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松亭
摘要:舞蹈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在德、智、体、美等多个层面实现对孩子的综合培养。本文从儿童舞蹈教学实际入手,对儿童舞蹈教学创新方法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幼儿舞蹈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儿童舞蹈;教学设计;创新方法
0 引言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艺术,其在促进孩子身体协调性发展,提高孩子审美素养,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随着兴趣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舞蹈班进行训练,以期在系统知识与技能学习中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但是从当前儿童舞蹈教学实际来看,许多教师在方法选择上单一僵化,缺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综合考量,影响了实际舞蹈学习效果。基于此,笔者就结合实践对儿童舞蹈创新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 加強示范指导,夯实舞蹈基础
舞蹈是利用肢体动作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儿童舞蹈中动作示范指导是基础,是孩子打好基本功,提高身体协调性的关键。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基本动作为孩子提供准确的指导,并及时纠正其中的问题,在保证训练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其对肢体美感的体验。在动作指导中,教师首先要耐心细致,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某一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进行——讲解,保证孩子对动作的初步理解;其次,注重动作分解,降低学习难度,并保证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避免“欲速则不达”;最后,创新示范指导新路径,例如在《花喜鹊》的动作示范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孩子播放舞蹈视频,从视觉上形成初步体验,然后通过语言描述一只可爱的花喜鹊翩翩起舞的情境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在脑海中形成清晰、深刻的形象,并协调肢体动作完成情感的表达。
2 配合音乐教育,优化教学氛围
音乐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的艺术特点,为儿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儿童对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舞蹈艺术的理解能力。在创新教学指导下,教师首先要注重对音乐的选择,即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好选择音乐类型与具体曲目,如《小燕子》《宝贝宝贝》《小兔子乖乖》等耳熟能详的音乐会为孩子营造出熟悉的音乐场景,并在脑海中构建清晰的舞蹈形象,进而配合音乐展现舞蹈动作。其次,注重对音乐内容的渗透,尽量为孩子提供故事化的叙事情节,让孩子不仅体会音乐节奏,也能够理解音乐表达内容,进而刺激其编创舞蹈动作,实现舞蹈与音乐的融合;最后,探索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方法,让孩子在音乐氛围中感受、欣赏舞蹈艺术,并形成利用舞蹈动作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3 深入生活观察,拓宽学习思路
儿童的好奇心强,对身边事物充满了观察与探索的欲望。基于此,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渗透生活化理念,将课堂舞蹈训练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指导孩子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一切美好的事物,并为舞蹈创作积累素材,提高肢体表达的生动性与准确性。例如在儿歌中经常会出现小动物的形象,而要想利用肢体动作准确地表达出小动物动作、神态特征的同时也能够展现艺术美感,则需要学生深入对小动物的观察,在猫捋胡子、小狗追尾巴,兔子竖耳朵等这些动作中,收集舞蹈动作的创作素材。儿童由于思维发展不完善,对于生活的观察往往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分析以及将其转化为肢体动作的能力,针对次,教师在舞蹈训练中应为儿童做好示范,如在《小花猫》的舞蹈教学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体会“洋洋得意胡子翘”、“太阳底下睡懒觉”等习惯,指导孩子在家长的辅助下观察小猫的行为,然后让孩子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并与教师一起探讨动作的编创,调动孩子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将生活素材转化为舞蹈动作。
5 渗透游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游戏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方式,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游戏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思想,并有利于寓教于乐目标的实现。一些教师在舞蹈训练中秉承“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对孩子的训练过程进行机械刻板的讲解与指导,让孩子在重复的训练中身心俱疲,失去了主动参与的热情。针对此,在创新教学指导下,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认知特征,构建学习氛围,利用游戏强化学生对舞蹈的形象认知。例如在“平踏步”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火车”的游戏,让孩子分别扮演车头与车身,并在一致的节奏中进行“平踏步”,在集体的协调动作中深化对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创新理念,立足舞蹈教学基础,通过示范指导规范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配合音乐节奏,体会舞蹈的语言魅力;深入生活实际,在观察生活中探索更多的舞蹈编创素材;结合游戏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为孩子拓宽学习领域,进而在舞蹈艺术中探索更广阔的空间,体验更加多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宁.浅析儿童舞蹈教学中舞蹈道具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8,5(31):368-369.
[2]陈安安.童真童趣——儿童舞蹈教育的根本途径[J].艺海,2018,(0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