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东治疗慢性腹泻经验总结

2018-01-21 06:36庞永晖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1期
关键词:风药脾虚气机

庞永晖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94)

慢性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粪便量增加(>200 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超过3~6周或反复发作的病证[1],属于中医“泄泻”范畴。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全年均可发病,夏秋两季多见。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大便少而势缓,如漏泄之状者为泄;大便多而势直无阻,如倾泻之状者为泻,近代多统称为泄泻。

唐旭东教授师承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传承并将通降理论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证中,现将唐旭东教授治疗慢性腹泻经验简述如下。

1 通降理论的内涵

“通降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对脾胃的相关论述。《素问·经脉别论篇》提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强调脾的生理特性在于转输精气。金元时期,“补土派”创始人李东垣继承《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的学术思想,结合时代特点(战乱、动荡,民不聊生)编著《脾胃论》,强调脾胃促进生长、升发的特性。《素问·五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强调胃肠传化水谷,其生理特点在于不满与不实。但直至明清时期,脾胃通降功能方为医家所重视,清·王孟英《温热经纬》云:“盖胃以通降为用。”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以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九窍不和,都属胃病……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脾胃通降是中焦气机顺畅、功能调和的前提[2],脾胃失其通降,则消化道向肛管方向的移行性复合运动失调。董建华院士总结前贤经验,提出通降理论,认为其具备三要素: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治疗上以通祛疾。

2 通降理论对慢性腹泻的认识

2.1 脾肾亏虚证为本 脾主大腹,脾虚则中焦升降失司,肾司二阴,肾阳虚衰,失其蒸腾气化,清气不得升发,清浊不分,夹杂而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运化水谷精微依靠肾阳温煦,而肾藏精需要脾的运化功能来实现。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资助,病理上互相影响。五脏六腑气机的升降亦依靠脾肾的滋养与温煦来维持,脾肾亏虚则脏腑气机失调,肠腑气机失其顺降而为腹泻。

2.2 湿滞、肝气不疏为标 脾喜燥恶湿,湿邪易困脾土,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水化为湿,谷化为滞,清浊相混,并走肠间而发为泄泻。肝、脾两脏关系密切,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脾属土,主运化,需肝之疏泄相助。五行之中木克土,如肝木不调,克犯脾土,或脾虚为肝木所乘,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出现泄泻。故湿滞与肝气不疏可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而发病。

3 治法要点

《医学真传·心腹痛》曰:“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在此基础上,通降理论认为脾胃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治疗上以通祛疾。对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当以恢复肠腑正常通降为目的,脾虚不运当通,气滞、湿阻当降。调节肠腑气机紊乱即为运用通降理论治疗慢性腹泻的主要内涵。

3.1 健脾化湿,用药精当 《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湿盛则濡泄。”《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食不化。”脾阳不振,不能助胃以腐熟水谷,清浊不分,水入肠间,故成泄泻。脾虚生湿,健脾为主,配以化湿。脾虚生湿证常见大便溏,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乏力,舌有齿痕,脉濡细,病程较长。常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标本兼治以复顺降。在组方中,党参、黄芪同为甘温补气、补益脾胃之品,但补益作用略有不同,故二药可单用,亦可配合应用。党参补益脾胃之气,黄芪升阳及升提中气。故对脾胃虚弱而兼气虚下陷、清阳不升者,二药常需同用。若仅脾气虚者,单用党参即可。脾虚湿困配以化湿药,如荷叶、苍术、佩兰、豆蔻、滑石之类。若纳差加神曲、谷麦芽、鸡内金,使脾运而湿化。藿香、佩兰同为化湿药,但经临床验证,唐旭东教授认为藿香易引起部分患者不适而拒药,故应用较少。

3.2 温脾止泻,尤善用姜 脾气虚以六君子汤加减,反复不愈者发展为脾阳虚,治用温补脾阳,以理中汤为主。人参、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胃散寒,治疗肠澼下利。久泻久痢发展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时,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连、干姜辛开苦降,开痞散结,以恢复中焦气机升降。干姜既能入气分,又能入血分[2],既能温中祛寒,又能畅达气机,以恢复胃肠功能,切合董建华教授“治胃必调气血”的理论,所以干姜是苦辛通降的重要药物。炮姜归脾、胃、肠经,能温中补虚,炮制后则守而不走,留于脾中,故治疗脾胃虚寒效佳,止泻较干姜补脾胃之功更胜。姜炭主入血分,主病位在肠,能安肠,调补肠之虚弱。治疗肠虚,无力运津,水谷杂下,肠鸣泄泻腹痛,舌淡或暗,苔白,脉弱,证属肠道虚寒者。阳道实,过补易滞,姜炭辛性尽失,守而不走,热性较炮姜减弱,补肠最宜,在临证中酌情选用。为防止药性偏颇,常配伍马齿苋等以平衡寒热。

3.3 肝脾同调,多用风药 肝、脾两脏关系密切,脾运化升清需赖肝之疏泄,而肝木不调,易克犯牌土,或脾虚易为肝木所乘,均可导致脾胃功能的失常而出现泄泻之症。久泻者常兼有腹痛,而腹痛必有气滞,其主症见泄泻腹痛,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或加重,泻后痛缓,脉弦;或久泻伴口苦、反酸、胸胁痛,舌红苔薄白,脉细者。治疗宜疏肝健脾,拟痛泻要方、逍遥散等治之。风药属木,辛温通达,能疏达肝气。风药其性升浮,能助脾气升腾,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鼓舞阳气,升清举陷,阳升则有利于脾健,所以祛风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风能除湿,风药其性多燥,故在健脾基础上可配风药以助升阳除湿止泻。治疗脾胃病常用的祛风药有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薄荷、独活、白芷、葛根等。祛风药多辛香走窜,易于耗气伤阴,须与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益气之品配合。

3.4 疏利消导,行滞通降 慢性腹泻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由于至虚之处常是容邪之所,故久泻易出现虚中夹滞或湿热未净,或气机壅滞,或湿浊不化。患者出现腹泻次数多,泻而不畅。《温热经纬》云:“盖胃以通降为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腑病以通为补”用药在健脾化湿的基础上配伍枳实、厚朴、大腹皮等,以恢复脾胃正常运化,为因滞而病、以通祛疾的治法。

3.5 补火生土,固本涩肠 《景岳全书·泄泻》所云:“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则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医方集解》有云:“久泻命门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治宜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大补下焦元阳,使土旺火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治宜温脾肾,以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寒甚者可加小茴香、荔枝核。

4 验案举隅

(1)患者,女,44岁。大便溏泄4~5个月,大便常规(-),未做肠镜检查。大便每日1次,早上解,大便成形,常在中餐后大便溏泄,稍食油腻或生冷时出现,每周1~2次;食欲不如以前,食后不胀,进食油腻时易胀,舌淡红,苔薄腻,前部略红,边略有齿痕,脉缓滑而沉。中医诊断:泄泻,属肝都脾虚证。治以健脾开胃,佐以温中疏肝。以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胃脘满闷、口黏不渴、舌白苔腻等一派脾虚湿困之象,可配合运用紫苏叶、荷叶、佩兰、苍术等健脾化湿之品,马齿苋反佐以平衡寒热。处方:党参片15 g,炒白术20 g,茯苓30 g,法半夏9 g,紫苏叶9 g,荷叶9 g,白芍15 g,柴胡6 g,枳壳12 g,陈皮12 g,炒薏苡仁30 g,炮姜4 g,马齿苋20 g,延胡索12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早晚分服。方中六君子、炒薏苡仁健脾燥湿止泻,柴胡舒肝散疏肝健脾,紫苏叶行气和胃,荷叶升发清阳以止泻,炮姜温中止泻,马齿苋清热止泻,调寒热。守方加减治疗2个月痊愈。

(2)患者,女,56岁。现病史:慢性腹泻5年余,大便平素每日1~2次,软便,纳减,饮食生冷则大便溏泄,每日5~6次,或伴小腹隐痛,食纳可,不胀,肠鸣不明显,腰腹部及足部畏寒。舌暗红,苔薄白,中根部略薄腻,脉细滑。西医诊断:泄泻,慢性腹泻。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脾虚湿郁,兼阳虚。治以健脾化湿,温阳。处方1:生黄芪20 g,炒白术20 g,茯苓20 g,防风10 g,白芍20 g,法半夏9 g,陈皮12 g,木香10 g,砂仁6 g(后下),黄芩片12 g,姜炭10 g,肉桂2 g,炙甘草6 g,车前子10 g(包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处方2: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19)每次2粒,每日3次(分别于8:00、12:00、16:00口服)。守方加减治疗月余痊愈。

猜你喜欢
风药脾虚气机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运用风药治疗泄泻理论浅析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治疗偏头痛用风药
便携电子打气机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