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周利锴,邹 湖,李娇瑜,钟春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530011)
“治未病”思想来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治未病”的核心在“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防治疾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大家对健康理念的深入了解,“治未病”思想也为体虚易感儿的预防、治疗带来新的拓展空间。
小儿体虚易感即西医所指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20%~30%,近年来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据统计,6岁以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9.0%~13.3%[2]。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因此,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手段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疾病,是提高小儿健康指数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年来临床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采用卡介苗素、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剂,补充维生素及锌、铁等微量元素,以及急性期的对症处理,进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但治疗预防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临床疗效尚不满意。西医认为本病发病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障碍,表现为体液免疫低下和细胞免疫紊乱[3],也有文献报道免疫功能失调可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病有关[4]。因此,从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研究的重点。通过中医药特色外治疗法如中药穴位贴敷、小儿推拿、膏方、药物香囊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期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
《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需从体质方面入手,扶助正气,正气通畅,脏腑气血调和,则外邪难以侵袭。因此,改善体质的关键是在恢复期进行干预,而提高复感儿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最终目的[5]。所以,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对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未患病的体虚易感儿,通过改善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体虚易感儿防治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由“已病”人群到“未病”人群的扩展,从过去生物医学模式“治疗为主”的处理手段到现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防治相结合”方式的改变。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赋予“治未病”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治未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包括“欲病先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种预防思想,也是一种治疗思路,更是现代全新的预防医学课题[6]。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特点为辨证论治,“治未病”始终坚持以患者为观察对象,收集数据,去伪存真,严密审查病情,准确地把握病机,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轻防重、病重防危、瘥后防复”的目标[7],而立足于体质的标本辨证是“治未病”预防思想的体现[8],辨体论治可对复感儿进行整体层面的干预[9]。因此,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改善偏颇体质是其有效途径之一,从而实现“治未病”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是提高患儿的健康指数和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治未病”思想在体虚易感儿中的理论运用 “未病先防”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是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核心环节。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基础[10],肺气虚则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中医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机为肺、脾、肾三脏虚损,而致卫外不固,反复感邪,其病因为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所致。因此,在小儿未患病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免疫力,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缩短病程,减轻发病程度。有医家认为,按照正确的喂养护理方法养育小儿,可预防多种婴幼儿疾病[11]。小儿尚小,生活都由父母照顾,因此未病先防的工作重点在于患儿家长,医者应向家长宣传和讲解一些正确的喂养常识和生活习惯。
瘥后防复是“治未病”思想的延展,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的重要环节。《育婴家秘》记载:“小儿宜吃七分饱者,谓节之也。”古今医家也强调小儿喂养需要“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脾胃运化的需求迫切,对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人多,而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旺,相对感到不足。因乳食不知自节,喂养不当,脾胃即伤,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外不固,虚邪贼风,乘虚而入,故小儿易感呼吸道感染之疾。中医讲求“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因此,防止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复发在于调节小儿的饮食,防止食积的发生。再者久病初愈,小儿正气不足,脾气未充,在此期间不能盲目给小儿补益营养之品,需给予易吸收、易消化的食物,待脾气慢慢康复,再逐步添加营养之品。
3.2 “治未病”思想在体虚易感儿中的临床运用 “治未病”思想在体虚易感儿中的有效干预主要体现为“未病先防”。王建玲等[12]对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复感发作期均给予中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复感间歇期根据体质不同分为4组治疗,辨体论治后服用中药进行体质调理,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采取任何药物干预,结果表明“治未病”辨体论治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发病。沈增晖等[13]采用平喘止咳贴敷贴于患儿膻中、肺俞、大杼、定喘及天突等穴,分别在每年的初伏、中伏及末伏3个阶段各连续敷贴3 d,连续敷贴3年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36.8%。罗小坚[14]采用健儿扶正膏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67%。吴才敏等[15]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病机主要为正虚邪恋,应从病因病机出发,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中药、西药、穴位敷贴等方法进行预防性治疗,疗效较好。程志源等[16]对治疗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手法穴位按摩,每日1次,持续按摩15 d后改为隔日1次,再按摩15次,同时结合穴位贴敷,每周1次,共3次;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加味玉屏风散口服,每日2次,每次3 g,隔日连服3个半月,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明显提高免疫球蛋白Ig A、Ig G和血清Fe、Zn含量,其中治疗组Ig G和血清Zn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陈海燕等[17]采用中药香囊(药物组成:黄芪、苍术、白芷、藿香、佩兰、白豆蔻、丁香、陈皮、冰片)干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李旭敏[18]采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