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枝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问,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形式。提问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同时这也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动态把控。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教学的艺术主要在于教师如何能够恰当地提出问题以及巧妙地指導学生进行作答,因此课堂提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课堂提问做得好的话,就能够促进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反之,会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让学生谈虎色变。下面结合自己几年的数学教学经历来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众所周知,在学习中,学生就是主体,每个学生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以及能动性,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自己来探索知识,自己来发现规律,自己来总结学习方法,从而真正做到学会学习。数学教师还必须尊重学生,给学生极大的自由,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等差数列后,再让学生来学习等比数列,很多同学可能认为很简单,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在等比数列中,公比能否是0和1?(2)如果等比数列的公比大于1的话,该数列是否一定会递增?如果公比小于1的话,是否就一定会递减?(3)在等比数列中,它所对应的每个点是否均匀地分布在指数函数的图像上面?对于这三个问题,由于看起来很容易,因此每位学生都想尝试回答,这就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机会。教师通过这种强化练习,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循序渐进地来设计一些问题,这样既强化了他们的主动参与,又能够及时矫正学生的学习。
二、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
课堂提问教学的基本作用就是促进学习、检查效果、评价学生、调控教学。也就是说,课堂提问教学一定要具有明确的目的,通过向学生提问,要让学生能够达到复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目的,而且还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要求来具体落实教材的重难点,同时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来适度地向他们提问。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复数部分时,在引入棣莫佛定理的时候,可以问学生“(1-i)100等于多少?”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利用复数的代数形式就能够直接进行计算,但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比较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指出这个题目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从而得出(1-i)100=-250。
三、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艺术的精华就是提问要具有启发性。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启发性的提问能增强学生接受信息的自觉性以及主动性。与此同时,课堂提问的启发性来源于教师提问方式的创造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创意,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应当采用多种提问方式。例如在立体几何中,有一类题是有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针对球心位置的确定、点面距离的计算以及画出截面圆等这样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关平面几何中三角形的内切圆的性质这类问题,这样的话就能够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四、课堂提问要通俗易懂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对于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含义往往不能够让教师满意。如果学生弄不清楚问题的意思,就根本无法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一定要通俗易懂。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有些学生发呆的重要原因就是数学语言很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时,必须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翻译,用生活化的语言对公理、定理以及推论进行解释,达到一定阶段之后,教师再将这些东西提炼成标准的数学语言,因此提问必须严格遵循这个原则,这样的话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比如,教师再向学生提出“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关于x的不等式x2-kx-1>0恒成立?”这样貌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然而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这时教师可以向他们解释说明:“存在”就是指“有一个”的意思,“恒成立”就是指“永远成立”的意思,再结合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图像进行描述,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五、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往往是由某几个学生来回答,然而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就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提问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使问题能够让大多数学生回答出来,这样的话就能够让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浅显,也不能太深奥、太难解,更不能使问题只让少数学生来回答,甚至教师自问自答,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独角戏。教师应该让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再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让他们获得一堆死知识,而是要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同时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所掌握的数学技能和知识,而且还要关注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受益终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