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莲
【摘 要】 小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数学更是小学生今后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学科,而且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更有着方方面面的应用。如何让学生们打好基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更深入学习各学科知识做好准备,成为了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任务,以育人为中心,将新课程教育的理念植入到教学过程中。
【关键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自主学习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生理心理等相较上个世纪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去针对性开展教学。同时,相比以前的教材和教学重点,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弄明白现阶段的教学指导思想,从而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展开教学。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形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传统课堂的教学弊端,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课堂,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让新课改的思想生根发芽,让自主性学习充斥我们的课堂。
(一)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有些学生的预习就是看看书,大体知道本节的内容。至于怎么学,重难点是什么,并不知道。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与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达成共识,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变得轻松和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使他们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去发现新知、探索新知。渐渐地,学生们养成了自觉预习、目标预习的好习惯,有了自主性学习的思想意识。
(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的习惯
学生自主性探究习惯的养成,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自主学习空间,逐步引导学生层层探究。不要低估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广泛空间,学生会还给你一方享受教学的理想乐土。
(三)课后练习,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课后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时间最长的时候,如何激发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自主性学习是相当关键的。针对一些实践性强的内容,根据新学知识,设计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让他们想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正处于受教育的最佳阶段,他们可塑性强,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但是不足的是缺乏经验,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给他们成长和学习阶段注入一种类似于优良性格的气质,这些都将会让学生受益一生,成为他们卓越人生的开始。
(一)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说话风趣,使人兴奋的气氛,会使学生产生悬念,积极开动脑筋,而紧张得令人害怕的课堂情境,会使学生厌学,教师应该觉察出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利用这种觉察去创设、去发展能引起学生关心和探索的良好情境。
(二)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学生解题时遇到挫折,主观愿望得不到实现是常有的事。如果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够,就会产生焦躁颓丧的情绪,致使主体一事无成。这种现象若出现在重大的考试中,则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抗挫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亮. 小学数学学习情境创设[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