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红
摘 要:在“列方程解決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的“支架”为学生指向,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支架式教学的内涵,基于支架式教学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搭建支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09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纵观当前的数学教育,教师未能深入地领悟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变得过于刻板,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不匹配,教师刻意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方法,注重故事情境、角色扮演等形式,而忽视了教学任务本身。部分教师重“教”轻“学”,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考量上,忽视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过程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衔接知识的“支架”,找到教与学的最佳连接点,才能立足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一、支架式教学的内涵
“支架”,是为学习者跨越原水平,达到目标水平而提供帮助、支持的过程。在教学伊始,教师要先判断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然后搭建相应的“支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内化知识,达到独立学习的目的。
二、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设计策略
(一)贴近“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教师要搭建“支架”,引导、帮助学生逐步缩短,直至消除这种距离。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不断完善。
1.分析学情,确立“最近发展区”。教学的起点是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终点是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教学过程是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转变,教师要分析学情,确立目标。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者通过调查了解、分析学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包括捕捉关键信息、寻求等量关系、设立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写答语等。
2.利用“最近发展区”打破认知平衡。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探索活动掌握新知识,就会使学生再次获得成功感,恢复认知平衡。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捕捉信息,适时打破平衡,提高学习热情。
3.利用“最近发展区”开展分层教学。学生的认知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教师要利用“最近发展区”,分层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先设计运用实际问题列出形如“x+a=b”或“x-a=b”的方程,再变化到“ax+b=c”或“ax-b=c”的方程,逐步接近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实现自然过渡。
(二)搭建多样化的“支架”
“支架”的搭建要发挥纽带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设置多样化的“支架”,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1.以生活背景搭建“支架”。数学源于生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有针对性地搭建背景“支架”,寻找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连接点,为原有认知与新认知之间建立联系。如在理解等式的性质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天平”,学习《单价、数量与总价》关系时,可以用超市的购物清单建立联系,通过一系列背景支架的搭建,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中形成对问题的认同感。
2.以启发引导搭建“支架”。教师要强化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教学预设时,教师要思考学生在探索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支架”,为他们的思考指向,帮助他们扫清障碍。如在相关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设置“支架”: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你要找等量关系,你觉得哪句话最关键?你能找一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吗?教者通过一系列的支架问题,让学生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会抓住关键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与解方程,形成知识框架,最终构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
3.以多媒体构建直观“支架”。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往往超出了学生对个体事物的认知范围。而多媒体技术能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概括化理解。
4.以教学艺术构建情感“支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激活课堂,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身于学习中,教师要激励、鼓舞学生,让“情感支架”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让学生释放热情,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创设适宜的情境
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熟悉的场景之中,主动发现、积极思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情境要具有生活性,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材料,将陌生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情境要具有层次性,要由易到难,让学生沿着阶梯,轻松达到理想的彼岸;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引发联想类比;要由表及里,让学生挖掘根本,揭示问题的本质。要具有趣味性,能吸引眼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问题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选择素材
素材要具有生活化,要有感染性,能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如在教学中,教者呈现大雁塔、小雁塔图片,让学生在感受图片之美的同时,产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教者在分析时,运用“线段图”的方式,将二者的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提升他们的素养。
(二)安排结构
学生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寻找等量关系,再回归问题的解决,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方程。结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的结构分为搭建“支架”、进入情境、合作交流、分层练习。
1.呈现背景“支架”,“大雁塔高64米,小雁塔原有15层,现存13层,能求出小雁塔的高度吗?”让学生思考“求小雁塔高度”还需哪些条件,继而去讨论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教师让学生根据“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运用画线段图表示两者间的等量关系,建立“直观支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进入情境。学生根据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再独立探索形如“ax+b=c”或“ax-b=c”的方程,教师要通过行间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
3.合作交流。教师呈现线段图,“杭州湾大桥比香港青马大桥长度的16倍还多0.8米”,让学生说说两个数量的关系,从中找出关键句,写出等量关系。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从关键句入手,写出香港青马大桥与杭州湾大桥长度的关系,也有的学生要为题目补充条件、提出问题,思考“已知什么桥的长度”“求什么桥的长度”。教师补充题目,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避免学生讨论无序而进入误区。
4.分层练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的练习要有变式、有层次,让他们在比较交流中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总之,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宪.以人为本变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设计,2004,(11).
[2]朱琳琳.关于支架式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J].教育导刊,2004,(1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