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研究

2018-01-17 10:41连娟闭乐华
锋绘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小组工作流动儿童

连娟 闭乐华

摘要:城乡融入的不断深化,劳动人口在地域间的流动成为了常态,尤其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长。随迁城市流动儿童在进入新生活地——城市时面临着环境适应、文化认同、社会交往适应等多重问题。本次研究通过《社会融入量表》调查南宁市少数民族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现状,并选取南宁市江南区惠民学校作为试点对其在校七年级流动儿童进行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

关键词:小组工作;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

随着城乡融入的不断深化,劳动人口在地域间的流动成为了常态,尤其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长。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其子女也跟父母来开原生地进入城市生活、学习。据《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 》显示,截止2016年底中国流动人口约为2.47亿,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处于“流动”之中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总数约1亿人。广西共有流动人口543万人,其中南宁市现有流动人口有140多万人,流入人口74万人。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重要交通枢纽以及人流、物流、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吸引了大量少数民族人口。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本省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城市而言较为落后。城乡间较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使得随迁城市流动儿童在进入新生活地——城市时面临着环境适应、文化认同、社会交往适应等多重问题。同时流动儿童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生活、学业等难以提供相应的支持,这使得流动儿童在融入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适应问题,影响其融入城市较为缓慢。本次研究通过《社会融人量表》调查南宁市少数民族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现状,并选取江南区惠民学校作为试点对其在校七年级流动儿童进行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

1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现状

1.1 社会交往

调查点中的被访儿童66.7%的被访儿童对自己在“是否受同学欢迎”的问题上持否定和不确定态度,显示出流动儿童离开原生地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后,在陌生环境的人际互动中不自信。有11.1%的被访儿童表示在新学校中没有交到要好的同学做新朋友。说明流动儿童在新环境的社会交往中还需要外界的支持与帮助。流动儿童离开农村后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学校与家,在学校中以学习为主,回到家中这些流动儿童由于没有其他活动场所和娱乐途径,仅有17.8%的被访儿童有参加较多的校外兴趣小组或活动。他们课余时间大都以上網及玩网络游戏为主,这对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流动儿童中游戏成瘾及厌学的问题较常发生。

1.2 社会支持

流动儿童由于年龄尚小,生理心理都处于未成熟的发展状态,对陌生环境更易感到不安及焦虑,因此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更需要家长、老师等成年人的支持。调查点中40.6%被访儿童表示从老师获得过相应的支持,仅有36.9%的被访儿童曾多次从老师那里获得帮助。老师是学校资源与学生间的连接者,老师能否帮助流动儿童学生适应新学校的学习生活,决定着儿童对城市生活的融入感的直接体验。

社区是流动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景,社区对流动人员及其孩子的帮助和支持也影响城市外来流动人员对城市的归属感及融入感。但由于流动人员在城市生活大都聚集于城中村这些人口密集、房租低廉的社区,这些社区有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性大,社区服务资源相对紧缺,加之大部分流动人员都采取的短租的租房方式,经常变动住所,因此大部分的被访流动儿童都没有接触过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社区为流动儿童提供了哪些帮助服务项目。

1.3 文化接纳

与汉族流动儿童相比少数民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还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其民族文化的风俗习惯能否被城市所接纳反映着实质意义上社会融人,其社会融入感并非摒弃原有文化而接受新文化,而应是原有的民族文化被接纳与新城市文化相融合。这种文化认同既是一种个体对自我的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的“我们感”的途径和过程。

调查点中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在与同辈的交往中较少提及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学校也较少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

1.4 教育融入

学龄期儿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是流动儿童知识技能得以发展的重要场所,流动儿童可以通过学校进行文化和社会的整合。因此能否适应城市学校生活是儿童能否融入新环境的关键因素。大部分流动儿童从乡村来到城市就读都面临学业不适应的问题,能否从学校尤其是老师那获得相应的帮助对其学业成绩提高有一定影响。学业成绩是教育融入程度的最直观的评价指标。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一直存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虽然政府已经颁布了了相关促进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城市就学的相关政策的,但这些政策主要针对流入地教育机构及政府,对于人口流出地的责任义务无明确规定,因此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仍然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立学校拒收流动儿童的情况,目前南宁市接受流动儿童的学校仍主要以民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存在教育资源较差、师资力量较弱的同题,老师无法充分关注流动儿童学生的学亚并对其提供辅导支持。三分之二以上的被访儿童表示没有接受过老师的学业辅导、课外兴趣辅导等支持。

2 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

2.1 小组活动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是以团体活动方式,使个体借助团体场的力量,相互作用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小组的社会功能,实现个人社会功能的完整。小组工作具有康复、能力建设、矫正、社会化、预防、社会运动、问题解决、社会价值等功能,其小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开设小组对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干预可操作性强、接受度高。因此本研究对南宁市江南区惠民学校中的七年级流动儿童进行小组工作于预。

2.2 介入方案

本次研究通过开设成长小组工作坊的形式对七年级的城市流动儿童进行于预介入,以生命教育、自我认知、人际互动、法律意识、思维开发、动机激发等几个方面为主题设计小组活动,共开展七次小组活动,每次小组活动约50分钟。

2.3 小組工作介入结果评估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成长小组活动对流动儿童进行社会交往、自我人知、安全法律知识、思维发展、学习动机等多个方面进行介入。成长小组的形式受到了被访儿童的认可,他们能从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到人际交往、学习方法、法律及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在小组括动为流动儿童们提供了课堂之外的信息渠道,通过工作者的影响增加了组员对集体的融入感。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2.3.1 促进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小组活动主要注重引导流动儿童秉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平稳的度过青春期这一阶段,使其得到心理健康良好发展。在整个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工作者全程关注方案服务对象的心理变化,并促进服务对象向好的、积极地方向.发展。

2.3.2 服务对象的学习生活受到良好影响

小组活动短期之内,从表面现象较难观察服务对象的变化与影响,经过评估,服务对象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团队成员积极方面的影响,并运用志愿服务所教授的知识与技巧,解决个人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寻求家长、老师、同学以及团队成员的帮忙。

2.3.3 对安全、法律基本知识的把握

通过评估了解到,大部分的服务对象了解掌握了安全知识及基本的自救方法。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虽不全面,但通过活动的展开他们了解到法律的严谨性及认识到法不容情,法律不容任何人的挑衅。

2.3.4 娱乐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小组活动的开展不仅对服务对象具有实用性,同时通过视频播放、小游戏、小品等具有娱乐性的活动使活动开展得以寓教于乐,服务对象在活动中不仅仅得以学习到使用的知识,同时也能得到很好的放松。

3 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等多元主体的协助模式关注流动儿童发展

3.1 政府明确政策责任,确保惠民政策落地

打破二元分割体制的壁垒,为消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市适应性问题创造良好的制度与体制环境。促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需要在制度政策上明确人口流出地及流入地双方在社会保障及教育的相关责任,只有责任明确才不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导致流动人员及其流动儿童被边缘化的困境出现。并在社会救助、教育救助才能真正促进社会融入。同时对现有城乡二元的法规政策进行改革,逐渐消除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流动人员及其子女的影响。

3.2 学校、家庭、社区构建互助模式拓展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支持网络

学校除了在学业上增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之外,在增强流动儿童的融入感、适应性及抗逆力等方面,通过专业的学校社工在学校开展小组活动对流动儿童进行介入,对融入出现问题的特殊儿童进行个案辅导。对家长也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进行教育方法方式及教养方式的培训,使家长能够掌握科学的教育及教养理念,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对流动儿童的适应不良给予支持。在流动儿童居住的社区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及工作者为流动儿童提供相应社区资源支持,由社区社工对流动人员家庭提供信息咨询、资源链接等服务。在少数民族节庆日开展民族特色活动,在社区的“430课堂”中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设计特色且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活动。

3.3 发挥社会工作对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的专业作用

传统老师、家长对流动儿童的支持大都以成人的视角去分析儿童的问题及需求,要求他们的学业成绩,为成绩至上。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经常采用打骂、责备等简单粗暴的手段表达对流动儿童的关心,这种关心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和不满,效果也极差。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除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教养方式外,不知道该如何关心孩子,缺乏科学的教养理念和知识。学校、社区、家庭对流动儿童的支持都需要在专业的方法帮助之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助人理念之下,以流动儿童的需求出发,利用小组、个案、社区等工作方法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介入。在社区开展社区工作与社区资源链接,利用社区动员、社区综合服务等方式服务社区中的流动人员及流动儿童,通过社区走访了解社区成员的社会融入问题。通过成长小组、社会化小组、支持小组、自助一互助小组等形式对社会融入出现问题的流动儿童进行支持和帮助。对小组中的特殊流动儿童成员及其家庭进行个案跟踪服务。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渗透社会工作专业助人方法,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6.

[2]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天津:南开大学,2009,(6).

[3]奕如寒.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2,(10).

[4]石长慧.文化适应与排斤:流动少年的城市融入研究[J].青年研究,2012,(4).

[5]刘梦.小组工作(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8.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小组工作流动儿童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
小组工作方法在中职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