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摘要】介绍了构建信息化学习资源,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阐述了学生在信息化、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开展自主、开放、探究式的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的具体操作模式,为广大一线教师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学习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 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061-01
构建信息化学习资源,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信息化、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开展的自主、开放、探究式的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以下是我在课题研究中对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一些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与大家共享。
1.制作学习网页,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制作学习网页,编辑作文集、诗歌集,手抄小报、成长纪念册等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成长的足迹”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利用假期双休日时间,让每个学生收集自己一学年以来的读书笔记、作文、照片等分别制作自己的成长记录册、读书笔记集、作文集,自己设计封面,自拟题目。学生收集了自己从幼儿园到现在的每一阶段的照片、老师和家长的评语,每张照片都配上相应的解说词,介绍清楚拍照片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自己的感受等。这一实践性作业我给孩子留了一学期的时间,通过展示交流,学生在欣赏别人作品的时候,又在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活动中学生无论从资料素材的收集还是作品的制作都兴趣十足,作品完成得也很好。
2.选择性的收看媒体节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信息时代,杜绝学生与电脑的接触显然是不可能的,千堵不如一疏。与其千方百计阻挠学生上网看电视,不如引导他们有选择性的关注媒体节目。如引导学生收看百家讲坛、今日说法、探索发现、同一首歌、电视散文等栏目,在开展“走近唐诗宋词”和“走进四大名著”两个综合性学习时,从百家讲坛下载了关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的文稿、视频资料,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相关文稿、视频资料,学生观看后非常喜欢。
今天,我看电视的科教频道时,正在讲敦煌书法,我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文字字体就是敦煌书法中的汉简体书写的。于是我饶有兴趣的看了起来。《敦煌书法》共四集,主要介绍了敦煌书法的形成和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
在敦煌的艺术宝库中,有一支光芒四射、瑰丽多姿的奇葩,那就是从汉简、张芝书法,敦煌藏经洞写经为代表的敦煌书法。它数量大、书体多姿、笔法变异、风格奇巧、功力深厚,令人叹为观止。它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对文字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张芝又是谁呢?
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甘肃敦煌人,敦煌书法代表人物。张芝生活时期,行笔迟缓且有波的隶书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代之而兴的是书写起来快捷流畅的“今草”,社会上形成了“草书热”。在中国书法史上,张芝与怀素前后辉映,代表着汉唐时代盛行期的两座丰碑,连书圣王羲之都谦让三分。王羲之、王献之、怀素、张旭四位大师,他们的师承都源于中国史上第一巨人——草圣张芝。
可是现在,承载敦煌书法辉煌历史和记录当时社会百象的“汉简”,由于种种原因散布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英国最多、法国最细、日本最隐秘、俄罗斯最庞杂,而它们的老家中国只有最残破、最散乱的一些……中国的敦煌遗书,被外国人“收藏”,真遗憾呀!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老家?现在又怎么样了?
这是一个小学生看了《敦煌书法》后的感慨!这样的活动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和节目主持能力,還是一次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的爱国主义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3.建立博客作文平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翻译而来。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它有着极其出色的交流功能。在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博客这一特点,首先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交流平台。每次作文指导时,我都会根据习作的要求,利用互连网强大的搜索功能,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寻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加以甄别、整理,以便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版
[2]毕田增,周卫勇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