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晓丹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孩子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而在小学科目中美术学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着明显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本文就从小学生创造力的特点出发,指出了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策略,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意识;能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第一,小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每个人生下来就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对身边的人、物、事都会产生一定的想象,尤其在小学生阶段,他们会在大脑里对各种新奇的玩意产生无限的想象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界的好奇和探索。如蚂蚁搬家、啄木鸟啄树等,在发散性的思维中对身边的每个细节进行处理和想象,如他们发现树叶不同纹路时的新奇以及对不同动物的生长探索等,而这些均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小学生正处于对人生的探索阶段,他们的各方面思想认识比较单纯和美好,外界事物的好坏很容易影响到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所以说他们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不断塑造着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也就是强调的可塑性,而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对文化知识的要求,更多的是道德文化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和其自身的完整性有关。小学生阶段具有自信的人格可以让他们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创造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用鼓励和肯定的态度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第三,小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水平不一。小学生的创造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在较低年级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创造力水平较高,而在四年级这个分界点后,大多数学生的创造力会呈现下滑的趋势,这主要是和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方式有关,如有的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很快的掌握了学习的方式技巧,而有的学生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方可领会。如老师在黑板上描绘了一只小猫,创造力较强的学生会在老师的描绘中掌握绘画的技巧生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绘画方式,而较弱的学生扩散性思维较弱,只能根据老师所描绘的动画进行描绘。
二、小学生美术课堂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1.培养他们欣赏的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欣赏的培养是学生绘画的基础,这既是对学生技能的提升也是对其创造力的培养,而欣赏的对象来源于广大的宇宙之中,可以是简单的树木花草,也可以是充满艺术气息的美术展览,由小到大,由广及里,欣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艺术作品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积累下产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的理解,而欣赏的培养是对他们创造力的启发。如树叶落知秋天临,由落叶联想到秋天再到大千世界,在此中教导了学生的精气神,以及他们对欣赏的理解。
2.创新课堂教育,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们的发展参差不齐,美术的学习是他们的情感和对生活态度的表现,可以说是阶段性的表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并不是非要朝艺术家的方向发展,而是要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让情感有所升华,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论是用色还是彩绘,都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不需要制定评判的标准约束孩子们的想象力,而应该在学生的作品中找到和学生内心世界相呼应的色彩,他们严重的世界充满着美好与快乐,在视觉上所展现的效果与成人会有明显的差異,只有对学生的审美和认知规律进行探索分析后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寻找创作素材
美术的学习需要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而如今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大都是繁重的作业和补习班,所以老师可以定期举办郊游或采风,让学生在这过程中得到放松并且寻找到美术作业的素材。而美术的课外活动还有其他的存在方式,如美工等,让学生们收集废弃的塑料或易拉罐瓶进行简易物品的制作,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空余时间自主进行发挥想象,老师应该以自由创造为主题来丰富学生的美术思维,只有在不断地启发和指导下,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无限地延长。
三、结语
美术教育中应该围绕素质教育的主题,要想在美术教育中更好的培养和启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对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全面的认识,并根据不同阶段发展的差异性来选择合适一种的创造力培养策略,本文对课堂内外老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做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小学生的创造力在老师的指导和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创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羡姬.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吴冰清.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