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18-01-19 23:30刘文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切牙磨牙合力

刘文波

口腔正畸治疗是经矫正系统给予牙齿持久、温和的生物力量, 将已错位的牙齿排列整齐, 达到牙齿美观、健康并具有良好的咀嚼功能[1]。口腔畸形对面部的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 经牙齿矫正有效改善面型。在传统的正畸治疗中, 牙齿作为抗基, 但是牙齿易出现移动, 影响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对比分析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正畸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微型组, 每组45例。传统组患者中男28例, 女17例;年龄21~45岁, 平均年龄(32.56±5.65)岁;其中牙弓前突患者29例, 开唇漏齿患者16例。微型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0~48岁, 平均年龄(32.87±5.54)岁;其中牙弓前突患者30例, 开唇漏齿患者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矫正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常规口腔检查, 各项指证均符合口腔正畸治疗指标;②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良好, 均能配合整项正畸治疗;③入选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次研究, 且同意配合。排除标准:①伴有牙龈炎、进展性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患者;②不配合研究患者。

1. 3 方法 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正畸治疗, 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处进行带环, 指导患者使用口外弓制作的口外支抗, 同时联合进行横腭杆治疗, 在口内焊接Nance弓给予支抗加强治疗, 佩戴时间>14 h/d, 牵引力控制在200~300 g。在患者的下颌治疗中, 在第二磨牙处经带环和舌弓来有效增加支抗力度。告知患者每个月来医院进行复诊, 医生根据患者牙齿的移动状况来合理调整加力值, 患者连续接受2年时间治疗。

微型组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选取长度为10 mm、直径为1.5 mm的微型种植支抗, 使用的材料是钛金属。首先用浓度为0.02%的氯己定进行漱口, 经利多卡因进行口腔内部的局部浸润麻醉。在固定过程中借用X线对植入部位的周围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辅助检查, 而后将微型种植体植入, 角度与骨面垂直, 并往后倾斜30°, 尽可能将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骨皮质骨内, 完成整项种植后, 经X线确定牙根相邻结构、根尖片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应用链状的橡皮圈, 提高种植体和牵引钩之间的压力, 并将压力值设定在50~300 g。根据患者微型种植体的植入情况和牙齿的实际状况适当调整压力设定值。手术完成后, 经X线拍摄牙尖片,确定牙根关系, 术后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防控治疗, 每个月定期进行复诊, 根据情况适当更换链状橡皮圈。连续使用2年后取出。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咬合力测定:在经修复后1个月, 应用咬合力测定仪(型号:MFC-8701)对患者的咬合力进行测定, 方法:将咬合测试片置于患者的下颌第一磨牙处, 嘱咐患者用2 s/次的频率连续用力咬合10次, 选取咬合力最大的3次计算平均值并作为最后得到的咬合力。

1. 4. 2 咀嚼效率测定[3]:取约2 g花生, 经称定后给患者进行咀嚼, 左右两侧各咀嚼20次, 咀嚼后充分收集咀嚼物, 其中有咀嚼后突出的东西和漱口后吐出的东西以及牙面窝沟内残留的东西, 用蒸馏水进行搅拌均匀, 而后用200目筛网过筛, 取出残渣物烘干称重。咀嚼效率=(咀嚼前重量-咀嚼后重量)/咀嚼前重量×100%。

1. 4. 3 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面部进行X线摄影,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上中切牙的凸距、倾角差、磨牙移位等状况, 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

1. 4. 4 治疗满意度:应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 经1个月治疗后, 传统组患者的咬合力为(105.26±10.24)lbs、咀嚼效率为(70.25±5.26)%,微型组患者的咬合力为(162.54±12.64)lbs、咀嚼效率为(89.56±5.88)%, 微型组患者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治疗后, 传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为(2.65±0.52)mm, 上中切牙倾角差为(12.52±0.82)°, 磨牙移位为(5.68±0.85)mm;微型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为(3.45±0.55)mm, 上中切牙倾角差为(26.35±0.84)°, 磨牙移位为(3.28±0.74)mm;微型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大于传统组, 磨牙位移小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传统组非常满意11例, 满意24例, 不满意10例, 满意度为77.78%;微型组非常满意18例, 满意24例, 不满意3例, 满意度为93.33%;微型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口腔正畸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牙齿美观, 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 确保牙周健康。在临床进行正畸治疗中,支抗技术尤为关键, 进行支抗部分尽量不发生位移或是少发生位移, 确保矫正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如果支抗设计不合理, 矫正的力度不合适, 极大程度增加支抗牙发生移位 , 影响治疗效果[4]。

传统的正畸治疗固定相对较差,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移位、松动的可能性较高, 并可能对周围的牙周组织造成一定的不适感, 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过程中, 将微型种植体植入颌骨的任一部位, 减少空间和施力方向的限制, 种植体和颌骨的结合度较低, 临床不需骨结合, 简化手术的操作[5]。同时植入体较小, 给患者的创伤小, 植入后经施加外力, 不会导致钛钉松动或是移位,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较高。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能有效弥补传统正畸治疗的不足, 极大程度改善治疗效果[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经治疗后, 经1个月治疗后, 微型组患者的咬合力为(162.54±12.64)lbs、咀嚼效率为(89.56±5.88)%, 均明显高于传统组的(105.26±10.24)lbs、(70.25±5.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大于传统组, 磨牙位移小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满意度为77.78%, 明显低于微型组的9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优于传统正畸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切牙磨牙合力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芪”心合力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磨牙
合力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