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
摘 要:有效对话教学已经深入人心,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让学引思”的前提是教师要学会课堂倾听,只有教师从思想、认识、行动中采取民主、平等、人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同时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深入了解和优化教师的倾听,听出学生的需求和要求,理解学生的表达,同时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关键词:有效对话;教师倾听;让学引思;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15-2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如今在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受到了重视,倾听作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也不例外。各地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教师了解到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然而各种理论的充斥,教师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与教师原有教学观念形成一定的矛盾,从而出现许多问题,比如: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内化问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只靠简单的培训和灌输无法真正内化,而是要靠教师的倾听与反思。笔者下面谈谈倾听的能力、倾听的内容和倾听的策略。
一、“让学引思”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倾听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如今在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受到了重视,倾听作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也不例外。各地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教师了解到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然而各种理论的充斥,教师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与教师原有教学观念形成一定的矛盾,从而出现许多问题比如: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内化问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只靠简单的培训和灌输无法真正内化,而是需要教师的吸收与反思。
1.教师课前对自我倾听意识的反思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倾听问题存在,其前提就是缺乏倾听的意识。当下课堂教师从教学导入到教学总结,实质上自始至终都是以言说和灌输为主导。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单向的、线性的传递,没有学生的反馈,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成为形式。
具有倾聽意识的教师,总要在倾听前预测学生的发言,也就是要做好倾听前的准备,做好整个课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在预设学生行为的同时,预设自己将采取何种教学行为应对。这种反思有助于教师课堂倾听合理有序的开展,避免了课堂的无序混乱,然而这种课前预备不是一般简单的书写教案,是课前的对话理念、如何“让”和如何“引”的反思,是对教学过程中非期待答案的存在可能性的一种假设,反思自己是否以开放的态度,允许个性化的问题存在,在问题预设上是否合理开放,是否起到了引导激发学生的功能,整个设计是否融入了尊重、关爱、平等的教学情感和理念。只有在课堂倾听前反思,才能意识到课堂倾听的存在,才会选择接受、理解与反馈、引导学生。
2.教师课中对自我倾听行为的反思
“教师在让学引思教学中的倾听过程可以分裂为两个自我:一个行动中的自我,一个抽离出来旁观检视自己行动的自我。教师时刻保持清醒,对自己的倾听意识、倾听方式、倾听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批判,以保证真正倾听的实现。”
首先是反思倾听对象的选择。教师倾听行为的背后暗含着其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偏见地将学生在心中分了等级,认为优生的表达自我思想更有可能正确合理,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并细心的聆听,而对差生则常常抱有不信任、怀疑的态度,往往容易给他们扣一顶含混错误的帽子,为了让学引思课堂教学的进度或效果,不愿倾听他们的声音。教师这样潜意识的差别对待,导致学生受老师关注程度不同,学生们受期待效应的影响,学习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导致部分学生在“让”中被“引”,部分学生在“让”中被“弃”,课堂严重的两极分化。同时,有的教师只心仪少数几位同学,其他学生被排除在教师的倾听外,学生的表达不被重视,长此以往,让学引思课堂便会无法活跃。因此教师想要改变这些问题,首先要反思倾听对象的选择是否实现了相对公平,至少给每个同学相对平等表达自己的机会。
其次是反思教师的倾听反馈。反思教师对学生倾听的反馈,即教师的评价与反馈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让学引思教学过程中需要反思,在课后教学反思中也应该加以重视。教师应该做到:首先,积极的评价,并不是表明一定要给予“好”的评价,而是应该具有积极的态度,即使是简单地评价也应该是态度诚恳认真的,将简单评价与阐述性评价结合运用,才是积极评价的体现;其次,差别反馈,教师对学生行为无反馈或者无反应,不能体现出教师是否倾听学生课堂表达,而做出反馈则是倾听最直接的表现,反馈又包括言语和非言语,其中言语反馈指教师对学生的话语,运用一定的语言进行评价与解释,以达到理解学生话语的目的;非言语反馈指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如:点头或摇头,微笑,以及其他的肢体动作,评价或解释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学生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差别反馈表示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方式对待学生,合适的对待每个学生才是正确的选择。
3.教师课后对倾听效果的反思
让学引思教师课堂倾听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当然也包括教师对倾听效果的关注,需要做到两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坚持书写反思日记,采用任意的形式回忆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和内容,或者可以自己进行录音,课后根据回忆或录音,整理课堂教学材料,分析与学生“让”和“引”的全过程,以寻找教学过程中的倾听问题,从而不断地纠正和改进。其次,教师需要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做一些小的调查问卷或者访谈,与学生进行交流,收集学生对教师的倾听反馈的感受,对积极的倾听情景进行归纳,对消极无视的倾听进行反思,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
二、“让学引思”理念下,教师应关注的倾听内容
1.教师控制内容预设并促进生成
让学引思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所谓预设是指教师对于文本和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科学的设计。生成则是在让学引思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出的不同于预设的新情况,新动态。预设和生成是一对连体婴儿,不一可分割。如果只有预设,学生和教师就是被固定的物,所有的提问和回答都会落入教师提前的预设,让学引思教学也只是空有对话的形式,而无对话的实质。如果只有生成,教师就容易面临尴尬失控的困境,无法有效地进行“引”和“导”。endprint
因此,只有把富有弹性的预设和预设基础上的生成相结合,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加入新鲜的元素,这样才能即不失控又不失活力。首先教师应该考虑的便是对学生倾听内容的生成,在预设问题时教师要做到“让”的开放性问题。比如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而且每一位同学都有话可说,在这种交流中同学们不仅学习了书本的知识,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情。
2.教师深入追问理解倾听内容
有时学生的言外之意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若课堂上难以解决的学生言外之意,在课下教师应与学生交流,进一步理解学生言语。教师是否倾听并理解了学生的话语取决于教师的串联技巧,在课堂观察中发现,这种所谓的串联技巧,即体现为教师是否利用学生的话语进行反问、追问或者是疑问等处理,对于学生的突发行为和言语,不躲,不堵,合理疏导和“引”。
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紧密的思考并回答,最后通过师生间节奏紧凑的话语交流,体会到思维碰撞的惊心动魄,老师简单的话语只在学生的发言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通过追问与反问学生,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学文本和所答问题的含义,同时教师通过追问理解学生未说完的话,和学生没有思考完的情感,以达到理解学生的目的。
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注重倾听学生的教师一般很少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对、错的简单判断,他们常常是在复述阐释学生的发言,并在提出开放性问题后,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移情地倾听,让学生释放内心、尽情表达,因为,在复述澄清学生的回答后,时常会跟进深度的追问,如“你为什么这样想”,“你从哪也看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要求学生阐释更多自己的想法。
三、“让学引思”理念下,教师应采用的倾听策略
1.学会运用倾听技巧
第一,拉近距离倾听。在让学引思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只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近距离的接触学生,才能有效地倾听学生,制定合理的“引”的方案。首先,要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教师走近学生倾听,不仅给学生一种情境感,而且能观察学生的表情及语气,从而了解学生情感的投入状况。同时,维持良好的目光接触,目光接触在教师课堂倾听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目光接触使学生知道你对他们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有兴趣。其次,要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能表现出绝对的权威,要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倾听学生的言语,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应该转换自己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无我地进入学生的内心,消除师生的心理隔阂,成为学生平等的首席。只有这样,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心灵距离缩短只是教师走近学生还是不够的,要保持良好的状态,保持倾听的态度和耐心。
第二,适当的做一些“倾听”的训练。首先训练倾听时的注意力,想要听得准确就要排除千扰,可以试着同时听两台收音机上播放的不同内容,然后复述内容进行训练。或者也可以进行一些理解力、记忆力、辨析力和灵敏力的训练,教师可有意的训练找自己的朋友聊天,然后对他们说的话深入思考,以锻炼自己的理解力,这些手段和方法都是建立在教师有意向提升自我倾听能力的基础之上。
2.尝试不同的教学实践形式
让学引思课堂教师倾听形式的不同取决于教师的不断挑战与尝试,不同的课堂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不同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让学引思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有教学理论的支撑,还需要行动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修正,从而提升自我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教学惯习与教学实践走向一致。随着课堂教师倾听艺术在让学引思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教师由不适应变得逐渐适应、教学亦从“力不从心”变得“得心应手”,新的教学场域不间断地改变着教学惯习中与教学场域不适应的部分,改变的过程即是形成教学惯习的过程,而调整或改变后的教学惯习又促进着让学引思课堂教学实践的展开。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或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精神。在让学引思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即使改变一种小小的形式,学生都会很乐意参与,并大大提高积极性。但与单调的提问相比,学生的参与热情却大大的提高,可以看出课堂的形式单调到小小的变化都能使人倍感兴趣。
教师课堂倾听行为艺术在让学引思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深入了解和优化教师的倾听,有助于教师听出学生的需求和要求,理解学生的表达,同时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这也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将让学引思理念的精髓深入到师生的言行中去。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2015第11期2015JK11L159《高中高效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的行动研究》、教育部中央电化教学馆2016年重点规划课题(立项号:162723854)《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师生有效对话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8).
[2]鞠文燦主编.班主任基本行为规范实例与导行仁[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05).
[3]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杨国全,杨同银,赵新福.新时期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强化训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05).
[5]刘冰.基于知识生成的小学教师教学倾听能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4.
[6]蓝曦.在小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