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农业局 王林中 胡玉红 杨平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项城市分校 聂霞
小麦追施尿素对小麦的生长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如果在小麦追施尿素时不注意施用方法,则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用尿素追施小麦时应做到“六要”和“三忌”。
小麦追施尿素适宜施用量为8~12kg/667 m2。
小麦追施尿素施用不均匀会造成小麦烧苗,还会造成肥料浪费。
小麦追施尿素应尽量深施覆土,以10~15 cm深为宜。
春季追施小麦时,应比其他氮肥提前 5~8d。
小麦追施尿素要配施磷肥、钾肥,才能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
小麦中后期根外喷施尿素,每667 m2用2%的尿素1 kg,对水50 kg,共喷 3~4 次,间隔 8~10 d。
用尿素追施小麦时,不能和氨水、碳酸氢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尿素易溶于水,撒施地表不覆土,养分溶于雨水而流失,还会粘在叶面上造成小麦烧伤。
尿素在土壤中以分子状态溶于水中,虽能被土壤吸附保存,但施后大水浇灌、串灌,尿素未被吸附就会被冲淋掉。因此,应以细水浸调为佳。
尿素含氮量高,在农业种植中用途非常广,尿素除用于作物的底肥外,绝大多数用于作物的追肥。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的浪费情况发生。因此,用尿素追肥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实践证明,对中低产田地块增加施肥量,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对高产田块则保持一般施肥水平即可。
提高追施化肥利用率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作物对养分吸收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尽量做到在作物的营养盛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实践证明,把尿素施在地表常温下4~5 d后,大部分氮素便氨化挥发掉,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尤其是在石灰性和碱性土壤的表面,其氨的挥发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在用尿素给旱田作物追肥时,最好是刨坑或开沟深施10cm以下,这样才能使尿素处于潮湿土之中,有利于尿素的转化,也有利于氨态肥被土壤所吸附,减少挥发损失。
因尿素含氮量高,养分浓度大,具有很大的吸湿性。因此在追肥时,要防止把尿素施在作物根系附近,更不能把尿素掉进作物的心叶里,以免烧伤幼苗,影响生长,一定要与作物保持一定距离。
因尿素是一种低分子的有机化合物,施入土壤后要有个氨化过程,转化为一种挥发性很强的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用尿素给作物追肥时应比其他氮肥提前7 d施用。
尿素属于中性肥料,追肥时切忌与碱性化肥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如果与碱性肥料非混合施用不可时,也要错开施肥日期,一般隔3~5 d。但尿素与氯化钾、磷矿粉和过磷酸钙等肥料混合施用时,其增产效果显著。
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被分解转化前,是不被土壤所吸附的。如果在追施后马上灌水,会造成尿素的大量流失。土壤缺水严重,非灌水不可时,也要做到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在给水稻追肥时,应考虑到尿素在转化前流动性较大的特点,追施后不能马上灌水,一般在追施后3~5 d灌1次小水。
尿素对作物叶片损伤较小,又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进入叶片后不易引起质壁分离现象,因此很适于根外追肥。但要选用缩二脲质量分数不超过2%的优质尿素,以防损伤叶片。用尿素做根外追肥的质量浓度因作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禾本科作物根外追肥的质量浓度为1.5%~2%;用于双叶子作物根外追肥的质量浓度为1%,在作物开花期浓度还应小些。一般每667 m2用尿素根外追肥数量为 0.5~1.5 kg。喷施的时间在 16:00前后进行,此时蒸腾量少,叶面气孔逐渐张开,在一夜间基本上可把稀释的尿素溶液吸收完,大大提高尿素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