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比较研究

2018-01-16 23:45焦迎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指向幸福感留学生

张 燕, 张 涛, 焦迎娜, 李 桐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工处,山东 烟台 264199;2.烟台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特别是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相互派遣留学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交流。根据韩国法务部的统计,2016年在韩留学生(D2签证)数量为76 040名,其中中国留学生46 704名,占在韩全体留学生的61.42%[1];而中国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共有442 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学习,其中韩国留学生数为70 540人[2],占在中留学生的最大比例,中韩两国互为对方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压力是现代人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尤其是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更是必须面对和经受各种困难和心理障碍。不同的饮食习惯,人际交往的困难,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家人的思念等跨文化适应的压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挑战。留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群体,减轻他们的压力,增进他们的心理幸福感,不仅仅是留学生本人的问题,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学术界关于心理满足度、心理幸福感的研究,有Diener[3]的主观幸福感和Ryff[4]的心理幸福感的研究,但是关于增进留学生精神健康的研究还是不多。

留学生活中的困难源于各种跨文化适应的压力,但事实上,压力与身体上、心理上的适应之间并不存在多大的相关关系,影响适应程度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应对方式[5]。在适应异国文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会给留学生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果能用有效地方式应对压力,会让人充满活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如果使用不合理的应对方式,则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很多研究表明,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Hoon Kim,Kuy-haeng Lee等[6]和Hee-Seok Park,Chong-nak Son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人会走向抑郁。Ja-Young Lee[8]的研究发现,积极应对中的问题指向应对能够减轻抑郁和压力,而消极应对中的情绪指向应对会使压力感增强。根据Yun-Seon Jeong[9]的研究,在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与不幸的关系上,幸福和不幸都只跟积极应对方式有关,而跟消极应对方式几乎不存在有意义的关系。国内学者也对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岳颂华等[10]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和良好心理健康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有负面作用。陈立芳等[11]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论显示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变量。杨剑[12]以体校教练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与高的幸福感紧密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则对幸福感有消极影响作用。杨晨虹等[13]探讨了当代医学生幸福感、自我和谐、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医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呈现正向相关。姜少凯和梁进龙[14]调查了农村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对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金卫华[15]研究了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论为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高水平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对护士主观幸福感有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压力对心理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但是通过有效的压力应对,可以减轻来自压力的痛苦。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可以减轻压力感,增强幸福感,是影响留学生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尽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是先前的研究还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局限:1)在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主观心理幸福感,很少涉及心理幸福感。2)研究方法上多是对于国内单一群体的研究,比较研究仅有岳颂华等(2006)和姜少凯和梁进龙(2015)等研究。3)现有研究中缺少对于两个群体心理幸福感和压力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中分别对在韩中国留学生和在华韩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等基本状况,分别分析中韩两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差异,为有效地给他们提供不同的精神健康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在韩中国留学生和在中韩国留学生。以韩国首尔及各地区的四年制综合大学在校中国留学生365名,中国山东省济南等五个市区的大学在校韩国留学生323名为调查对象,分别用调查对象的母语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41份。

1.2 调查工具

1)压力应对方式问卷。本研究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使用的是韩国学者Min-A Park(2002)在Folkman&Lazarus(1984)理论的基础上开发的问项,本问卷中压力应对方式由积极应对(包括问题指向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包括幻想和情绪指向应对)四个维度构成[16]。为了保证问卷的内部有效性,对预备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删除了信度极低的情绪指向应对维度。本研究中问题指向应对的Cronbach’s α为0.687,寻求社会支持Cronbach’s α为0.668,幻想应对方式Cronbach’s α是0.686。各个问项采用Likert四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采用此应对方式的比重越大。

2)心理幸福感问卷。心理幸福感问卷使用的是Myoung-So Kim,Hye-Won Kim&Kyeong-Ho Cha(2001)以Ryff(1989)六维度理论为基础修订补充的问项。问卷使用自我接受、良好关系、独立自主、环境控制、生活目标和个人成长等六个纬度分别测量中韩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状况[17]。为了保证问卷的内部有效性,对预备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最终选定了自我接受、良好关系和生活目标三个维度。本研究中自我接受的 Cronbach’s α为 0.731,良好关系的Cronbach’s α为0.766,生活目标的Cronbach’s α是0.808。各个问项采用Likert四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幸福感越强。

1.3 分析方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码录入后,文章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了频数分析和t-检验分析中韩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状况,然后实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探究中韩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关系上的差异。

2 分析结果

2.1 中韩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比较

表1 中韩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构成因素间的差异

如表1所示,两国留学生在问题指向应对和幻想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在寻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在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上,中国留学生的平均值是2.924,高于韩国留学生的平均值2.802。幻想应对方式上,中国留学生平均值是2.757,低于韩国留学生的平均值3.025。

2.2 中韩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比较

表2 中韩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构成因素间的差异

如表2所示,心理幸福感的三个构成因素(自我接受,良好关系和生活目标)的平均值,韩国留学生均高于中国留学生,韩国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更高。

2.3 中韩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关系的比较

为了比较中韩两国留学生在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的差异,分别对中国留学生和韩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3.1 中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2.3.1.1 中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间的相关分析

表3 中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如表3所示,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所有构成因素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相关关系。寻求社会支持(r=0.455)和问题指向应对(r=0.429)与心理幸福感有着较高的相关关系,而幻想应对方式(r=0.218)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相对较低。寻求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构成因素良好关系(r=0.421)有着较高的相关关系。

2.3.1.2 中国留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压力应对方式多元回归分析

如表4所示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问题指向应对(β=0.311,p<0.001),寻求社会支持(β= 0.351,p<0.001),压力应对方式的这两项构成因素与心理幸福感有着有意义的相关,说明问题指向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的水平越高心理幸福感就越强。

对心理幸福感的构成因素自我接受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问题指向应对(β=0.301,p<0.001),寻求社会支持(β=0.207,p<0.001),压力应对方式的这两项构成因素与自我接受有着有意义的相关,而幻想应对对自我接受没有影响作用。对心理幸福感的构成因素良好关系和生活目标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自我接受的分析结果几乎一致,特别是寻求社会支持与良好关系(β= 0.371,p<0.001)有着很高的相关关系。

表4 对中国留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压力应对方式多元回归分析

2.3.2 韩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2.3.2.1 韩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间的相关分析

表5 韩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如表5所示,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所有构成因素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相关关系。问题指向应对(r=0.572)和寻求社会支持(r=0.432)与心理幸福感有着较高的相关关系,而幻想应对方式(r=0.243)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相对较低。问题指向应对与心理幸福感的构成因素生活目标(r=0.549)有着较高的相关关系。

2.3.2.2 韩国留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压力应对方式多元回归分析

如表6所示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问题指向应对(β=0.470,p<0.001),寻求社会支持(β= 0.209,p<0.001),压力应对方式的这两项构成因素与心理幸福感存在有意义的相关,说明问题指向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的水平越高心理幸福感就越强。

对心理幸福感的构成因素自我接受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问题指向应对(β=0.381,p<0.001),寻求社会支持(β=0.225,p<0.001),压力应对方式的这两项构成因素与自我接受存在有意义的相关,而幻想应对对自我接受没有影响作用。对心理幸福感的构成因素良好关系和生活目标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自我接受的分析结果几乎一致,特别是问题指向应对比寻求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的各个构成因素有着更高的影响力。

表6 对韩国留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压力应对方式多元回归分析

2.3.3 中韩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间关系的比较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中韩留学生在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上既存在相似之处,又有细微的差别。

第一,中韩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基本一致。问题指向应对,寻求社会支持和幻想应对都与心理幸福感有着正的相关关系,而且,问题指向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比幻想应对与心理幸福感有着更高的相关关系。

第二,心理幸福感的三个构成因素(自我接受,良好关系和生活目标)与问题指向应对的相关程度存在差异,韩国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与问题指向应对有着更高的相关关系。

第三,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同样是韩国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与问题指向应对有着更高的相关关系,相反,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与寻求社会支持有着更高的相关关系。

3 讨论分析

研究发现,中韩两国留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都存在差异,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下面逐一分析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

第一,面对压力,中国留学生更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问题指向应对,在华韩国留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多的采用想象、祈祷的等幻想消极应对方式。可以推测这种差异与宗教有着一定的关系,中国留学生几乎都不信仰宗教,他们从小就不会依附于某种权威者,具有很强的自主解决问题的倾向性。与此相反,韩国留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远远大于中国留学生,而信仰宗教者往往会通过幻想、祈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关于宗教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Chang-Sun Ha,Hye-Yon Seon[18]研究表明韩国大学生更多地采用幻想方式应对压力,中国留学生更多地采用问题指向应对方式,本研究结果一致;Hye-Jung Park[19]的研究结果表明韩国大学生更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本研究结果也一致。说明韩国留学生直面压力的方法和渠道还欠妥,需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应对压力的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另一方面,今后我们要关注中国留学生比韩国留学生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原因,从个人特性的层面上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例如,比较一下中国留学生和韩国留学生所经受的压力状况有什么不同,两国留学生的成就动机有什么不同,这些相关领域都将成为有意义的研究主题。

第二,韩国留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整体上高于中国留学生。这除了跟他们的压力应对方式有关系外,还与个人特征,成长环境,是否信教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韩国留学生中女生占了69.9%,我们可以推测心理幸福感与性别不无关系。以往关于性别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以后还需要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第三,中韩两国留学生都是问题指向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有着较高的相关关系。Yun-Seon Jeong[9]的研究结果,在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与不幸的关系上,幸福和不幸都只与积极应对方式有关,而跟消极应对方式无关。本研究结果与Yun-Seon Jeong(1993)的研究结论一致。

第四,在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上,中韩两国学生存在差异。对中国留学生而言,寻求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及构成因素良好关系的影响力更大,而对韩国留学生而言,问题指向应对对心理幸福感及构成因素生活目标的影响力更大。本研究的中国留学生研究对象中,语学研修生和本科生占了75.2%,这些学生几乎全部是高中毕业生,他们年龄小,各方面都不太成熟。因此,他们需要来自父母,朋友,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得到支持和帮助他们就会感到更幸福。与此相反,韩国留学生大部分是大学毕业或者中途休学来中国学习的,他们比中国留学生相对成熟,影响他们心理幸福感的不是社会支持而是问题指向应对方式。

[1]韩国法务部外国人政策本部.2016出入境统计年报[DB/OL].http://www.immigration.go.kr/HP/COM/bbs_003/ListShowData.do?strNbodCd= noti0096&strWrtNo=130&strAnsNo=A&strOrgGbnCd=104000&strRtnURL=IMM_6050&strAllOrgYn=N&strThisPage=1&strFilePath=imm/,2017. 06.21.

[2]中国教育部,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 [D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 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2017.03.01.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4]RVFF C D.Happiness is everything,or is it?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6):1069-1081.

[5]COMPAS B E.Coping with stres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101(3):393-403.

[6]HOON KIM M D,KUY-HAENG LEE M D,SANG-WOO OH.Influences o fstress perception,personality trait,coping style,and social support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cs[J].Korean Neuropsychiatr Assoc,1995,34(1):228-239.

[7]HEE-SEOK P,CHONG-NAK S,SANGg-WOO OH.The effect of stress,social support,dysfunctional attitude and coping on depression [C].Kore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nference,1993:425-437.

[8]JA-YOUNG L.The Effect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tress Coping Strategy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Mediated By Social Support[D].Gyeongsan:Daegu University,2012:64-67.

[9]YUN-SEON J.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coping style and happiness,unhappiness[D].Seoul:Hanyang University,1993:60-62.

[10]岳颂华,张卫,黄红清,等.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93-98.

[11]陈立芳,马绍斌,范存欣.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结构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266-268.

[12]杨剑.体校教练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关系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51-54.

[13]杨晨虹,谢茜茜,汤茗月,等.温州医学院学生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4):87-90.

[14]姜少凯,梁进龙.农村留守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2):72-75.

[15]金卫华,张玉千,李勇,等.护士压力、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J].海南医学,2015(26):2844-2847.

[16]MIN-A 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 and the way of stress cop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D].Gyeongsan:Catholic University of Daegu,2002.

[17]MYUONG-So K,HYE-WON K,KYEONG-HO C.Analyses on the construct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of Korean male and female adults[J].Korea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2001,15(2):19-39.

[18]CHANG-SUN H,HYE-YON S.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tress coping sStyle of Korean,Korean-Chinese an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tudying in South Korea[J].Journal of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unseling,2010,31(2):317-328.

[19]HYE-JUNG P.A study on the types of life stress and stress coping styles of college students[D].Sunchon:Sunchon National University,2002:43-47.

猜你喜欢
指向幸福感留学生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