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 李栋
摘要: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习惯等方面。造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本文提出了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对策:一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观念;二是提高教师素养和应对能力;三是建立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关键词:中职学生 学习心理问题 问卷调查 中职教育
一、调查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笔者于2017年9月至10月,对聊城技术学院及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共700名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1.调查目标
了解中职学生的当前学习心理现状及其表现形式,对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研究探讨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2.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及实地访谈法,调查对象为15~18岁年龄段的中职学生。样本数量为700名学生,并从中随机抽取占样本总量1/20的学生进行访谈。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我们设计的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等几个方面。问卷调查在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和聊城技师学院进行,共发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88份,回收率较高,经统计,有效问卷632份。
二、中职学生学习心理现状调查分析
在对学生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过程中,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访谈的结果分析,笔者归纳出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具体表现在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
1.学习需求
“就业”是中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就业是在中职学校学习的目的。其中,70%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有51%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指导。60%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技能知识来帮助就业。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中职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学习需求。64%的中职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有更好的发展,16%的中职学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或者从不考虑学习的目的。
通过实地访谈结果统计得出,中职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一是兴趣所在,二是容易就业,对专业满意程度较高。参与问卷调查的中职学生来自计算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平面设计、物流、汽修等6个专业,每个专业近乎有80%的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感到满意。
调查還显示,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带有明显的功利化特征。其中50%的学生认为毕业后的收入与技能及学历成正比。因而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2.学习态度
通过对选项具体问题的统计发现,有51%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60%的学生存在着抄袭作业、拖延完成的现象,12%的学生甚至对学习抱有较强的抵触心理,表现为逃避学习或是厌恶学习。
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10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方法欠妥及课程实用性不高。访谈结果显示,80%的学生对实用性强、技能性强的课程(如Photoshop、Microsoft office)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基础的理论性较强的数学、英语等课程不感兴趣。
3.学习信心
通过对学习信心相关数据的分析显示,有65%的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如果学生本身就对学习缺乏信心,势必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多数是在中小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方法不妥,成绩一直处于下游,成为普通高中淘汰的学生,其学习基础差也是信心不足的原因,认为自己学不会。
4.学习习惯
中职学生多数存在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在调查问卷中,23%的学生对学习有着较强的认同感,70%的学生表示虽然不愿意学习但是仍然认为应该去学习,只有6%的学生认为学习意义不大。这说明学生知道应该学习,但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差。
三、中职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模糊及自我约束能力差,皆为中职学生学习心理失调的后果。
1.个人因素
中职学校学生中有90%是没有考上高中的,这些学生大多学习基础薄弱,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5%的中职学生是因为父母离异或遭遇不幸的单亲,缺乏家庭关爱,影响了学习的专注性。通过学生访谈结果统计,发现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所占比是,认为和教学水平相关的学生占26%,认为学不会的占8%,厌学、弃学的占5%,综合所有原因,出现比例最高的是学习习惯,为46%。
在本次参与调查的中职学生中,从初二开始不学习的学生占38%,从初三开始不学习的学生占44%,从初二之前就不学习的学生占17%。该数据表明,已有至少半数的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之前已经超过一年不认真学习。
2.家庭因素
调查显示,目前中职学生生源80%以上来自农村,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缺少沟通。孩子从小缺乏家庭温暖,亦或老人溺爱,致其缺乏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另一部分学生家长使用粗暴的教育手段,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使学生感到自卑、压抑,厌学情绪出现,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综合来看,这些家庭,一种是对孩子缺乏应有的管教,致使学生行为习惯较差,自制能力弱;一种是严厉有余,管理粗暴,对成绩要求过高,学生心理负担重,产生抵制情绪,进而厌倦学校,厌恶学习。
3.学校因素
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职业教育有其优越的先天背景,现代化的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学生人人手里有智能手机,教室里有多媒体一体机等硬件设施。而中职学生本身学习欲望不强,晚上玩手机,白天上课昏昏沉沉,上课睡觉现象占30%,有的班级甚至超过50%,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
4.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中职学生思想意识、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現多元化的趋势。现在的学生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传统、教师和书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学校的培养,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社会环境变化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四、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观念
首先,开设思想教育相关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每学期开设一门传统文化科目(如《弟子规》),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其次,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做好个人卫生、养成好习惯等侧面的纪律性要求,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意识;通过为父母洗脚、主动做家务等,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通过爱惜公物、珍惜水资源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起来了,可以加强对自己行为习惯的约束,提高学习方面的动力。
第三,转变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观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很多学生出现学习方面的问题,多数有家庭教育失责的原因。很多家长对孩子关心程度不够,或是欠缺恰当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和学校沟通反馈的渠道,及时发现问题,共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可更准确地发现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使得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观点与看法趋于一致,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2.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主动和学生交流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和教师多探讨问题,这对于打破障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制定科学有效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3.建立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成功学习体验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法宝。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赞美与激励往往可以起到较大的作用,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显著的效果。实地访谈结果显示,在被问到“什么情况下会学习?”时,65%的同学认为是“教师的引导和激励”,15%的同学回答“任课老师的严格要求”,13%的同学认为是“家长的严厉要求”,7%的同学选择了“班主任的强制要求”。
关于被激励后的效果,数据显示有88%的同学在受到老师的鼓励或赞扬时会感到学习动力高涨,只有12%的同学表示不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具有极大的作用。通过鼓励,可以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从厌倦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因此,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赞赏与鼓励,而不是仅限于几个优等生,可有效激励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对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