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民间游戏,过渡环节因“你”而精彩

2018-01-14 03:13俞周佑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民间游戏

俞周佑

摘 要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师的过渡环节活动的组织出发,进行细致、理性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进行新的思考与定位,我们尝试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中班过渡环节中来,使过渡环节的价值得以合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使幼儿园中班过渡环节更加有趣和精彩。

关键词 幼儿园中班;过渡环节;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52-01

幼儿的一切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都是围绕着幼儿园一日活动来展开的,而过渡环节是一日活动中各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也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也是休息调整的。我们尝试着安排一些活动量可以随意调整、可以根据环境、场地和幼儿的喜爱而灵活开展的游戏。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将“过渡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与其他活动同等重要的教育资源加以与简单易学、灵活多变的民间游戏相结合进行合理、充分地发挥。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一)内容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民间游戏能够代代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中班的幼儿模仿能力很强,而民间游戏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的特点,可以让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创,创中得,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造就幼儿的幽默个性,促进幼儿个性、能力和品质的发展。在民间游戏中有些不仅配有简单易学的动作还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趣味十足的绕口令。

(二)环境随意性

严肃的环境常使幼儿产生紧张害怕情绪,阻碍幼儿发展,而轻松愉快的环境常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情绪,促进幼儿发展。在民间游戏中,游戏环境具有很大的轻松随意性。

(三)过程合作性

游戏是幼儿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的交往过程。研究表明,积极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在民间游戏中,一般都需要几名幼儿共同完成才能进行。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结伴,自选玩具,自定玩法,自商规则,自创内容。在这过程中,相互间的语言交往随时进行。

二、民间游戏的作用

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丢手绢”、“钻山洞”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炒黄豆”、“跳格子”、“翻花绳”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踩高跷”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均衡、和谐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民间游戏增强幼儿的同伴合作意识。如:游戲“两人三足”要求幼儿齐心协力到达指定点为胜方,在这一游戏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价值所在,再民间游戏一物多玩,给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动手创造的机会,如:一个轮子、一张草席,幼儿玩出骑马、推小车、舞龙等多种玩法。通过这类游戏,让幼儿在意识中了解了游戏规则,社会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

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纷繁复杂,环节众多,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中,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较少、材料收放自如的传统民间游戏。 幼儿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所以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中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晨间活动的民间游戏。晨间活动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科学、合理地安排与开展晨间活动非常重要。幼儿园民间游戏因其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适合晨间活动开展的活动也有很多。因此每天早晨,我们会在场地上准备许多游戏材料,孩子们根据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或改变玩法;也可以由老师来组织集体活动。

(二)教学活动的过渡游戏。教学活动的过渡是幼儿需要放松、活跃和自由的调节时间,我们尝试这安排一些趣味性强、有合作性的游戏。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也可以由老师来组织集体活动,如:玩“黑白配”、“点点萝萝”、“吹泡泡”等,这些游戏运动量适中,除了发展动作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三)午餐后的民间游戏。午餐后,我们尝试着安排一些活动量较小、活动范围较小、收放自如的游戏,如:午餐后玩“回头,1,2,3不许动”、“城门城门几丈高”、“钻山洞”、“老狼老狼几点啦”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来释放自己的能量。

(四)排队等待时间的民间游戏。孩子们在排队等待时就可以玩“挤囡囡”、“开火车”、“石头剪刀布”“贴膏药”等游戏,这样既锻炼了幼儿能力的发展,又能让幼儿以轻松愉快的情绪等待。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挤对一会儿,热乎又好玩。

(五)离园前的民间游戏。幼儿离园也是一天活动中的关键环节,离园前,玩拍手的游戏或木头人,既调动了积极情绪,还可以锻炼幼儿灵活性。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体现动静交替这一原则。民间游戏的开展更加丰富了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让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创设了愉悦的心理氛围。同时,民间游戏的开展充分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和不足,促进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让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思维、情感、集体意识及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发展。民间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将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的一日活动更加有机地整合起来,让中国的文化遗产伴随着幼儿健康地成长,让幼儿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

猜你喜欢
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音乐韵律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幼儿民间游戏的创新教学研究
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创新运用
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童谣的渗透与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