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近年来,物流的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物流人才的匮乏尤其是适应物流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的缺口更大。同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适应物流人才的需求和提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曾益坤、胡晓娜[1]从培养方案、实训室建设、实训项目、学生评价等指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何梅芳[2]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内涵,从实践教学思路、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师资组建、校企合作、教学监控等方面提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构建的策略;陈英华[3]探讨了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下,建立和实施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周路、邓培林[4]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开发出“12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张思颖等[5]提出物流管理专业“产业+企业+专业”的产学研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潘文军[6]提出从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环境等角度加强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郑宁、汪沁[7]在调研国内外43所高校物流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物流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的经验。
以上大都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还没有从教育教学模式及实践的角度研究的。本文拟从物流管理专业现状出发,结合就业创业和物流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课堂教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等方面设计一个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课堂教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三个模块相辅相成,层层递进又相互融合。校外实习的效果能够及时反馈给课堂讲授和校内实训,有助于调整讲课和实训内容,突出就业创业培养目标。
图1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以教师讲课为主,结合物流领域最新案例分析、学生实践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1)理论教学。教师主讲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搜集最新的视频、图片、案例等达到融会贯通,脱离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教师讲解中要有激情,保持精力充沛,时刻吸引学生注意力。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单纯的“照本宣科”、“照屏宣科”。
(2)案例教学。为适应当地物流人才的需求,在案例选择上,一方面结合当地物流运行实际,以周边区域物流活动为主题,让学生能“摸得着、看得见”,甚至能够解决现实物流问题,调动学生讨论积极性;另一方面,从互联网上搜集物流行业最新资讯,筛选学生感兴趣的物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案例。
(3)物流公司模拟。模拟物流公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有利于培养的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学生组建自己的团队,分工合作,创建自己的物流公司,然后完善组织架构和市场定位及客户群,同时尝试寻找目标客户进行调研和策划。借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分组讲解、讨论,指导教师点评,并给与相应的完善建议。
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提供平台支持、技术支持以及理论的指导。借助任务型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1)校园物流实训中心。为方便学生实训,我们在校内建立一个物流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能够基本模拟物流环节及操作流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整合各家快递公司构建了一个校园快递中心,由学生负责运营快递业务。同时,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开通了校园微信公众号、QQ客户服务号及APP,开展校内电子商务和校内无人机收派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深化理论认知,学以致用。
(2)教师科研助理小组。对理论研究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我们成立一个教师科研助理小组,帮助教师搜集数据、整理材料及市场调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挖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论文写作及参与市厅级课题论证。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校安排教师与学生共同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教师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同时,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省内外物流竞赛,并与其它高校相互交流与合作。
(1)从教师角度。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教师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有利于教师加深理论的认识、案例的搜集与整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后期教师授课。
(2)从学生角度。学校和企业双向合作,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心理指导,企业员工提供“传帮带”,发挥师徒制的优良传统,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及今后的职业发展。
学校放宽考试方式,多种考试方式并存。给予实践实训、学生论文、参与课题以及校内外各级物流竞赛相应的比重,而非仅仅依靠理论试卷的分数。
学校为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量。积极引导教师“双师型”培养意识,为教师参加就业创业再教育提供便利条件。促进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研究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围绕就业创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特色鲜明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实践教学体系[8]。
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一方面通过面授和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另一方面积极申请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积极申请横向和纵向课题,深化教师理论研究水平,积极参加物流研讨会,与国内外高级专家学习。编制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创业实训指导书。
积极主动联系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寻求政校企合作机会,构建政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构建校内和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9]。积极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冠名班”[10]。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积极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成果评定享有和纵向课题同等待遇。
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实训课程兼职教师或者定期讲座,传授和介绍实际工作情况,让学生提前感知实际物流技能,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为了促进就业创业,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物流经济现状出发,结合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实际情况需求,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为例,创新性地从课堂教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等方面创新性的设计一个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为其他高校和其他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有效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优秀物流人才。
[1]曾益坤,胡晓娜.基于现代物流开放实训室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技术,2014,(12):466-469.
[2]何梅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2015,(1):64-65.
[3]陈英华.物流管理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2):111-113.
[4]周路,邓培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12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5,(2):313-315.
[5]张思颖,左志平,张晨.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15,(11):23-25.
[6]潘文军.我国创新型物流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2):95-97.
[7]郑宁,汪沁.国内外高校物流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市场,2015,(2):116-119.
[8]王天霞,曾碧涛.浅析将创业教育融入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J].技术与市场,2016,(3):183-184.
[9]李松庆.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55-57.
[10]奚雷,韦文联,郝世绵.校企“冠名班”合作模式探讨—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