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232例强制戒毒者吸毒特征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8-01-16 23:45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达州市戒毒健康状况

梁 英 豪

(1.四川文理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2.达州市毒品预防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四川 达州 635000)

0 问题提出

吸毒人员的戒毒问题,是全球性的社会难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 (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员、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51.5万名,全国吸毒人员总量缓慢增长,同比增长6.8%。吸毒直接危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诱发毒品违法犯罪,而毒资消耗影响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并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1]。

四川省不仅是化工大省,涉及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近8000家,而且是金三角等境外毒品的过境通道和中转集散地,全省165个县(市、州)存在毒品问题,占比高达九成,毒情形势严峻;其中,地处川东北的达州市,所辖的大竹、万源和开江等地,部分外流人员呈现家族贩毒趋势[2],毒品地下市场较为活跃,仅在达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长年有强制戒毒者500人左右,是研究地方毒情、吸毒人员身心健康,以及实施戒毒干预研究的较好样本。

研究显示,提高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在减少滥用、加强戒断和减少复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积极作用[3-4],评估强制戒毒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助于强戒所掌握其心理动态,为戒断干预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为毒品成瘾相关研究积累基础性数据,并作为戒断效果的评估参照之一。以往关于毒品吸食者的心理健康调查,多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调查工具,将得分与普通人群的常模进行比较,考察流行病学意义上的检出率[5-7],结果发现药物滥用和吸食毒品者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检出率和问题水平。然而,已有研究是病理心理研究取向的,依据近年来不断扩大影响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研究心理健康状况时,关注以往焦虑、抑郁等消极指标的同时,还应关注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不仅要发现毒品吸食者存在的问题,还要正视、挖掘和激活他们身上积极的特质、经验等,以之唤醒其责任感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地进行戒断和重返社会正常生活。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地区强制戒毒人员的吸毒特征,同时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掌握区域强制戒毒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探索提升强制戒毒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戒断和降低其复吸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5月,以随机抽取的达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半数学员为研究对象,发放240份调查问卷,剔除规律作答和填写不完整的无效问卷8份,获得有效问卷232份,有效回收率96.7%。被试年龄范围在17~64岁,其中男性强戒人员183名(78.9%),女性强戒人员49名(21.1%);受教育水平方面,初中及以下141人(60.8%),高中/职高/中专72人(31%),大学专科及以上19人(8.2%)。

1.2 研究工具

1)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合计20个项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从“没有/偶尔”到“总是这样”分别计1~4分,总分越高表示个体焦虑水平越高。将所有项目得分总和(粗粉)*1.25后取整,得到量表标准分,标准分50分以下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全国常模为29.78±0.46。[8]本研究中SA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2)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合计20个项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从“没有/偶尔”到“总是这样”分别计1~4分,以各项目累计总分/80为抑郁严重程度指数,得分0.5以下为无抑郁,0.50~ 0.59为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9]本研究中SD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

3)吸毒人员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问卷。为耿柳娜于2008年所编制,共计17个项目,包括环境因素、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三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从“不吸毒”到“100%吸毒”分别计1~5分,各维度及总量表得分越低,代表个体在对应吸毒情境的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越强。[10]本研究中,量表总体内部一致性α系数0.93,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 0.89、0.88和0.85。

4)毒品渴求状态问卷。问卷为一个从1“根本不渴求”到10“极度渴求”的项目,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当前对毒品的渴求程度越高。

1.3 施测程序

采用分批集体施测的方法,每次30人,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同一主试主持。调查前,研究者向被试讲明调查系无记名问卷,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目的,消除被试的防御心理,以保证其填答的真实性。

1.4 数据分析

应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差异检验等。

2 结果

2.1 强戒者吸毒特征

在达州市232例强戒者中,年龄18岁及以下的有2人(0.08%),在35岁及以下的有155人(66.8%);戒前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者46人(19.8%),吸食冰毒等新兴毒品者 186人(80.2%),同时吸食两种毒品的12人(5.2%);吸毒时长在1~26年之间,均值9.38±6.49年;首次吸毒年龄在12~46岁之间,均值23.19±6.93岁,中位数30.5岁,众数27岁;男女在首次吸毒年龄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2,230)=2.73,p<0.01,女性强戒者初次吸毒年龄显著低于男性;强戒次数均值2.02±1.40;当下毒品渴求状态均值2.76±2.29。

2.2 强戒者心理健康状况

达州市232例强戒者的焦虑指数为49.47± 10.25,与全国常模(29.78±0.46)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2,231)=29.25,p<0.001;抑郁指数为0.62±0.14,在 232例强戒者中有 170例(74.33%)的抑郁指数在0.6(中等抑郁)以上,远高于我国普通正常人群的发生率。因此,可认为达州市强制戒毒人员广泛存在抑郁和焦虑状况。强戒者在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问卷上的得分均值为45.39±16.23,环境因素均值18.14±6.66,负面情绪17.08±6.57,正面情绪10.10±5.29;接受强戒次数不同的强戒者,在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217)=3.96,p<0.01,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接受强戒次数越多,吸毒人员的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问卷得分越高,也就是说,他们在毒品拒绝方面的信心越是不足。

2.3 强戒者吸毒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运用相关研究发现,232例强戒者的年龄与主要吸食的毒品类型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负相关(r=-0.396),其吸毒时长与强戒次数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正相关(r=0.651),毒品渴求与强戒次数、焦虑、抑郁,以及拒绝毒品的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s=0.01)。见表1:

表1 达州市强戒者吸毒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n=232)

进一步运用相关研究发现,强戒者的毒品渴求与拒绝吸毒自我效能感的三个维度之间也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其相关值分别是环境因素0.352、负面情绪0.319、正面情绪0.373,ps=0.01。

3 讨论

3.1 强制戒毒者的吸毒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达州市232例强戒者中35岁以下的占比近七成,吸食新兴毒品者达八成,女性首次吸毒年龄低等,可能与新型毒品的“流行文化”有关。由于新兴毒品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诱惑、化学合成成本低,并被所谓“时尚文化”贴上了如“俱乐部兴奋剂”等标签,被制成了各种个性图案并被“恶意卖萌”包装,增强了对涉世不深、勇于冒险的青少年的诱惑,加上朋友圈里毒友的朋辈压力,容易成为增量毒品吸食人员。[11]相比于男生,来自问题家庭的女生,在交友不慎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恋爱对象的影响而走上吸毒道路;同时,由于时尚文化对“瘦为美”的刻意追求,不少年轻女性以吸毒可以减肥为目的误入毒圈。[12]此外,如前所述,四川和达州境内的毒品形势,也是吸食新型毒品者人数众多的外部原因。提示我们,在新兴毒品泛滥的形势下,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应大力开展预防青少年吸毒的专题教育,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其自觉抵制毒品诱惑的清醒意识和拒绝能力。

3.2 强制戒毒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强戒者中广泛存在抑郁和焦虑状况,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问卷各项目均分低于3分,说明强戒者在有消极心理问题的同时,还有中等水平的拒绝毒品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问题与资源共存。吸毒人员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检出率高,与以往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3,5-6],可能与戒毒所的环境和戒毒时程有关。戒毒所的封闭环境中,吸毒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依靠吸毒唤起和维持的快感消失,代之以劳动等戒断教育,部分人员因此对训诫民警有情绪,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与监所的其他戒毒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疏远或紧张等[7],都会导致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此外,这种抑郁与焦虑状况的高检出率,可能与吸毒人员被社会排斥所致。当前国内吸毒人员低龄和低文化程度是其显著特征之一,那些在学业成绩上表现平平或失败的青少年,在校或在家都被歧视和不公正对待,很多在自暴自弃之后离家出走并加入了不良的毒友圈。[12]消极情绪导致了毒品的易感性,吸毒又进一步加剧了被社会排斥的消极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戒断效果、是否复吸最终如何还需要调动吸毒人员自身的积极力量,而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就是其中之一。达州市232例强戒者在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与袁荣亲等人研究中的干预前测试结果基本一致[13],其干预训练显著降低了被试的得分,即被试的毒品拒绝效能感提高了,这一实证研究的结果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干预思路。

3.3 强制戒毒者的心理健康与其拒毒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吸食毒品的类型与吸食者年龄存在负相关,表明了新兴毒品不仅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也是吸食传统毒品的吸毒者的新宠;随着吸毒时长的增加,戒断的效果降低,更容易发生复吸现象,因而被一而再地接受强戒;强戒者对毒品的渴求除了与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有关,还与其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显著相关,结果暗示我们,或可通过提高吸毒人员的自我效能感来提升戒断效果和降低其复吸率。有研究显示,将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提升吸毒人群拒绝毒品的自我效能感和社区帮教结合起来,实现生理-心理-社区的有机整合,才是吸毒人群戒断和回归社会的决胜关键所在。[14]也就是说,提高毒品拒绝的自我效能感,应该成为戒断干预和巩固效果的整合举措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地区强戒者主要吸食新兴毒品(戒前),他们广泛存在抑郁和焦虑状况,在其身上问题与资源共存,其毒品渴求与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建议:1)应大力开展青少年预防毒品教育,尤其是针对首吸年龄较低的女性群体;2)提升个体的拒毒自我效能感,增强其情绪调节和环境适应的能力,或可预防和降低青少年吸毒行为发生,缩短吸毒人员的戒断过程和巩固其戒断效果;3)从动态追踪的视角分析戒断过程,以把握吸毒人员的身心变化规律,为戒断干预提供更为全面的研究证据。

[1]刘能,宋庆宇.吸毒人群增量的社会结构因素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6-102.

[2]刘建强.当前四川禁毒形势与对策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4):27-31.

[3]林赟,张腾,杨晨,等.应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对418名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1):1-3.

[4]杨瑾.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评测体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4.

[5]赵梦雪,杨国愉,张盈,等.重庆地区1031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4):399-403.

[6]邱瑜霞,陈良,朱建林,等.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3,19(1):30-32.

[7]王品卿,曾天德.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30-133.

[8]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9]舒良.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 (SD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5.

[10]耿柳娜,韩丹.吸毒人员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78-82.

[11]李兰,王乃博,余超,等.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3):478-480.

[12]王君,肖昆.学校应开展新型毒品预防教育[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18(1):102-105.

[13]袁荣亲,郭禄先,徐珊珊,等.手环与情景训练对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影响的研究[C].呼伦贝尔: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2015.

[14]徐晶.社区戒毒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16-19.

猜你喜欢
达州市戒毒健康状况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达州市建成精铸科技有限公司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