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2018-01-19 13:34杨艳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合作能力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未来祖国建设的重任。因此,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以及勇于探索、参与竞争的精神和意识,养成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在当今社会,合作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学会合作不仅是社会发展以及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要求。中班幼儿对幼儿园生活已经非常熟悉了,教师要努力为他们创造合作的机会,并对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发挥身教的优势,及时进行表扬,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关键词: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创造机会

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决定着人生的成败。但是当今社会,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被娇生惯养,再加上电视、手游、电脑的影响,很多孩子放学之后很少出门,因此,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很低下。为了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至关重要。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总是将幼儿的合作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一、 积极创造合作机会

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合作的机会是很多的,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思想意识薄弱,树立不了正确的合作意识。因此,幼儿教师要抓住幼儿共同学习和一起游戏的机会,精心为幼儿设计系统的实践活动程序,使幼儿逐步感受合作的快乐,逐步形成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幼儿园中班,我们经常开展分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在开展这些游戏之前,教师将游戏的基本程序和规则介绍给幼儿,然后,由幼儿自己进行角色分工,自由开展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便会体会到,只有共同商议、科学分工、密切配合,才能使游戏开展的井然有序,每个人才能充分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最终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就得到了强化。再如: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布置教室的墙面时,笔者就动手为学生设计了一棵“合作、共享树”,引导全班幼儿共同参与,由于幼儿本身就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他们都特别爱动手,因此,参与兴趣十分高涨。他们各显其能,有绘画、有剪纸,还有的从家里拿来了可爱的照片、好玩的玩具等,并通过师生商议,将作品张贴、悬挂,把这棵树装饰得漂漂亮亮。这棵看似普通的树,却凝聚了全班幼儿的智慧和才艺,可以供幼儿们彼此欣赏小伙伴的才华。将树装饰完后,我与幼儿一起制定了“爱树公约”,培养了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整个过程,使学生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分享的愉悦,一棵“普通树”就变成了“分享树”“快乐树”。

其实,在幼儿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活动还有很多,如,接力赛、共搬物品比赛、互系扣子等等,都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力手段。

二、 善于进行合作方法的指导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太小,其自发性的合作行为是很难表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给予孩子方法上的指导。例如:在幼儿园活动中,搭积木游戏是最常见的,幼儿都非常喜欢搭积木,孩子一看到积木就你争我抢地玩起来,但总是自己玩自己的,即使自己缺少了什么,也不会跟其他小伙伴去合作,结果还会有幼儿玩得不开心。因此,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进行分组,使各组幼儿明确自己的游戏主题(架大桥、大房子……)然后共同商议,合理分工,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引导幼儿互相帮助,遇到游戏材料短缺的情况时,引导幼儿轮流使用,遇到一个人无法完成的项目时,引导他们学会求助。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合作能力将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 合理发挥身教的优势

身教胜于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总爱模仿大人的行为,特别爱模仿老师,在幼儿园里我们会经常听到有孩子说:“刚才老师怎么怎么样了;老师说我们应该怎么怎么样等等”,由此可见,教师是引起幼儿注意的典型人物。所以,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的模范作用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方面,教师一定要率先垂范。具体来说,一是教师的榜样示范。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良好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必然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如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位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保育员搞卫生时,教师帮着擦玻璃、抬桌子,这些行为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学习榜样。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二是幼儿的榜样示范。因为同伴,特别是幼儿喜欢的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这方面弱的幼儿一起游戏,让后者学习、模仿。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激励,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拓展榜样的示范作用。

四、 及时给予激励引导

虽然幼儿缺乏自发性的合作意识,但是,他们无意识的合作行为也是常见的。例如:在做游戏时的求助现象;学习中主动将自己的学习用品借给其他小朋友等等。当教师发现这些现象时一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的一句“你们合作得真好”,一个赞赏的眼神,竖起拇指的一个动作……都会使幼儿感到欣慰,从而激发幼儿合作的激情。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适时地进行个别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要跟他商量着玩”“你们都想当船长,没人当水手,玩不成了,怎么办?”“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这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會逐步有效地得到培养。

总之,合作能力其实就是一种品德,人之初,性本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自主意识还未形成,在此阶段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和睦相处,有利于幼儿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更有利于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中平.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4,(2).

[2]肖辉苑,林海萍.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2,(Z1).

[3]尚云丽.合作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倒返实验个案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1).

[4]郭华健.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作者简介:杨艳,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合作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的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