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玺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一方面,学生已在二年级上学期初步认识了角,初步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这三类角,本节课不仅是“角的认识”这一知识的延续,也是接下来学习垂直的基础。
另一方面,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哪些知识?
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这两条边是射线……
(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认识单位角以及统一单位角的必要性
师:黑板上画了两个角:∠1和∠2,哪个角大呢?
师:很显然,∠2大。那∠2比∠1到底大多少呢?
生:要测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角的度量(测量)”。(板书)
师:用什么工具测量角呢?角的单位是什么?
生:量角器。
师:如果没有量角器,你准备怎样量?
生:用三角板插到角里比一下。
师:老师这儿有一样材料,是一个小角(出示一些小角),你能用这些大小相等的角解决这个问题吗?和同桌商量商量。
(学生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师:摆这些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汇报,视情况点评)
师:∠1包含1个小角,∠2包含2个多小角,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2比∠1大多少,说明我们的测量还是不够精确。你有什么建议吗?
生:要是小角再小一些就好了,我们就能量得更准确。
(出示10°单位角,再次测量)
师:现在就准确地知道结果了。
生:∠2比∠1大3个小角,因为∠2包含5个小角,∠1只包含2个小角。
师:问题解决了,老师却糊涂了,开始说∠1有1个小角那么大,现在却说∠1有2个小角那么大。哪里出问题了?
生:小角不统一。
师:说明我们必须要用统一的角来测量,而且要想测得精确,角就必须要小。那小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呢?
【设计意图:事物之间的模糊比较,有时靠直观判断即可,而要精确比较,则需要测量出具体数据,并且要统一标准。】
(三)认识1°,认识量角器
1.多媒體播放1°的规定。
(1)“度”就是角的单位,可以简洁地写为“°”。
(2)师:你觉得这个1°怎么样?
生:很小,用它来量肯定特别精确。
2.多媒体演示量角器的简化过程。
3.介绍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指出各个部分。
【设计意图:演示角的单位产生的过程,经历量角器的简化过程,能更深刻地掌握量角器各部分存在的意义,感悟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四)在量角器上描30°,体会量角器的使用原理
师:要会正确使用量角器,先要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投影量角器)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一个30°的角吗?
学生动手操作展示。
师:你能再找到一个30°的角吗?
学生再次动手操作,教师点评。
师:这些角开口方向不同,为什么它们都是30°?
生:它们都包含了30个1°的角。
师:这些30°的角,哪个能一眼就看出是30°?为什么?(从0开始,到30结束)所以标数字,读数更方便。
【设计意图:能在量角器上找到指定度数的角,才真正理解了量角器的测量原理,为正确使用量角器做好充分准备。】
(五)尝试量角,总结量角方法
师:量角时要注意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这些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投影错例,辨析,总结。尤其是∠3为何不是130°)
生总结:量角的时候要注意:
1.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一条边重合。
2.读数看另一条边,读内圈还是外圈数字要看是从哪条0刻度线量起。
【设计意图:学生先尝试量角,探究量角的方法,在有一定的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辨析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体悟正确量角的要领,通过再次操作,调整自己的方法,并在三次动手实践中最终提炼、总结出测量角的方法。】
(六)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认识了角的单位是度(°),还认识了1°,知道了如何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的度数。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