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改革研究

2018-01-19 00:00孙安黎
锋绘 2018年7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孙安黎

摘要:国际金融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金融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现有的职业教育中国际金融课程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行业要求的人才,国际金融课程亟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升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金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国际金融这门课程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既包含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等宏观理论分析,又包含外汇交易相关的微观实操内容,是一门同时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及较强时效性的综合课程。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相关行业对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同时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能够熟练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高素质型人才才是现今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然而国际金融课程理论较多、内容复杂,按照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进入行业后的竞争能力。

1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1.1 教学理念不符合行业发展

我国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国际金融课程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仍在教学当中占较主要的地位。这样的教学理念并不具有针对性,课程设置并没考虑到高校财经类毕业生以后面对的岗位要求,教学任务也没有根据专业不同产生任何变化。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大纲、考试内容的选择都没有强调业务中实际运用能力。而金融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国际金融学科对理论知识储备及时间操作要求也会相应产生迅速变化。一旦教学内容滞后,对金融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对行业需求适应将非常不利。

1.2 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

高职院校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托于教材本身,而许多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时效性不强,主要强调理论。高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光理解理论本身不利于金融知识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以后适应行业的要求。同时,实训教学方面仍有很大不足。一方面难以找到相关对口企业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学生很难熟练掌握国际金融中涉及实务操作的具体流程如外汇交易操作等等。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既要夯实学生与宏观经济分析相关的理论功底,又要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内容不能只注重理论而不重实际运用。

1.3 教师资源不配套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充分有足够能力进行授课。但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其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理解运用实践教学的目的,只把它当作一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简单手段。而这种教学手段更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当中针对真实现象进行分析,再根据实际发生的结论进行讨论,检查和修正分析的方法及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如何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选取合理的案例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另一问题。国际金融行业的变革日新月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取时事热点中符合教学要求的内容,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目前有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在授课时仍以书本内容为主,脱离现实,无法达成培养本门课程真正的教学目标。

2 国际金融课程改革必要性

2.1 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现今经济形势下,如何在面临就业时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努力达成的目标。金融行业对人才要求较高,要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解决就业困难问题就必须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对国际金融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努力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同时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全方位发展人才,力求使毕业生在面对其他高学历人才时仍具有竞争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强调书本理论知识,还要加深对行业法律法规的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实务操作流程的练习

2.2 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金融行业本身属于发展迅速、人才门槛较高的行业。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经济形势一直动荡不定,这就意味着真正优秀的金融人才仍然稀缺。但金融行业一直以来更加偏向于高学历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更偏向于对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若能通过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改革,培养出拥有理论功底同时也具有较强实操能力的全方位发展人才,有助于帮助职业教育打开向金融行业输送人才的通道。

3 国际金融课程改革策略

3.1 改变教学目标

在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国际金融课程设置时,应将这门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紧密相连。不同的专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该专业的特点,综合考虑行业要求及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将国际金融的教学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相结合。如金融管理专业可将国际金融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国际金融课程中牵涉的会计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与证券相关实务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提升关于外汇投资相关专业技能。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3.2 改革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时,应强调对内容的整合及优化。理论知识的教学与传授是这门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十分重要。课程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跟上金融行业实践的发展变化。高职院校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要及时将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沿内容进行补充。而且国际金融实践本身会推动理论体系的发展,汇率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监管等等一系列理论都得到了迅速的进步。作为一门经管类课程,国际金融教学体系也会同时体现出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但教材内容并没有随着改变。而且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各自偏重点不同,应当作出正确选择,并补充相关阅读资料方便学生及时接触行业动态,同时要求学生在过程中运用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知识,量化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影响。

3.3 强调案例教学

适当选择教学内容之后,仍然有部分问题教材无法覆盖,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部分知识内容。为了帮助学生能从根本上梳理理解这部分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应使用案例教学的手段。教师应发挥自己的应用能力,将案例导入教学内容,再进行详细讲解,再将知识点进行总结,而不能仅仅只是作为课堂上随口一提的环节。同时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让他们能更真实地体验到金融实务操作的思路,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达成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

3.4 增强模拟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注重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课程和实训环节。应该在课程中开设诸如模拟外汇交易、公司业务流程模拟等内容。如果可以找到企业对口实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种机会。如果较为困难,则可以采用这种成本较低的模拟实训教学。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国际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氛围,培养学生对金融交易的实际感受,整理掌握实务知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建立金融实训室,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仿真模拟教学。一方面更迅速及时地展示金融市场相关动态、最新数据和行业内部分析评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现实数据的同步,指导学生进行外汇投资等实务操作的模拟,引导学生熟悉实务操作流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是面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之举。为了能培养出更有竞争力、更满足行业要求的金融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出发,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考量。但目前国际金融课程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学校和社会更应互相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金融人才作出下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劉任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04):97-98.

[2]张建波,白锐锋.论案例教学与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44-245.

[3]叶立新.金融学案例讨论教学体会[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7,(02).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国际金融》探究式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