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雯英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教师的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正逐渐由单一向自我主导的多元模式转变。文章从园本培训的模式构建、研训方式、外培安排、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在理论上逐步完善教师园本培训体系,在实践上为幼儿园继续教育工作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推动幼儿园教师园本培训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关键词】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外出提升;专业成长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随着社会发展,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校本培训已逐渐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自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幼教改革不断深化,对幼儿教师专业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满足家长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期盼,我园形成了“夯实园本培训,按需外出提升”的园本培训模式,整合各级各类培训力量,形成培训合力,促进我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扎实开展,有效提升了全园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构建园本研训模式,夯实园本培训基础
我园将教师的继续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把园本培训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园为本,拟定了培训、考核、学时审核、奖惩、档案管理等制度,确保了园本培训的有序高效进行。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园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有效运行管理网络。同时健全教研组织,依托年段,同年段的教师组成年段教研组;依托领域,有相同兴趣爱好、共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特色教研组,定期开展研训活动。
(一)合理分层,为教师制定最近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依托园本培训,我园关注教师成长过程,侧重于教师的不同成长时期,把教师分成三个层次,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不同的培训内容。教师根据不同层面的要求制订自我培训计划,积极主动开展培训活动。
1.第一层次:教龄一至五年的新教师。(1)侧重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2)进行学历培训,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3)学习计算机技术,达到中级及以上水平;(4)发展一到两门技能特长;(5)确定未来教学特色发展方向,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2.第二层次:教龄五年以上的成熟教师。(1)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念的更新,提高教育创新实践能力;(2)概括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将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3)开展行动研究,形成具有个人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3.第三层次:在教学、科研方面获得较好成绩的骨干教师。(1)侧重于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2)牵头、参与幼儿园承担的各级大型课题的研究实验工作;(3)基本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有比较成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逐步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过渡。
(二)推行“双轨制”园本教研,助力教师自我培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工作给教师带来快乐,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将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相结合,通过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园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园推行“年段教研组”和“特色教研组”,双轨同铺,并驾齐驱。两种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不同组别、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培训与学习,同时对教师继续教育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大力提倡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切实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年段教研组。由年段长组织,本年段教师全体参加,有小班教研组、中班教研组、大班教研组。年段教研组主要研讨分年段的活动、主題内容的选择确定、周计划的安排、主题区域材料的增补等。另外,每个年段教研组要帮助组里的每位教师磨课。每学年每位教师都要向全园教师开放一个半日活动。在半日活动里,要开一节代表自己水平的、符合自己年段年龄特点的请检课。园里不带班的教师都要参加观摩、研讨,写出观摩感想,提出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力求将活动做精,做得有特色。半日观摩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日常带班水准和素质的提升。
2.特色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成员由教师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愿报名,幼儿园适当调配组成。目前我园有健康教研组、语言教研组、音乐教研组、美术教研组。每个教研组都要开展本领域的教研活动,同时分担幼儿园的各大活动事项。如每年的亲子运动会,场地布置、项目安排等,就由健康组挑重担;幼儿园的环境布置等,则由美术教研组出谋划策;毕业汇演、合唱节等则是音乐教研组谋划;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语言教研组不遗余力来组织开展。另外,每个特色教研组每学年要推出研究课、精品课,邀请园里的教师观摩、学习、研讨。
每一位教师,既是年段教研组的成员,也是特色教研组的成员,年段教研组与特色教研组时而分工,时而交集,双轨并进,有序开展,确保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和各特色活动的开展,而教师们也在各项活动中得到锻炼,有助于全方位素质的养成。
二、形式多样研训结合,提高园本培训实效
我园根据“分层定标”的情况,对三个不同层面的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活动。根据培训主体的不同,将培训活动分为两类:一是由幼儿园组织的集中培训活动,如专题讲座、五项技能竞赛、《指南》解读培训等;二是教师依据个人实际、特长、兴趣、任教需要,自己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自主研修,或完成某项课题研究成果,或学习某项技能特长,或提高某种专业素质,为形成个人教学特色打好基础。
多种培训形式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促进培训进一步优化,有“头脑风暴”式、“特色主题论坛”研讨式、“教学研究合作体”研训式、案例研讨式、实践探究式、专家培训式、录像课观摩式、课题促研式、层层磨课式、成长记录式、师徒结对式……
如“头脑风暴”式。为避免教师在培训中“参而不与”,我们采用了“头脑风暴”这种当前流行的培训方式。培训不再拘泥于规则,教师思维更加自由。围绕幼儿园的实际,教师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思维的碰撞,然后组与组之间再进行交流,从而找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围绕问题找出解决的策略和方法,最终达成共识。教师真实地交流,自由地碰撞,一场场“头脑风暴”,大大激发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endprint
再如“特色主题论坛”研讨式,是指幼儿园根据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具备的条件而确定一系列的相应主题开展论坛活动,借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模式。例如“追求幸福的人生”唤醒了教师对幸福的重新认识,消除了职业倦怠感;“新教师论坛”激发了新教师对自我成长的定位和思考:我能为幼儿园做些什么?我有什么优势和特长?我该怎么做?“读书交流”丰富了教师的文学积淀,盘活了教学智慧。此外还有“开展自身的教学反思”“探讨本人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教研收获”“改善我们的教学实践”等研讨活动,真正促成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开发。
又如案例研讨式。教师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进行互动研讨。如“自然角如何开展”“晨间谈话活动如何组织”“说课的艺术”“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等问题的研讨,采用呈现案例、小组讨论分析案例、集体讨论、总结评述的研训过程,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讲解、分析,使教师打开了思路,从而豁然开朗,有的放矢。
三、实行按需外出提升,促进教师个性发展
每个学期,幼儿园都有不少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这些培训,是不是教师感兴趣的?指派哪些教师参加?于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升是否有帮助?相同类型的培训是派同一批教师去,还是派另一批教师更有利于幼儿园的发展呢?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
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培训活动是教师感兴趣的,那么就能让“要我培训”转为“我要培训”,培训时看手机,睡宾馆,或溜出去逛街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就可以杜绝。另一方面,“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培训的内容应该是教师“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如一次关于音乐教学的较高层次的培训,安排一位没有音乐素养而且从未接触过音乐教学的教师去学习,听得是一头雾水,也得不到太多收获;但如果安排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一定造诣的教师去学习,就容易产生共鸣,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就能从中找到答案,教师的素养借此培训就能获得较大的提升。
我园的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初,采用问卷方式,对本园教师的外出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教师自身发展需要,梳理出教师外出培训的意向。教师则制定外出培训计划,自己罗列想要参加培训的内容、方向,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喜欢参加课堂观摩,有的教师需要丰富理论知识,有的老师愿意提升科学领域的教学能力,有的教师喜欢参加艺术领域充电……园领导结合幼儿园的发展需要和教师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因为更多地考虑到了教师的需要,教师的主动性被激发,培训的效益自然就大大提高。
外出培训的教师,都带着任务出发。回园后,要提炼培训中学到的亮点,或写出图文结合的培训体会,或开设汇报课,或传达精髓讲座,用多种形式对园里的教师进行再培训,从而形成部分教师的外出培训变成全园教师的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培训效益自然获得最大化。
四、基本考核特长考核,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基本考核加个性特长考核”是指在达到基本项目考核基础上鼓励教师不断发挥个性特长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考核方式。实践证明,该考核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既对教师的共性即基础方面有了全面完整的考核,又让教师的个性特长有了很好的体现。我们认为,教师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时,要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来评价,才能真正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我们为三个层次的教师设计了不同的评价内容。
(一)新教师
以专业责任心养成为重点,通过师徒结对、师徒带教、县级园级培养、教师成长档案建立等途径,冲击县教坛新苗等荣誉,以此帮助新教师树立从事幼儿教育的积极志向与意愿,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成熟教师
以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升为重点,通过市、县、园级培养,立足岗位实践,拓展项目研究等途径,助推教师快速发展,力争县教坛新秀、县名师等荣誉,促使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素养优良。
(三)骨干教师
以风格形成为重点,通过专家结对引领、名师工作室、名师带教激励、输送外培提升、县级风采展示、园内指导辐射等途径,努力获得市教坛新秀、市德育新秀、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并以此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更娴熟,成为具有个人专业风格的教师。
每项活动的有效落实需要配套的制度和机制作保障。幼儿园在“以人为本、以园为本、以需为本”的师资培训理念下,树立“规范中显自主、自主中重落实”的思想,实现“全员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发展”的教师成长目标。
我园注重园本培训工作,培训活动有声有色,效果彰显,教師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园本培训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可喜变化,教师教育观念明显转变,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行为不断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我园教师共有三十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论文评比中获奖,参加市、县教学竞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支充满活力和智慧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目前我园有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教坛新秀4名、市明星教师10名、市教改之星5名、省教科研先进1名、市教科研先进1名、县教科研先进6名、县优秀班主任8名、县教学名师2名、县教坛新秀20名,为全县幼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实践证明,我园“夯实园本培训,按需外出提升”的园本培训模式真正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满足了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工作效益,使幼儿、教师、幼儿园共同发展,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推动教师继续教育良性发展,促进我园教师各方面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功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J].生活教育,2015.
[2]张玉华.校本培训研究与操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