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斌
摘要:在中高职“2+3”一体化设计背景下,宁海县技工学校通过确立融入行业、对接岗位的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衔接、模块选择的课程体系,推行一体设计、分段培养的培养方式,探索技能学分、校本鉴定的评价体系,培养了一批航空专业高技能人才。本文重点介绍了中高职“2+3”一体化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实践成果:一是探索了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机制;二是形成了“素质优秀、形象优雅”学生形象;三是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学习能力;四是打响了学校的航空专业的特色品牌。
关键词:航空专业 中高职 一体化
2014年9月,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笔者学校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办学正式开设航空服务专业。根据合作协议,学校提前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自主招收“2+3”中高职航空专业学生。2014年以來通过面试,共录取了300多名新生,其中,已有三届175位学生进入高职就读。
中高职“2+3”一体化培养航空专业服务人才是以中高职“2+3”联合办学为基础,通过确定培养目标,形成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式、构建评价体系等策略,在政府部分、中职学校、航空公司、民航高校等多方深度合作下,实现共同培养航空专业服务人才的目标。
具体说,就是在初中升高中前进行提前招生,经笔试面试合格后,在中职阶段技工学校学习2年,再经面试合格后直接就读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3年。通过中高职在培养目标、学制、考试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让航空专业学生取得成人大专和航空专业岗位资格证书,继续深造读本科或由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推荐到全国各大机场就业。
一、中高职“2+3”一体化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背景
1.创办和发展航空服务专业,满足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颁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指出,我国到2020年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形成华东、北方、西南、中南等五大区域机场群。中国民航已形成了国内四通八达、连接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2015年11月20日,宁海通用机场场址正式获得军方批准。该机场规划总面积6平方公里,机场一期投入约4.5亿元。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宁海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大批航空服务专业高技能人才。
2.创办和发展航空服务专业,满足宁海技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笔者学校是浙江省重点技工学校。2014年9月搬迁到宁波南部滨海新区,新校园占地151亩,建筑面积57600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按照“错位发展创特色”“专业贴近产业”的思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围绕争创技师学院的目标,学校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办学,开办了航空服务专业。
二、中高职“2+3”一体化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实践过程
1.明确融入行业、对接岗位的培养目标
(1)融入行业目标。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相关高校的指导下,对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温州永强机场、舟山机场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民航高校、航空公司的指导下,按照航空服务专业岗位(群)包含的实际工作需求,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确定了客票销售、值机、问询、安检等相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2)对接岗位要求。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民航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民航安全检查、机票销售、货物运输、空中乘务等第一线需要,具备良好的民航职业服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主要从事民航乘务员、售票员、货运员、安检员等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
(3)理实一体目标。中高职衔接的目标与国家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能够区分中职、高职目标的层次性;突出其衔接性等要求,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培养目标由中职学段、高职学段培养目标组成,采取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提升一体化的方式展开。
2.构建中高衔接、模块选择的课程体系
(1)重整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为了做好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有机联系,满足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采用模块化方式的对航空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突出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2)采用模块选择。专业技能课模块在中职、高职阶段中根据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不同教学要求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与取舍教学内容。高职的专业技能核心课、专业技能课是中职教学内容的衔接、深化与提升。学生在中职、高职阶段的专业学习过程中,高职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行业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3)实施双证融通。“双证融通”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融合,是指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之间的一种互认和沟通,也就是航空专业的教学内容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作为行业内高校,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推进一体设计、分段培养的培养方式
(1)中高衔接的人才培养设计。适应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结合现行招生政策和笔者学校实际情况,针对航空专业制订了中高职一体化招生实施方案。制定了高招收中职生的考试科目、面试内容、中间过程性选拔、学籍取得等方面具体措施,实现学生从中职顺利过渡到高职。
(2)中高衔接的人才分段培养。实行“2+3”的两段模式。“2”是指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技工学校学习阶段,第四学期参加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自主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则继续技校第三年学习,毕业后直接就业。
“3”是学生免试进入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学习三年,实行“2+3”一体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前两年主要以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为主,为就业及职业发展打基础。第三年为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完成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取得职业资格考证(图1)。
(3)中高衔接的人才整体优化。鉴于目前社会上航空服务专业对就业者学历的要求、从业门槛的提高,笔者学校积极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合作培养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实行“一体设计、分段培养、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模式,并以建立“定期研讨、专项培训、常态沟通”的中高职教师培养工作机制作为保障。
4.探索技能学分、校本鉴定的评价体系
(1)实施分层教学下的分批鉴定。结合浙江省课改精神和航空专业教学实际,我们在每个学期采用选修课的形式推出民航乘务员、民航安检员等四个项目供航空专业学生选择,以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的形式组织技能教学,并在学期结束时,在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老师的参与下对学生进行校级技能鉴定,技能鉴定不合格的同学要重修該项目。
(2)完善中高衔接下的学分转换。学分制银行的实施为中高职的纵向衔接提供了媒介。学生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将获取的专业等级证书,校级、县市级、省级技能大赛获奖证书,培训证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学分的积累与折算。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体系,依托国家鉴定部门的技能鉴定要求,由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派老师参与技能鉴定,在中职阶段通过技能认证。若该课程符合高职阶段的要求,高职阶段的学生可以提出免修申请,获得免修并取得相应学分。
(3)推进校本鉴定下行业鉴定同步。技能鉴定、技能学分评价方式是以校级技能鉴定为抓手,评价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给予相应的技能学分,达到激励和评价学生的考核方式。对民航售票员、客运员、货运员、安检员等4门课程考核鉴定,学期结束后进行“校级鉴定”,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中高职“2+3”一体化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建设成果
1.探索了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通过多方联动,创新了中高职衔接中招生就业的体制机制(图2)。
该机制中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了提前招生、专款购买实习设备等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教科部门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智力支持,与民航行业探索课程设置,与航空企业联手制定人才培养规格。近三年来,报考航空专业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在百人以上。
2.形成了“素质优秀、形象优雅”学生形象
笔者学校在专业创设和实施中秉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这一理念,从入学起就加强学生各项职业素质的培养,初见成效。航空班的同学们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充足;礼仪礼貌热情,自信乐观向上;协作意识增强,人际关系和谐;家校联系紧密,关注学生成长。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航空专业学生获得各级各类荣誉达150多人次,应邀参与在宁海县举行大型活动的礼仪接待和参与社会服务达80多人次。
3.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学习能力
2014、2015级航空专业同学经过4个学期的学习,在由高校教师参与的售票员、客运员、货运员、安检员等校级证书的鉴定中通过率在90%以上,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有100余项获奖,100%通过了普通话考试,100%通过计算机操作员初级考试。
4.打响了学校的航空专业的特色品牌
近年来,笔者学校航空专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初中应届毕业生的家长纷纷将孩子带到技校航空专业来面试。《搜狐教育》、宁波教科网及《今日宁海》、宁海县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来校采访。航空专业的创办成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