治治理过程之中,德治思想萌芽在古老的典籍中,《尚书》中说“德为善政,正在养民”,《尚书·盘庚篇》中提到“式敷民德,永眉一心”,《尚书·周书》中说“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管子·牧民》中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论语·为政》中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天下归仁”,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发展成为古代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核,董仲舒进而把“天志”“天命”和道德结合为天人合一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在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中,形成了源于忧患、起于自觉、刚健为本、快乐为旨的儒家生命价值体系[1]。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重视德治的朝代,往往政治清明、王朝兴盛;忽视德治的朝代,往往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在今天,以德治国思想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社会层面的诚信交往作为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贯穿着以伦理为本位的封建社会,老子提出“夫轻诺必寡信”,把诚信作为交往的重要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信”,强调“民无信不立”;孟子认为“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荀子提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提到“言不信者行不果”;庄子推崇诚信认为“真者,精诚之至也”;加上一些传颂至今的诚信典故,为今天弘扬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伦理输送着历久弥新的丰富养分。家庭层面的家国一体在传统伦理中表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出由关心小家到关注国家的情怀,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固、国家昌盛,家与国休戚相关融为一体,家庭伦理也就上升为社会与国家的伦理,在传统“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五伦中,与家庭伦理密切相关的就有三个,并将国家伦理与家庭伦理相提并论,形成为一个整体。传世名言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把个人修身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彰显着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传统,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愈发显得意义重大。
抛开传统伦理对等级的维护、对个性的压抑、对人性的摧残等糟粕成分,传统伦理对一些道德信念的坚守,使其可以凭借自身固有的价值准则,对没有价值根基的、世俗化的现代观念进行批判,避免庸俗化对美德的消解,从而重树人之为人的德性与尊严。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西学东渐过程,西方现代文明中的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思潮,强调用自然科学来解释一切事物,经过自然科学验证的才是真正的知识,这表现出其求真的一面,但其认为一切关于价值的判断都不是有效的,所作的价值断言只不过是纯粹主观性的呓语,甚至历史事实也可以拷问也可能是虚无的,从而导致价值相对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11]。这样一来,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歪曲,榜样可以被质疑,好人也会被曲解,一切美德都会被怀疑动机。致使人们对伦理道德失去信奉与坚守,导致当前信仰与道德的缺失。发掘并融合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髓,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深入探讨并选择适合当前时代发展的传统美德,讲好古代美德故事,阐发美德的崇高价值,让“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情操深入人心,把“君子慎其独”作为个人时刻恪守的道德准则,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必须遵循的伦理标准,使“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成为社会交往的伦理原则,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个人的伦理道德规范。弘扬传统美德需要充分依靠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伦理观念、情感认同和语言习惯,大力借助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互联网等多媒体平台,深入挖掘传统伦理道德的资源精髓,广泛深入宣传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廉洁、正直、敬业、诚信、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扶危济困等美德事迹,在现实语境中激活美德价值,在实践互动中实现美德的知行融合,将伦理重建推向新的高度并形成为新时期的道德规范。
在当前由传统的“礼俗社会”向现代的“法理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空间的结构和治理的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礼俗社会主要依靠道德、良心、气节、舆论、习俗、乡规、村约、家训等非正式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难以有效协调、约束现代社会人际之间的复杂社会利益关系,必然要寻求契约、合同、制度、规章、法律等正式的外在规约支持。由此,现代社会空间的伦理建设也必然从传统的德性伦理转向当前的制度伦理。
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分属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者的递进演变伴随着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即由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由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转型、由人品担保向契约担保转型。在我国当前必须加强对制度诚信的依赖,继承并弘扬传统优良的德性诚信,加强建设现代社会制度诚信体系,将内规性的德性诚信与外治性的制度诚信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内外的约束力量规范社会伦理秩序[12]。同时,如果说道德冷漠因个人对自身的担忧而隐藏起道德和良心,但比起侵犯人身权利、践踏人格尊严的道德败坏与道德沦丧来说,道德冷漠的社会危害性则相对较小,后者有时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用软暴力、冷暴力、欺诈、虐待等戕害别人的精神和伦理尊严,这是对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僭越与触犯,就不能再仅仅局限于道德谴责的范畴,而是必须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但长期以来,因强调伦理规范与道德教化的作用,和事实上的法制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致使不少道德败坏、道德沦丧的行为只是受到道德谴责,而逃避了法律强力的打击与惩罚,较低甚或忽略不计的违法成本,导致道德败坏现象愈演愈烈、层出不穷。因此,关于伦理的相关制度、规章、法律必须逐步健全并充分运用起来,用法治的力量推进伦理秩序的重建。
当前进行伦理重建关键就在于在加强伦理规范约束的同时,在人们心中不断树立制度的神圣性与权威性。当前我国推行的社会信用体系,其内在要求就在于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弘扬诚信传统美德;外在要求在于建立起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的奖惩机制,形成全方位的诚信考量与约束机制;以内外结合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是对社会空间诚信建设的纲领性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诚信建设涉及的领域进行了指导。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对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了详细规划。2016年6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大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在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等方面加快推进,积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机制,形成对失信行为绝不姑息包容的氛围,真正做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当前,不少领域着手进行的诚信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金融领域的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比较完善,全面记录个人款项来往的诚信并进行信用评估,让守信者方便办理相关业务、失信者受到相应的限制与惩戒。教育领域建立了“考试诚信档案”,对参加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记录在案,供高校、用人单位参考,让失信者受到惩戒。诚信建设需要多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奖惩联动,切实落实诚信制度,真正达到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到限制和告诫,切实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同时,还需进一步启动惩罚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等行为的相关立法,填补道德无力的真空地带。借鉴国外对道德失信、见危施救、见义勇为等进行立法的经验,如《法国刑法典》规定了“怠于给予救助罪”,对“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完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的模糊要求,对不予协助、救助的行为予以相应惩罚。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道德立法与惩戒标准,以制度的刚性标准推进伦理秩序的重建。使人们的相关行为有法可依,既遵循伦理道德上的规范与标准又享有应有的尊严,回归到精神和道德应有的本真状态。
道德伦理是人类在社会空间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交往礼仪、处事风俗与生活习惯等总的规范。人类通过道德伦理规范精神追求、个人行为、实现自身的伦理价值。在社会伦理空间中,道德榜样与先进典型是在各个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代表,其所展示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具有鼓舞人、凝聚人、塑造人的示范作用,能够引领人们见贤思齐进行效仿。
一般说来,道德伦理内含着三层价值向度:一是信念伦理,表现为人类理想信念层面的道德,即思想境界与价值追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二是规范伦理,表现为人类行为普遍规范的道德,即原则、规范、范畴,以社会基本秩序与隐性制度的形式存在;三是美德伦理,体现为个人层面彰显品格与德性的美德,展现文明个人所达到的高尚道德与美好德行。从价值向度来说,这三个层面针对不同的层次;从价值追求上来说,三个层面互相补充构成为伦理结构的整体,凝合成人类社会和民族国家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保持着社会秩序和集体活动的一致性,维系着社会的良好运转[13]。进入新时期,道德榜样与先进典型被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党和国家立足于新的时代特点,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新变化,大力弘扬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各条战线上选树出众多的代表性人物,呈现着鲜明的主流价值观,维系着国家和社会的信念。新时期,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道德榜样和先进典型评选,其标志就是2002年开始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2007年开始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经过层层推荐、宣传、投票、评选出各行各业的道德模范,这些先进典型形象多数来自于普通群众,其美德行为多数来自于日常生活,其美好德行和善举令人感觉亲近、耳目一新。目前先进典型的分类已较为明晰,即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别,突出个人美德的主要方面,所树立的先进典型能给人更多的真实感亲切感,更利于激发群众的向善心理,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以道德风范与人格力量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产生强大的激励和示范效应。
人类在社会空间交往中,通过个体、群体、组织对伦理道德的认知、遵循与维护,形成为社会风气,推动着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建设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相结合的社会秩序,需要结合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水平的科学提升,构建内在规范与外在约束相结合的伦理秩序重建机制,全方位地推进伦理秩序的大幅度提升。而借助道德榜样引领德性伦理的进一步形成,也是时代之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常态化”等,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规划。重建社会空间伦理秩序,需要在人们心目中明确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伦理价值导向,在选树、培育、关爱先进典型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长效化的新机制。一是形成政策导向。对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区、行业进行综合考评或专项考评时,把拥有先进典型的作为重要考量指标,在名额分配上予以适当倾斜,倡导形成“我有先进典型我得益,我有先进典型我光荣”的社会风尚,让做好事有好报深入人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二是激励措施到位。企事业单位、不同的行业等都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礼遇本系统的道德榜样和先进典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礼遇帮扶措施。如金融系统对先进典型、诚信个人优先提供贷款等服务,出租车公司对道德榜样、诚信个人优先优惠承租车辆,公交公司对一些献血达人办理公交诚信卡进行优惠等。三是注重创新载体。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协会等群团组织,需要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搭建宣传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充分发挥上下畅通的组织优势,动员本系统的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推荐、选树、宣传、学习、关爱先进典型的全过程,一方面培养参与社会管理、民主推荐的热情,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激发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从而鼓励、培育更多的先进典型涌现出来,以点带面,感动他人,感动社会,在全社会逐步树立起新时期的伦理道德信仰,营造敬业诚信友善互助的伦理氛围,重建社会空间的伦理秩序。
[1]黄泰轲,王泽应.儒家生命学问的价值建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2]张康之.基于人的活动的三重空间——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4).
[3]贾立敏.德育空间论[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4]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罗朝慧,双艳珍.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实质及伦理重建[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Hegel.ElementsofthePhilosoghyofRight[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8]晓华,陈楚佳.“天下为公”与当代道德伦理重建[J].学习与实践,1995(12).
[9]糜海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伦理的实现路径[J].教育参考,2016(1).
[10]张宗峰,焦娅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1).
[11]周浩翔.现代性批判与当代伦理重建[J].社会科学家,2016(10).
[12]王淑芹.社会诚信建设的现代转型[J].哲学动态,2015(12).
[13]万俊人.道德何以兴国立人[N].光明日报,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