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朝 昌盛军
摘 要:口述史学研究的真正开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对于中国而言,口述史学是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口述史学的真正开端是在20世纪80年代,钟少华是早期的“披荆斩棘者”。近年来,口述史学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日益重要的应用,逐渐显示了它的巨大价值。遵义会议作为中国革命史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党由幼稚走向了成熟,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红色文化教育意义与价值非同一般。而口述史学可以让人们面对面地交流,可以生动形象地再现遵义会议有关历史的事迹、场景,这对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发掘遵义红色之城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口述史学;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开发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037-02
口述史学在古代已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应用,但一直没有形成研究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口述史学研究正式启动时,当时美国哥伦比亚东亚研究所所长韦慕庭陆续邀请胡适、李宗仁、顾维钧、陈立夫、张学良等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做了一些口头回忆,这形成了研究中国近代一些重大事件的重要史料。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世纪90年代做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与素质教育等重大决定,这使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从而为对口述史学等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视与运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口述史学与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的关联
对于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傅光明教授做了以下总结:第一,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或主题;第二,尽可能搜集并熟悉与这个课题有关的文献档案材料,并寻访和联系与事件有关的不同类型的历史见证人,以形成多视角“记忆”材料;第三,准备详细的采访提纲,以访谈的形式,努力挖掘受访者的深层“记忆”,其中,务必要懂得去尊重和理解受访者,学会倾听,并且要主动关心受访者;第四,现场要以精良的录音或录像设备记录采访,更换录音带或录像带时,要及时贴好标签;第五,为维护口头资源的原始性,整理出来的文字要保持问答的形式不变,对受访记录绝不能做任何形式的增插和删改;第六,寻找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作为附录,并尽可能多地详做注释。而遵义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悠久的城市,遵义之名到现在已经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特别是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它确立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伟大历史转折,遵义本地有着丰富的遵义会议的研究史料与相关的人证和物证,充分具备口述史学对于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研究的条件。基于上述两个因素的关联,笔者选择了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口述史学的研究对象。
遵义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是一种可贵的红色资源,“红军长征因遵义而转折,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城遵义也因长征而闻名于世、载入史册”。恰当、合理地利用口述史学在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可以生动形象地宣传与弘扬长征中的遵义会议的重要精神,可以让人们直接体会到我们党与红军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关心群众疾苦、热情帮助群众的感人举动,可以让人们直接感受到我们党与红军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可以让人们直接感受到我们党与红军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爱恨分明等可贵精神,这对于主流政治导向、旅游经济刺激、先进文化引领、高尚道德教化都会起到直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政治导向是红色资源的核心功能,文化引领、道德教化是红色资源的重要功能,刺激经济增长的职能则属于红色资源的衍生功能。可见,加强口述史学在遵义会议精神方面的运用非常关键,这有利于弘扬我们党优秀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有利于推动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意识与理想信念,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有利于推动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二、开发口述史学在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方面价值的策略
我们要充分开发口述史学在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价值,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要研究口述史学的概念、基本策略与相关意义。口述史学在中国起步较晚,在中国还没有形成对口述史学的系统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其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才能更深入地挖掘它的价值。
第二,需要進一步挖掘遵义会议及相关的革命精神内涵。现在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航天精神等有关革命与建设的具体精神内涵已经确定,遵义会议精神却没有被明确的精确阐释,这是一个理论研究的相对空白区,所以需要组织相关课题进行系统研究。遵义,包含遵道行义,自强不息之义,我们就是需要将这种精神与遵义会议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自强不息等精神相结合,并且进一步研究并确定遵义会议精神的准确内涵。
第三,发动群众与现代媒体对遵义会议的精神进行大力宣传。我们要把遵义会议的红色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就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原则。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QQ、微信等多媒体都在各自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于遵义会议精神的宣传,必须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对各类人群宣传的及时性与效率性。
第四,要培养一批专门对遵义会议进行口述史研究的专业人才。现在遵义会议纪念馆有一些专门的解说员为参观者进行相关讲解,这其实就是口述史学的一种应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掘遵义会议的精神,还需要一批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研究与总结,升华并弘扬其内涵。
第五,找寻经历遵义会议的老红军,对他们进行系列采访,真实还原当时我们党与红军的具体感人事迹,加强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认同感。通过老红军们的亲述,才能让大家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遵义会议期间的精神内涵与精神价值,同时要做好相关录音与影像记录,这会给研究遵义会议与口述史学留下珍贵的资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并且这一任务显得非常急迫,因为遵义会议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当时亲历者仍在世的人数越来越少。同时,我们应根据老红军的口述所保存的珍贵历史资料,积极编纂红色课件,在中小学进行广泛宣传,以加强他们的党建常识,让他们了解到我们党与红军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等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这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实现,也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六,将遵义会议这一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进行多元化的大力推广。对遵义会议的红色资源进行转化,我们一方面可以进行直接转化,也就是将遵义会议的红色资源(红色遗产)转化为富含教育意义的各种实体。比如,可以把原汁原味的红色标语、遵义会议的遗址、领袖的旧居、革命烈士的遗物等进行直接呈现,这样做史实感强、特色明显,会让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与感慨,会起到较为直观的教育教学意义。我们还可以对遵义会议的红色资源进行间接转化,比如,对有关遵义会议的相关事迹、精神进行影视拍摄,写成专著,或者举办红歌比赛,甚至还可以开发红色游戏等。间接转化的时代性、形象性、生动性更加明显,并且受众面更广,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将遵义会议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后,我们还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手段进行大力推广。
总之,遵义会议的重要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是我们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产物,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也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课题。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挖掘,需要借助对其内涵的进一步研究、口述史学的广泛应用以及恰当的应用策略等。口述史学在遵义会议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会起到“强力助推剂”的作用,会使遵义会议精神的教育意义与现实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增强遵义这座红色之城的软实力起到不言而喻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鹏飞.浅谈口述史对博物馆发展的启示[J].黑龙江史志,2013,(23).
[2] 陈潇琼.口述史在国内的发展[J].黑龙江史志,2013,(15).
[3] 岳庆平.关于口述史的五个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5).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0期