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格图
摘 要:运用自制教具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符合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认知特点。通过运用自制教具可以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本文对自制数学教具的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了如何运用自制教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措施。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數学;自制教具;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082-0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点、定律、性质等进行理解与运用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教具具有直观性,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与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内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直观地接受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并运用教具验证与发现数学知识、定律与结论,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实践证明:教具的制作是简单易行的,并不是教具越复杂越好,而是要在教学中越适用效果越好。在教学中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搭一搭,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活动,实际上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进而利用生活中的简单物品,巧制简单教具,强化直观性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自制数学教具的优势分析
(一)自制教具具有针对性
传统意义上的教具制作,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具不足的问题。但是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是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特别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或者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而进行教具制作,利用教具为师生的教学提供方便。学生参与到教具制作的过程中,也自然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制作与使用教具,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二)自制数学教具具有灵活性
教具设计、教具制作与教具组装都简单易行,也便于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与实验,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繁琐的知识简单化,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可以加深体验。
二、运用自制教具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运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对生活有着丰富的情感与情绪,但是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学氛围僵化枯燥,以及教师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只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被很好地激发出来。
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尊重学生,将学生看作是鲜活的生命个体,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充满热情地进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自制教具,可以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化要求,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动脑动手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制作教具、运用教具、理解知识与掌握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
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可以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材料制作教具。有的学生用纸板来制作教具,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制教具,有的学生将土豆用刀削成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再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任意三条边都可以组成三角形?学生们有的拿来木条,有的用剪出的纸条,有的甚至用橡皮泥切割成的泥条来进行实验。学生们就是用这样简单的教具,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通过自制教具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内化。
(二)运用自制教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自制教具可以有效锻炼动手能力,发展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钟表和时间”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时钟,先用圆规描绘出表盘的形状,并在表盘上平均刻画出60个时间刻度,再将1~12个数字平均写在相应的位置,然后制作出三根长度不同的指针,最短的是时针,其次是分钟,最长的是秒针,在制作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如钟表可以使用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表盘中的数字也可以自己设计,颜色与指针都由学生自己设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有的学生制作完成后,给时钟命名,并且为自己制定了作息时间,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点,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再如,教学“正方体”相关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正方体的真面目,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制作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准备好相应的材料:正方体纸盒、6张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纸板、两张A4纸、剪刀、固体胶、铅笔。正方体有11种不同的展开图,教师要提前在A4纸上画好11种不同的展开图,并准备好一个三角板与几个正方形硬纸板。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用硬纸板拼接正方体,另一个小组首先观察正方体,然后发挥想象,将想象中的正方体展开图画在A4纸上,再将其剪下后进行折叠,看能否拼成一个正方体,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三)运用自制教具,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直观式的教学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就是说,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制约着学生对深奥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是困扰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
要让学生有效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讲解与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深奥抽象的知识融入直观形象的教具制作与运用当中。学生可以从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得到直接体验,得到直观的认知,运用简单的教具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在探究中找寻规律,由浅入深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探究能力与实际技能。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进行教具制作。引导学生用长方形的硬度较大的纸张卷成一个圆筒,然后再剪两个圆形的纸片盖住圆筒的两端。这样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就会明白,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的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则是圆柱体的高,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圆形的底面。这样在课堂学习时,学生自然就会结合自己所制作的教具进行对照理解,并且将圆柱展开来,很容易就会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实际上就是底面的周长乘以圆柱的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根据学生的生活设置了作业,如给八宝粥罐等穿新衣,外面糊上彩纸自制笔筒,这些都涉及到需要用多大纸的相关计算,再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数学问题。
三、结束语
通过自制教具与运用教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具的制作与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瑞华.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
[2]戴勤章.例谈自制教具设计理念及其实践创新行为[J].考试,2011,(6).
[3]谷文凤.浅谈小学数学教具使用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3,(10).
[4]宋政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自制教具优势思考[J].中华少年,2017,(27).
[5]陶云.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
[6]刘寒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自制教具的优势[J].知识窗,2016,(6).
[7]郭树芬.自制教具及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1).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