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濮阳县分校 李爱英
濮阳县农业畜牧局 管先军
先将棚架建好,然后在棚内地面铺1层新砖,砖约6 cm厚。立体挂袋前,先用10%浓度的火碱上清液,把大棚内部地面、四周及棚上的塑料布均匀喷雾消毒1次。
消毒后的挂袋大棚,在栽培棚上方每根螺纹钢上,每隔20~25 cm处,按品字形系紧两根细尼龙丝绳,底部的绳头打成活结,或每隔40 cm处直接挂上钢丝套串备用,每串挂袋底部离地面距离15~20 cm。同时,在地面每根钢筋上分别到两头绑好双股尼龙丝绳备用。
为了提前挂袋,当夜间平均气温在-5~10 ℃时,可结合人工快速增温,待温度达到10 ℃后,菌袋开始进棚,使运输时袋料受伤的菌丝体重新愈合复壮,菌丝长满袋后,增加光照3~5 d,以诱导木耳子实体形成。当料袋上出现棕色米粒状耳基时,手提料袋放入0.2%的多菌灵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旋转几次进行表面消毒。
当大棚温度达到15 ℃时,菌袋表面菌丝全部变白后,即可将菌袋开口育耳。选小孔打眼出耳技术,购买小孔打眼机时要重视割口刀头质量,其优与劣直接影响出耳的快慢、杂菌率及品质。小孔割口机一般选择16排,刀头与刀头之间距离以2 cm为宜。在料袋上均匀打孔开出“V”字形耳孔,深度以0.8~1 cm为宜,孔口以1 cm长为宜,孔与孔之间相距5~6 cm,每个料袋上开6~9个孔。
开孔后料袋悬挂于耳架上,袋与袋间距10~15 cm,要随割口,随挂袋。首先,在挂袋绳上套入7~8个塑料环并用细铁丝钩住掐好,之后把已割口的菌袋袋口朝下,左右夹在两根尼龙丝绳的最底部,并摘下1个塑料环紧靠袋底,既可挂第1袋,第2袋继续袋口朝下并紧靠第1个塑料环,再摘下1个塑料环紧靠袋底,以后按同样步骤进行,一直挂完1串为止。为避免中后期菌袋随风摆动导致大量耳芽或耳片脱落,每挂完1串后,要把最底部的菌袋放入事先绑好在钢筋上的双股尼龙丝绳中,待每趟菌袋挂完后,每隔1 m处用细铁丝钩掐紧菌袋,或用细绳直接绑紧。挂袋时密度不要过大,中后期在高温、高湿季节,通风不良,耳片会变薄,变黄,腹面弹射孢子停止生长,易出现流耳、烂耳。所以,一般用尼龙丝绳立体挂袋每根可挂7~8袋,用“山”字形钢丝套串直立插入挂袋,每串可挂14~16袋,挂袋时行与行之间应按“品”字形进行,袋与袋之间距离10~15 cm为宜,不能少于10 cm,行与行之间距离不能少于28 cm。
大棚的宽度易窄、袋与袋、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宜稀,棚内既有温度,又有足够湿度(湿度大小直接影响原基形成的快慢和整齐)、光照、氧气,才能使原基形成的快而整齐。“干养菌丝,湿出耳”,育耳期间棚内只有温度,只能愈合菌丝,只有湿度,没有温度,育耳也较慢。菌袋挂完后,为愈合割口时受伤害的菌丝体,5天内禁止喷水和通风换气,待割口处菌丝封口变白后,再提高湿度。5天后必须用洁净的井水浸透全部铺砖,结合棚内湿度每天喷雾2~3次,每次喷雾2~5 min,在喷雾时可每天结合温度高低通风换气(温度低在中午进行)1~2 次,每次 15~20 min。为了黑木耳原基快速形成,棚内湿度80%为最佳(即手摸菌袋有湿润感)。此期,昼夜温差刺激可使原基快速形成,禁止棚内昼夜恒温,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24 ℃,夜间温度可下降到6~10 ℃。棚内地面铺砖中饱和的水分每隔4 d排放棚外1次,然后重新放入。砖中要有足够的饱和井水,通过人工控制小气候,中早生品种8~10 d,中晚生品种需12~15 d,按上述管理重复操作。在挂袋地面铺一层纱网收集落地的木耳,以保持干净卫生。
中后管理期间应形成一个干、湿交替式环境。原基形成到耳芽长出袋外需7天左右,干旱季节,菌袋上层部位,靠近棚四周外的菌袋内耳芽会干卷,这些部位要多喷水、勤喷水,低温时,挂袋下层、中间部位,积水会发生烂耳和杂菌污染等,应少喷水或不喷水。要保持地面5 cm内水分饱和, 根据实际喷水 3~5次,每次喷水 15~20 min,使棚内湿度在85%以上。当耳芽直径达到0.5 cm时,地面砖中禁止存水,待耳芽直径长至1 cm时,白天棚内温度在22 ℃以上时,加强通风换气。之后,覆盖遮阳网,当幼耳整齐、逐渐增大时,停止浇水,打开所有遮阳物。同时,在每个菌袋上竖向扎2个孔,给袋内增氧,待菌袋全部打孔后,根据情况而定使菌袋暴晒3~4 d,菌丝体重新愈合后再开始喷水。当白天温度达到25 ℃时,大棚四周和棚顶的塑料膜、遮阳网全部打开并加长夜间喷水时间。温度达到27 ℃时,必须加大棚内通风,增加足够的直射光照,白天停止浇水,下半夜自然温度最低,如连续浇凉水,菌袋内高湿低温,孢子不易弹射,耳片会加黑、加厚。
耳芽长至1.5 cm时,每隔4 d用0.3%浓度的食盐溶液或结合浇水使用漂白粉溶液(比例应按照我国饮用水标准进行)均匀喷雾子实体1遍,延缓木耳孢子弹射,防止流耳烂耳、线虫发生、霉菌感染,增加木耳厚度及亮感度。整个黑木耳生长周期,不要用营养类、激素类及药物类等产品喷施木耳。最好单一使用1万~1.2万Gs的强力高效磁化器磁化水喷施木耳,使黑木耳达到无公害或绿色产品标准,
提前做好大棚防雨措施,加大棚四周及内部通风换气,必要时在棚内中心管理道上安换风扇,往上加大吹风,降低高温高湿环境。耳片腹部出现白粉层,基本展开变软,停水1 d,使耳根收缩,当耳片全部展开,直径长到2.5~3 cm时,即可集中采收,禁止耳片过大采收。采收应坚持采大留小,如耳片大小均匀时,可一次性采摘。采后停止浇水,待新耳芽形成后继续喷水,一般每批料可采摘2~3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