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蔺+许培栓
【摘要】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将辅导员工作内容通过课程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旨在改变辅导员工作碎片化、零散化的现状,使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在课程构建过程中,须树立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合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明确课程定位以及凸出独有的课程特点。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 课程化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004-02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中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以课程化模式开展辅导员工作是专业化、职业化的体现,是教师身份的体现。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用课程教学的思维诠释其工作性质,用课程的形式规划其工作内容,用教学的标准规范其工作行为,用科学的方式评价其工作效果,把辅导员的日常教育转变成“课程”的形式,通过“上课”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最终成长为一种固化的工作模式。其目的在于改变辅导员工作碎片化、零散化的现状,使其系统化、科学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现实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深入的教育引导与管理服务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缺少一个面向所管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教育、服务的平台,无论是事务性工作还是发展性工作,在面向个体开展时都较为繁琐、随意、耗时、费劲。课程化模式要求辅导员把教育实践或活动整体转变成一门课程,并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从而确保学生接受辅导员全面、系统、完整的教育。这样既照顾了教育的广度即辅导员所带的全体学生,又顾及了教育的深度即问题解决的科学性,真正发挥辅导员“辅”和“导”的作用,增强了教育的效果。
(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可以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有序化、体系化,使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更富于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可以助力辅导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知晓学生的动态,避免工作零碎化。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辅导员的工作切实惠及全体学生,避免了辅导员对“重点”学生的“个别”照顾,使学生体会到辅导员的“存在”以及对于其自身的关爱和帮助,提高辅导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三)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成长
教育学家顾明远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定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敬,如果一个职业是人人都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从职业发展角度考察,辅导员工作职业化是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的基础,而课程化是职业化、专业化的体现;是强化教师身份、获得职业声望和专业地位的重要途径;是辅导员职称评定的依据和平台;是辅导员安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有利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呼吁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构建
(一)课程理念
爱因斯坦说:“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他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因此,我们的教育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某种人”。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是最根本的价值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因此,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建设过程中,其基本的理念须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关怀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是一个具有高度人文关怀的大学。在这种“人本位”的工作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是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
(二)课程目标
辅导员工作课程的目标主要分为社会主体目标和个人主体目标。
1.社会主体目标主要包括国家目标、用人单位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国家目标是要实现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繁荣昌盛,所以辅导员工作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会用人单位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和动手能力,具有创新进取的精神,交流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强的开拓型人才;学科发展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能得以传承、积累、创新并完善发展,同时促进学科的价值最大化。
2.个人主体目标分为辅导员个人主体和学生个人主体。辅导员个人主体目标主要是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包括教育管理能力、相关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等,以便实现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学生个人主体目标分为低层次和高层次两类。低层次目标是满足学生就业和谋生的需要。高层次目标是满足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辅导员工作课程应该确立以动态、发展为特点的课程目标,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和终身性,注重学生技能、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定位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认为,“课程”是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而设计并指导学生所有的學习进程和内容。“大学课程”是学校按照高等教育的目的所建构的教学活动系统,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经验。可以认为学生参与的“大学课程”是知识、经历和体验的合体,大学中所有正式的、非正式的、显性的、隐性的课程形式都应该包含在这一教学活动系统中,辅导员开展的育人工作也不例外。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内容属非正式课程,属于“院本或“班本”课程,是第一课堂正式教学之外的部分,有别于全校范围的正式授课。“非正式”一指场所,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其他校内外空间;二指形式,可以是知识讲授、现场演示,也可以是其它创新形式;三指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校园生活、成长体验等,所有专业知识以外的部分都在其列。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内容完全可以定位于以非正式课程形式构筑高校育人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外围课程”或是通识正式课的补充。endprint
(四)课程内容
根据《高校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将辅导员工作涉及的内容分为以下9类: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具体应该涵盖哪些内容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教学大纲和教材。高校必须组织专家学者,依据党的有关纲领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2005]2 号)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教育部令[2017]43 号) 、《高校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衔接大学生自接受教育以来所经历的系统德育内容,结合当前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参考国外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考虑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出台高质量的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性纲要、教材、教案,从而为高校开展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提供指导。
有高校尝试将辅导员的以上几类工作按照基础指导课、专项指导课、特色创新课等模块整合,每一模块设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再设置若干子课程,对每一子课程都规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学时和教分,从而实现教学计划内外课程的有机结合,值得借鉴。
(五)课程特点
1.思想性。辅导员的工作就是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其课程内容必须具有思想性,才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引领和产生导向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功能的体现,是其他任何教育都無法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学会独立思考,教育引导学生尽可能达成政治共识 、思想一致、行为统一,进而发挥政治稳定作用。
2.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课程的设计应该以解决学生问题和成长需要为靶向,针对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范畴出现的问题和诉求,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专题和模块,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切实服务学生成长。
3.系统性。辅导员工作课程在整体上应该具体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零散内容的简单拼凑。比如,从空间角度看,主要涉及其思想形态、专业学习、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社会实践、职业规划等诸多方面的横向组合;从时间角度看,主要涉及大一适应性、大二专业素养养成、大三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大四求职考研等问题。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空间横向的组织和时间纵向的序列,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辅导员应该连贯、系统地进行,根据教学大纲的进度顺序,从近到远,从浅到深,由简到繁,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4.生成性。辅导员工作课程具有生成性,这是由辅导员工作课程实施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学校会对辅导员工作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每一个主题教育(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课程(活动)教学的周密设计,这是辅导员工作课程计划性的一面。同时,每一个主题教育(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因此,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体验和感悟不断生成和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辅导员工作课程生成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对辅导员工作课程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8
[2]饶玲.课程与教学论 [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4
[3]高有华.高等教育课程理论新探[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8endprint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