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融合:综合类大学音乐舞蹈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与解读

2018-01-11 20:50孙丝丝王玉符姗姗
音乐探索 2017年4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社会舞台

孙丝丝+王玉+符姗姗

摘 要:以教学场域的视角,提出由课堂、舞台、社会三种教学场域所共同构建的、从“独语”走向“对话”的综合类大学音乐舞蹈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并解读三种场域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及互相交融所体现的重要性。

关键词:培养方式;教学场域;课堂—舞台—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基本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之一。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任何一个专业而言,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已有明确定位的情况下,培养方式的不断改进和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综合类大学中的音乐舞蹈专业以向社会输送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为目标,其培养方式决定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在大学教学中,传统的知识传输型模式所带来的教学脱离需求、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的弊端早已有目共睹[1],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面临同样的境遇。针对这些问题,江南大学音乐舞蹈专业教师们利用综合类大学所具备的优势及特色,大胆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积累了较好的理论、实践经验,于2011年申报了江南大学重点教改课题“综合性大学音乐舞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①。本文在该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场域”概念,提出综合类大学音乐舞蹈人才“课堂”“舞台”“社会”3种教学场域的培养方式,并从教学场域、三种“独语”场域、场域融合3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教学场域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1975年在《科学场域的特殊性》一文中提出的概念,即“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2],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正是这样的特征使得场域能够始终处于一种变动的状态,而处于其中的人可以通过改变运作方式使场域向对于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也如同场域中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空间及其讲授、学习(运作)方式使教学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场域”与“教学”结合而生成“教学场域”便是对教学这一过程进行的“场域式”解读,也是教育研究者在理论建构和方法拓展上的一种积极探索。

教学场域是针对于教学的场域体系,可以简单描述为一个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融入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教学场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室,而是根据客观条件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等零散的教学要素以一种关系学的角度巧妙结合在一起所构成一种全新的秩序。

二、三种“独语”场域:课堂·舞台·社会

不同的教学场域在各自发挥作用时形成一种不依附于其他场域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即“独语”场域。课堂、舞台、社会首先是较为独立的教学场域:课堂是“教授与学习”的探究式交互空间,舞台是“表演与练习”的角色动态空间,社会则是“检验与适应”的需求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多层面合作日益增强,社会对高校教学的认可度也成为教学检验的重要环节,因此“社会”便顺理成章地被纳入教学场域中。三种场域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担负着自身特有的职责。

(一)课堂:“教授与学习”的探究式交互空间

课堂教学场域即课堂教学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之间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形成一种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3]这一教学网络空间中的生态因素主要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并且课堂教学场域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体现出“教授和学习”的交互性。显然,相较于传统教学形式下的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过程,交互性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性授课的“知识探究”型教学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探究”型教学过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践。

因其学科的特殊性,音乐舞蹈专业在课堂类别上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②,两者并重。“知识探究”型的授课模式在这两类课程中均发挥着较好的功能。例如,“音乐教学法”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进行“仿真实践课堂”的模拟,这就是典型的课堂场域下进行的实践类课程。教师提前把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声乐作品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然后在课堂中随机抽出作品,对学生进行实践模拟训练,并在模拟结束之后让学生直接进行自评、互评、他评。这种“仿真实践课堂”的目的在于,通过协同教学模拟的形式,教会学生把已经掌握的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教师在其中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反思和再实践。这样的“知识探究”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提前调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状态。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是比较符合综合类高校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

江南大学音乐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一专多能型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理论类课程除了包括常规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与曲式分析”“音乐史”等之外,还有符合当代教育需求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教育信息、教育技术类课程,这些都被列为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在这些课程中也采用了“知识探究”型教学方法,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如钢琴、声乐、二胡、琵琶、古筝等)借助电脑软件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不同类型的音乐软件,利用网络教育优势,使用一体化设计的网络课程、电子教材、移动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这种引导型授课方式体现了音乐多元化的艺术特质,注重实践性知识的传递,而非最终结论的传授,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工作需求和机会时有更多的弹性选择,真正体现了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的交互性。

孙丝丝 王 玉 符姗姗场域融合:综合类大学音乐舞蹈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与解读

(二)舞台:“表演与练习”的角色动态空间

舞台教学场域是在事先设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给学生创造出表现艺术作品的动态空间。这一场域兼具表演与学习的双重属性。

在表演层面,学生(即演员)以理论为基础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呈现出作品的艺术魅力。此时舞台教学场域的作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还是学生专业水平的直接体现。江南大学音乐舞蹈专业的理论教学和舞台活动在结构设置方面较为合理,理论必修课程集中设置在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则有大量的舞台实践类活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理论学习—舞台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观念,同时提高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能力,江南大学音乐舞蹈专业下设有合唱团、民乐团、实验舞蹈團、室内乐团等多个团体(见表1),与学生个人音乐会、毕业晚会、社会演出一起组成舞台实践类的活动。endprint

在学习层面,舞台场域转变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学生在舞台上变成“演员”表演艺术作品,而教师在舞台下作为“观众”欣赏和检验艺术作品,舞台这一动态空间充当了“师生关系”角色转变为“演员和观众”角色的媒介。在舞台教学场域下,角色的转变能够让学生作为演员充分发挥情境再现的艺术表现力,把受众带入所要表达的艺术感召力之中,同时展现个人技能;教师在台下作为“观众”一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去观看学生的表演,二是带着评判的眼光去感受学生是否表现出作品的真实感和共鸣感,待表演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对演出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舞台教学场域主要由创作实践、表演实践和竞赛3个部分组成。其中,创作实践和表演实践既相互交叉又可以互为补充。竞赛不仅是展示学生技能的舞台,也是展现教学成果的方式。通过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积累演出经验,提高表演水平,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其他各院校该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的不足和优势,这些都将转化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直接动力。(三)社会:“检验与适应”的社会需求空间

社会场域在整个“课堂—舞台—社会”人才培养方式中担负着两个重要职责:参与人才培养和检验培养效果。有学者指出,“综合类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应通过坚守自身逻辑并保持社会敏感性、厘清社会本质需求、鼓励差异化培养战略、协调共性与个性培养以及对特殊专业进行政策性扶持来维系一种适度的平衡关系。”[4]而对于音乐舞蹈专业来说,社会这一教学场域不仅提供了检验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结果反馈的需求空间,而且能更好地满足教师、学生及家长对于人才培养的社会性期待,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就业能力、满足社会服务的根本诉求。

社会教学场域不仅检验了老师的专业水准、教学实力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且还有助于师生在全新的模式之下达成满足社会需要、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由于音乐舞蹈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会经常参与层次较高的社会演出活动,这一情形考验了教师和学生短期内的创演能力,也是较好的实践机会。以江南大学的音乐舞蹈专业为例,该专业充分发挥下设团体的作用,近年来多次参与各类大型活动,如2012年5月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高校大学生文艺汇演、同年8月由韩国文化院主办的第二届“华乐之韵”国际二胡大赛、2013年4月“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南京大学·春之交响歌舞晚会、同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孔子学院成立开幕晚会、2014年7月全国第九届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2015年4月太湖之春“讴歌劳动·礼赞五一”交响音乐会以及“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等。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会和文艺汇演中,并在这一实践中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良好的声誉(见表2),对课堂教学成效形成反馈,有助于推进教师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思考。此时,社会这一场域充分发挥了检验、反哺教学的功能。

三、场域融合:从“独语”到“对话”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俄国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认为,对话既是目的又是方式,强调对话参与者的投入,没有使对话参与者产生变化的交谈不能称之为对话。依据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课堂、舞台、社会三种教学场域也类似于“对话”过程中的“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能对他者产生影响,并在其中形成对自身的新的理解。

(一)关联

课堂教学场域是检验理论是否扎实的前提,舞台教学场域是检验实践成果的必要。简单来说,即是通过理论学习构建实践。具体而言,首先,在课堂中已掌握理论知识的学生要亲身参与到舞台的编排、策划、表演实践中来;其次,学生需要有知识转化意识,在既有理论基础上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其三,学生要在实践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课堂与舞台这两大场域不断地互相作用,同时为社会场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鼎力支持。三个场域既互相约束又互为支撑,三者关系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在同一进程中呈现出诸多元素介入转化的发展格局。布迪厄在关于场域之间如何相互关联中曾指出“场域观念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和发扬了一种构建(对象)的方式。”[2]这里所提到“课堂—舞台—社会”人才培养方式所构建的便是通过课程的内修、舞台的外显和社会的互动,培养集编、演、教于一体的音乐舞蹈复合型艺术人才的过程。

(二)映射

“映射”一词来自于数学学科,指两个元素的集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笔者用其来形容课堂、舞台、社会三者之间所互相形成的直接影响。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成效是通过学生成绩来呈现的,对于音乐舞蹈专业来说,学习成绩的评价并不仅有笔试,舞台实践和社会检验同样是评价教学成效的直观且快捷的方法。舞台这一教学场域的实践活动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检验与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它与课堂教学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即将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在开放的、综合的、正规的舞台表演中得到实际展示。之后,通过社会活动检验,反馈平时教学的实情,使老师意识到教学当中的优势及缺陷,在适时的检查核对、纠错改错当中推动专业课堂教学的完善,提升教学水准、教学成效。因此,课堂成绩最好的映射可以由舞台实践活动来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开展;同时,舞台场域也能通过社会场域的映射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音乐舞蹈专业人才。

(三)交融

本文的“交融”是指具有不同特质的三种场域通过关联、映射进而互相吸收、渗透,最终交汇融合为一体所共同构建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3种场域的“交汇融合”[5]不应是单调的、僵化的并列,而应是不同的、异质的、差异性的交融,即古人所说的“和而不同”。融合课堂教学场域和舞台教学场域并向对方介入转化这种意识是在教学场域中重构课堂理论与舞台实践关系的新视角。这意味着,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传输理论知识、在舞台上指导实践,而且还需要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培养音乐舞蹈专业人才;作为学生也应该有课堂理论介入舞台实践的意识,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转化为舞台实践需求,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

综上所述,以教学场域为视角,将课堂、舞台、社会放入同等层面所进行的探讨是一种符合综合类大学音乐舞蹈专业属性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而将这3种原本具有“独语”属性的教学场域进行“对话”交融的过程则是在探索这一人才培养方式中所萌生的新的理解和共识。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之下,综合类大学的音乐舞蹈专业将更为注重自身的綜合性知识储备、更新教学意识、融合教学空间,开创更具“对话”意义的多维度教学场域。

责任编辑:钱芳

注释:

①该项目由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符姗姗主持,提出“课堂—舞台—社会”的人才培养方式,并在2013年获得了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②课堂教学场域下的实践课与舞台教学场域下的实践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在课堂场域中的实践主要以提升学生音乐专业技能为主,而后者在舞台场域中的实践则是一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多的体现出一种锻炼和检验。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刘隽颖,解德渤.大学创新教学:理念、特征与误区[J].中国大学教学,2016(2).

[2]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 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3] 赵诗乐.“场域—惯习”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66.

[4] 阎国华,邹放鸣.大学与社会的共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适度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

[5]黄文前.试论“视域融合”[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社会舞台
台上
画与话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