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天津农学院为例

2018-01-14 22:40
物流技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农产品物流

(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1 引言

农产品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从农产品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物流操作工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急需管理型、战略型物流人才[1]。天津农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于2011年正式招生,是学校非农重点建设专业、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建设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2]。目前,专业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物流人才培养的探索迫在眉睫。

2 建立“四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1 “四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天津农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农业类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性高校,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差异性,不能简单套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养成,通过课堂讲授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实现人格素质+知识研究+实践操作+“三创”能力的“四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导向优化学生培养方案,加强实施保障措施,使“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从方案到实施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四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经济全球化发展,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科学等学科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并具有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物流活动与管理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2.2 “四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构建相应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从人格素质养成、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训练、“三创”能力培养等四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培养目标。

图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2.1 人格素质养成方面。主要强调秉承天津农学院“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优良校风。严谨、求实即治学严谨,脚踏实地,勤奋努力,追求卓越;团结即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善于融入并领导团队合作;创新即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2.2.2 知识研究方面。要掌握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基础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物流理论和常识,也要借助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学术探索过程中接触到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方法。要掌握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掌握自然科学和物流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通过将这些知识和生产生活联系分析与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物流意识。要系统地掌握农产品物流领域内的核心知识,将现代前沿物流尤其是应用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贯穿在整个基础教学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之中。

2.2.3 实践操作方面。根据企业岗位设置,为企业培养“拿来就用”型人才,通过实习实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在实践操作方面,培养学生操作的基本能力;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农产品物流运作实际问题,培养较强的分析与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2.2.4“三创”能力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清晰敏锐的洞察事物的能力,可以发现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问题并且具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农产品物流实操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具有矢志不渝的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强调的知识研究体系构建应该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体验中进行“三创”能力的培养,获取知识过程、实际操作与“三创”的最终目标是人格素质的养成。四者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也是“四位一体”理念的具体体现。

3 基于“四位一体”培养目标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环节,只有方案中的各个环节与目标体系密切联系,相互关联,“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落实到位。根据企事业单位对物流管理人才能力的需求,明确培养方案中各个环节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使得整个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各项目标全覆盖,如图2所示。

图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思路

3.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天津农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听取农业类企事业单位的建议,开设反映农业科技发展应用成果的实践类课程,鼓励和支持“企业导师”采用实践课程为学生作专题报告[3]。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以下五个模块:

3.1.1 基础知识模块。包括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历史、文学等基础课程;通过基础知识模块的学习,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综合知识素养,培养具有艺术气质、高尚品格的优秀人才。

3.1.2 专业基础模块。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通过专业基础模块的学习,为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并可以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1.3 专业模块。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农产品物流管理、运输与配送、农产品储存与加工等技术性、应用性专业课程。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方法,培养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

3.1.4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农产品物流环节模拟操作、物流综合实验及企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训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模块,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践操作,并培养物流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

3.1.5 综合能力培养模块。包括毕业设计、项目开发、设计大赛等。学生需要在企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可以反映甚至解决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或经济社会中存在的物流问题。在学生进行撰写论文时,企业导师应就企业现存的问题提出课题,学校的导师加以辅导学生,以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使得论文内容与企业息息相关[4]。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人才课程体系应该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目标的贡献,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才能得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明确。

3.2 强化物流实践教学

强化物流实践教学是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分阶段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3.2.1 基础实践阶段。在基础实践阶段中,培养学生对物流基础知识的认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的专家报告会,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企业,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设备设施,让学生对实践充满兴趣。这个阶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践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对实践的兴趣。

3.2.2 专业实践阶段。在专业实践阶段中,应注重学生专业单项技能的培训,借助一系列的实训来培养学生在单项技能上达到精益求精。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应该全面落实,由实训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在专业的实训基地进行锻炼,学生需要定期撰写实习报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掌握实践之精髓。专业实践阶段作为理论实践阶段的延伸与发展,使得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培养了专业技能。

3.2.3 综合实践阶段。在综合实践阶段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专业技能。实践过程中需要面向企业,面对实际问题,进行专业性的实训,结合企业的物流项目,就企业现存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5]。

3.3 支持参加物流创新大赛

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物流创新大赛。物流创新大赛的题目一般来自企业的实际问题,以企业的项目为载体,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物流大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会得以提升。

3.4 培养国际化农产品物流人才

天津农学院已经与美国拉文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皇家路大学、台湾台南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培养国际化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提供了平台。通过短期留学生互访、教师互访、国际学术交流等模式对物流管理人才进行国际化培养。

4 “四位一体”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教师任免、年度考核、学生评教、职称评定等为抓手,促进教师在科研、教学、实践三者间取得平衡,从而保证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所以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物流企业实践和交流,促进企业和教师的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有学术水平的物流企业家或物流管理与技术人员来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

4.2 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

积极贯彻以科研为主导的培养思路,发挥政府、社会和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制定一系列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的措施,营造出良好的学生科研创新氛围。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引导学生学习规范的科研创新过程;另一方面依托实习基地,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创新。

4.3 建设跨学科的学术平台

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牧渔四大传统学科优势,通过跨学科科研活动,在物流管理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农业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一个具有农业特色的物流管理学术平台,引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

4.4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深化校企战略合作

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物流管理专业已经建立物流模拟实验室,在此基础上需要联合其他高校及企业共享物流实践教学资源,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升实践教学效率。校企合作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现有的“校企联盟”的基础上,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的物流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物流人才培养平台,从而促进企业与高校的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互补。企业学习培养阶段自第二学期开始直至本科毕业,确保每年进入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物流活动。在第六学期末,学生和企业可以建立双向选择关系,为后续综合实践阶段和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5 结论

“四位一体”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根据社会对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具备的能力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着力培养一批素质高、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

[1]郑世燕,张晓林.天津现代农产品物流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基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建设[J].物流技术,2014,33(6):375-378.

[2]邢克智,马文芝.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因材施教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3-7.

[3]郑益慧.三位一体构建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38-40.

[4]李华.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6,(1):36-38.

[5]史新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4,33(7):460-463.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