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寅锋
摘要:“活动”栏目是当前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一大亮点,在教材编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教師应充分认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活动”栏目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活动”栏目;教学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其中明确规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地理“新课标”中最基本的理念。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各地区也相继出版了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较,新版教材构建了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实践和探究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版块的比重较之以往获得了大幅度的增加,功能也已经从辅助教学转变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初中地理教材中大幅度增加“活动”板块是一个不小的飞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有待加强的内容和改善的问题。
一、“活动”栏目的理论指导
目前,“活动”教学已成为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然而,这并不是课程改革的新生儿,活动教学的思想由来已久,譬如,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政治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道德教育论,近代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论”中也倡导“知行合一”,这些都体现出“活动教学”的思想;不仅如此,这类思想在国外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崇,“活动教学理论”经历了萌芽、生长、形成和发展四个阶段,代表性观点包括,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充分体现出活动教学的思想,皮亚杰因为主张活动教学而对口授法、直观教学法以及程序教学法持有批判的态度,他认为这些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与活动教学相对立。概括来说,活动教学法认为,儿童与成人社会不是“一种单方面的关系”,而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儿童不应该被灌输现成的知识,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体验去完成正当的行动。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活动教学日益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二、“活动”栏目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由于长久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往往意识不到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没有了,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打折扣,这样也导致地理学科一直未能受到各方面的充分重视,地理教学也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我认为关键是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如何提高他们地理学习的理念,使地理教学真正起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的作用。这样教师除了用好教材中的“活动”栏目教学内容外,并以此为契机,在此基础上搞好“活动”教学可行性的研究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三、活动栏目主要特点
1过程探究性。由于活动类型多样,内容开放,课本中又找不到现成答案,有些活动,如活动“怎样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就能完成。还有些活动,活动“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对家乡的水资源利用,提出节水的建议和措施”,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搜集、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各项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学生迁移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开展探究学习过程,充分展开思考、讨论、实验、调查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解决地理问题,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技能。
2.内容开放性。新教材为了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把很多知识点放到了活动栏目,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关注难点、热点问题,开放度很大,如“说一说开发和保护山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举例说明中西部一些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搜集报刊之有理或解决问题就达到目标。在这开放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思维,而且使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身边,并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头脑”。
三、“活动”栏目的教学实施策略
1以设计促效率
初中阶段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活动”栏目的设计是否科学,方案是否可行等,对于活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教师要提前做好活动内容的设计工作,对于活动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安排。教师可以将不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作为分类标准,将活动分为教师指导类、自主预习类、课堂活动类、室外活动类及社会活动类等不同类型。结合不同类型活动的具体特点,教师再进行相应的活动方面的设置。例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什么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区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地区划分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些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之处。在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针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人文特点等内容,对多种活动形式进行设计和划分,从不同角度入手,让学生对于这一划分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
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活动”栏目的教学中,学习过程是学生对学习的客体观察、探索、研究、发现的过程,通过“活动”教学不断改进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达到情感、行为的升华和提高,因此“活动”教学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策划、方案的设计制定、组织协调、发展、活动措施的落实到总结等,都必须让学生全过程参与或主持,使教学成为学生能动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外部刺激的简单反应者,而是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知识建构者。这个过程能加强地理课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环节,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活动”栏目的设置,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是当前课堂教学互动中的重要一环。“活动”栏目的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地理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合作及探究能力和意识发挥了强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对“活动”栏目教学的应用思路进行探究,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更好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成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