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8-01-22 06:51刘富英
考试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在倡导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小学生在6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诸多的能力与习惯,本文介绍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通过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锻炼和积淀数学核心素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养成教育常识,最终还需要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好习惯,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在平时的实践中检验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塑造,最终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习惯;培养

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终身受累。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这就告诫我们,教育最重要的是使人建立起健康的人格,而健康人格的建立首先就要建立优秀行为习惯,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改变命运,行为习惯对人的前途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坚持,不但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制定短期目标,而且要不断地通过实际行为来实践制定的各种目标,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正如恩曼所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她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此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知识,学会做人,从而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一、 精心布置任务,重点建立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也被称为课堂前置,把即将要在上课时学习的知识提早使学生知道。新课预习要做到四点,第一,阅读教材要认真,要将例题读懂、读清、读通;第二,说说收获并写在预习本上;第三,尝试做本课后面的练习题;第四,找出自己对于该课知识的疑惑点。进行测验,先选取该课中的几个测试题,叫学生先试着解答,然后根据答题结果就能够大概知道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再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逐一解答,寻找问题的症结,让学生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并对该课的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记忆。同时,结合学生所犯错误对该课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该课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老师在课上精讲,必定会留给学生更多课堂练习的时间,因此,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对其知识的掌握十分有利。

二、 增加课堂互动,使学生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

学生倾听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倾听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课堂倾听是一种有意识主动的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心用脑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同时还是各种行为的先决条件。假如学生不想倾听,又不善于倾听,那么他们要怎样才能懂得思考,又怎样才能够和同学进行沟通呢?老师应当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不过对活泼的学生而言,倾听是枯燥乏味的,老师应当尽可能地使学生从此种枯燥乏味里找到乐趣,诱发学生主动倾听乐于倾听的兴趣。

如教学《有多重》,运用多媒体,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手段。首先让学生看小朋友们玩跷跷板的事,然后出示准备好的跷跷板,让学生亲身体验玩跷跷板,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如何理解此种现象呢,这需要学生对他人表达自身的看法,并听取他人的看法,由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倾听别人的想法,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倾听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可通过长期坚持训练,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经常采用听问训练、听记训练,听后复述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需要我们坚持到每一堂课中。

三、 细化训练方法,着力使学生建立起仔细审题的习惯

使学生建立起审题习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论是在测试或者平常作业中,很多的学生之所以会出错,并非本就不会做,而是看错了题目要求。比方说在计算中看错运算符号,使计算结果出错,在应用题里因为没能认真捋清数量关系,导致数量关系搞混,列式出错。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审题水平和习惯。比方说在做应用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先认真看清题干,这也是看清题目内容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同时还是提高审题水平的第一步,之后再逐字逐句对题目进行研究,全面理解题意,再以此为前提捋清数量关系,然后再进行解题。在解答计算题的时候,学生不能立刻就展开解答,而应当先想好哪步第一,哪步第二,再想想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预估下大致的结果,不仅要加快解题速度还要增加计算的精准性。在审题训练之后,学生便能逐渐建立起认真的习惯,并能自由地选取最优解题办法,缩短解题时间,提升解题质量。

四、 注重探究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老师们不但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加关键的是如何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办法。学习方法各式各样,这里面就有观察、预习、讨论、复习、质疑等。老师应当逐渐增加对学生的教导,充分综合优秀的学习习惯来展开训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比方说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根据下面几步来学习如何求得长方形的周长。1. 你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2. 每人动手测量长方形的长宽和周长;3. 观察讨论周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关系。通过探究、交流、实验、验证、再探究。如此安排探究,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知识,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其思维的活跃度,使其能够学得轻松、愉快。

五、 适时把握引导,重点建立学生自我评价的习惯

自我评价指的是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过程与成果展开自我评估和剖析的一类自我审视行为。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就要提高其自信心与自尊心。使其清楚地了解到他们自身也是评价人员里的一分子,应当主动进入到评价里去,认识到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在数学学习的水平与态度上是否有所提升,深化对于数学学习的认识,逐渐优化其学习方法。老师引导学生展开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反思和改进,有利于增强自我评价的水平。老师如果可以让学生将反思与评判进行很好地融合,那么学生的分析能力便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这是由于外界的评判,唯有经过自身反思之后才会变成自身拥有的智慧。

六、 促进相互交流,着力培养合作探究的习惯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探究交流,可以营建一个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气氛,让学生可以积极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全面展现出其认知能动性,同时还能够拓展其思维,从其各种意见与看法里获得启发,进而更加立体地看待问题,还能够填补老师无法直接对所有学生展开教学的空缺,让学生彼此进行沟通,使各种知识能够互补,从而实现学生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可见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应当为学生留出彼此沟通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在沟通中彼此成长对于刚开始进入学习的小学生而言尤其关键。

七、 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思考。数学是一门需要勤于思考的课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主动给学生营造思考的氛围,不仅要精心布置问题,而且还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应当多加考虑,相对困难的问题可以让更为优秀的学生回答,引导他们勤于思考,相对简单的问题则可以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一旦他们回答正确了或者是正确了一部分,就予以表扬,从而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们逐步建立起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的来说,培养习惯最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教师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培养学生习惯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好习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

[2]汪明.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四川教育,2011,10.

[3]包巧兰.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3,08,25.

[4]曹占发.扎实有效推进文明习惯养成教育[J].教育,2017,01,13.

作者简介:

刘富英,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西门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