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从合理分组、职责明确、合作时机、适当引导、综合评价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运用;评价
一、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个体学习存在较大差异,是一种集体学习的表现,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学习能力、家庭背景等情况,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若干学生分成一组,由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和探讨相关知识,同时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初中政治思想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将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 合理进行分组学习,确定成员的职责
在思想平等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组织能力等方面加以综合评定,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同时兼顾男女比例均衡原则和小组综合素质均衡原则,对所有学生进行合理科学地分组,保证不同的学生都有小组归属,都能找到自己在小组的作用。为了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的质量和效率,应该明确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小组角色主要是由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组成。组长是学习小组的灵魂,主要是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合理分工,完成学习任务。记录员主要是记录合作过程的相关内容。资料员主要负责搜集相关的资料。报告员主要是负责报告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诸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思想政治《珍惜无价的自尊》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主题情景剧活动,要求学生的主题活动切近生活,便于学生明白何为尊重?为了情景剧的表演,小组组长必须组织学生进行生活素材收集,并确定情景剧的剧名,引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其中,以资料员的治疗收集方式为主,共同选取合适的生活场景,便于小组成员参与比表演,由记录员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此次学习的成果报告由全体成员参与,从而充分表达出何为“自尊”。
三、 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注重对学生小组的指导
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透彻分析课程的重点、难点、疑问点,根据知识学习难易程度,组织学生继续进行相应的合作学习。一般而言,合作学习的主要时机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在学习重难点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激发小组学习的集体思维,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从而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诸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学生对于违法行为的分类、刑法的种类、未成年人保护等重难点知识难于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操作相关资料,共同解读这些专业术语,帮助每个学生都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懂得怎么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二种,针对开放性的疑难问题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疑难问题。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带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交流,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合作学习尤为必要。诸如在解答以下讨论性问题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和探讨,便于找到最佳的处理方式:
孩子好好的没有生病,却在幼儿园里吃了老师发的药。11日,有媒体报道了某某幼儿园给幼儿吃“病毒灵”一事,随后,公安、卫生、教育、药监等多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家长们总结了孩子出现的趋同性不良反应:长期便秘、肚子疼、腿疼、出汗、食欲不振。一位家长现场带来了刚刚给孩子做完的体检报告,6岁的孩子被查出肾积水,家长也怀疑是否和服药有关。请你用法律知识和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相关知识,对该事件做简单评论。
这种评论性、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进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此外,针对差等生的帮教活动,运用合作学习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感情,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小组学习的状况,适当给予指引,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收获学习成果。
四、 建立健全多元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原动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主,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评价的作用严重受限。为此,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针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建立健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为一体的评价机制。学生自评主要是为了学生审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小组评价是由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两种形式组成,也是小组学习的重点所在,不仅在于审视小组的合作状况,还在于审视成员的优缺点,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保证学习小组更加团结友爱。教师评价不仅在于学生个人,更在于学习小组,使得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更加懂得如何融入集体环境中,如何实现集体目标。同时,为了激励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设定“小组默契奖”、“小组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以此,推动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五、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表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具体是指,学生根据“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种有效学习形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激发不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鍛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从而保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泽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4,11(23):00028.
作者简介:
陈娟,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